75、东方芭蕾(第2/4页)

“不用你,我们自己想办法。”梅霜说完,对曲团说:“走吧,咱俩去想办法。”

王奇怕她俩要去找领导,提醒说:“梅老师,曲老师,外事团去开会了,你们最好不要打扰。”

“打扰他们干嘛,我们去歌剧团,直接跟法方协商。”梅霜说着,跟曲团俩一起走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的文艺工作者们也关上门,自我批评去了。

王奇还在陈思雨的房间门口,此时走廊没有别人了,他说:“晚餐会由服务人员直接送进房间的,法式小香肠,小羊排,罗勒意面,鹅肝和蔬菜沙拉,还有红酒,你能吃得惯吧,要什么不想吃的,或者特别想吃的,都可以提前告诉我,我帮你做备注,说明。”

其实酒店供应的是自助餐,按理,大家该下楼去吃。

但因为国内意识形态紧,主要也是怕团员们万一跑出去,叛逃了,就麻烦了,所以王奇跟酒店商量好,改为由服务人员往房间送餐。

其目的,就是尽量减少团员跟外界的接触。

这是年代特色,陈思雨改变不了,也只能适应。

也许王奇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但陈思雨作为一只千年的老狐狸,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已经察觉到了王奇的不对劲,正好黄梅戏演员于媛媛的门开了半掩,正在望外面,陈思雨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王奇的,就说:“王奇同志,你是不是觉得,我是咱们文工团里最小的女孩子,拿我当妹妹看,就额外的,总想关照我一下。”

王奇愣了一下,才说:“我有额外关照你吗,没有吧。”

“当然有啦,你都没问于老师,杂技团的老师们有没有口味方面的要求,专门来问我,这不就是额外关照吗?”陈思雨一脸天真,眨了眨眼睛。

而在她眨眼睛时,王奇突然意识到,还真是的。

当外交官敲定,说芭蕾节目取消,让芭蕾演员给他做助理时,他心里有种异样的开心,而关于餐食,作为负责人,他本来想的是,只要敲订单子就行了,是直到看到陈思雨,他才想起来,应该让大家挑挑口味的。

是的,他确实在额外关照陈思雨。

但心里意识到了,嘴上也不能承认,他笑着说:“思雨同志你多想了,为人民服务,那都是我应该做的。”

陈思雨凑近一点,望着对门眨了眨眼睛,低声说:“最好没有,不然,等回去了,大家写思想感悟的时候,万一谁给咱俩造个谣,我清清白白一女孩子,我还有男朋友的,我男朋友要听到了,得多伤心!”

王奇有一口流利的法语,眼色好,勤快,在外事团是个得力的小助手,跟着老领导们历练二三十年,应该会是一个优秀的外交官。

但他并不了解国内,目前正值火热的思想斗争。

所以陈思雨一直在眨眼睛,在暗示,想让他知道,黄梅戏演员于媛媛在回去后,很有可能为了表功而兴风作浪搞告密,故意诬赖他俩有不正当关系。

示意他离自己远一点。

反而,陈思雨这种说话风格,让他觉得这姑娘人是很漂亮,也很可爱,舞跳的很好,但脑子似乎不大灵光,还有点自我感觉太良好。

不过被陈思雨这样打击,他也是有自尊心的,他郑重其事的说:“好的,为了不让你的男朋友伤心,我从现在开始,尽量离你远一点。”

“小羊排要嫩一点的,还有,我不吃罗勒。”陈思雨说着,关上了门。

这天晚上,梅霜和曲团去了皇家歌剧院,直接找法方文艺团的人,想要交涉事情,但并没有找到负责人,未果,失望而返了。

但她俩都是不服输的性子,第二天一早,才起床,早餐都没吃,俩人就又跑到歌剧院去等人了。

快到中午时,梅霜急匆匆的回来了,上楼就在喊:“思雨,快,收拾收拾跟我走。”

按团规,文工团的人进出,必须曲团带队,梅霜一个人在外面跑,已经违反规则了,她还要带陈思雨出去,就更是,一错再错。

因为是同一院的长辈,王奇不好指责她,可他要跟着去吧,宾馆里的人就没人照料了,不跟吧,就会有一种可能是,梅霜要带着陈思雨跑了呢。

当然,王奇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可这事儿它是违反规则的。

站在走廊里,他眉头紧锁,尽量温声:“梅老师,梅阿姨,你这样做,叫我怎么写行程记录,怎么汇报。”

梅霜性格耿直,张嘴就要吵架,陈思雨能不让她说,就不让她说,她抢着说:“王奇同志,你可以这样记录:本来,因为法方的各种原因,我们的芭蕾无法在欢迎宴上公映,但因为梅霜和曲团的努力,它得到了上演。”

不守规则,是为了节目能上台,违反的是小规则,达成的是在成就,这样写,回国后汇报,确实没有问题。

可王奇并不相信,梅霜和曲团,陈思雨几个,能在两眼一抹黑,没有任何人际关系的巴黎,在两方外交团一致否定东方芭蕾的情况下,还能让东方芭蕾上舞台。

他不信,所以他依然拦着。

梅霜懒得理他,已经到楼梯口了,喊陈思雨:“思雨,时间不等人,快点。”

王奇为难,堵不住梅霜,就只能以眼神暗示,不准陈思雨去。

陈思雨也不想起冲突,就说:“相信我,我们真的可以。”

王奇总算还是让开了,可也按捺不住愠怒:“你们不可以。”

“我说可以就可以,等着吧,在欢迎宴上,我们的东方芭蕾,一定能上!”陈思雨说完,转身跑了。

王奇不了解陈思雨,也不了解她的性格,经过两天的接触,给她下了个定义,性格耿直,大大咧咧,脑子不大好使,对了,还特别的,自我感觉良好。

当然,这些看法都是建立在,他认为,梅霜她们决不可能在私底下,能努力到,让东方芭蕾上舞台的前提下的。

……

在皇家大剧院盯了整整半天后,梅霜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说服的人。

她是皇家大剧院芭蕾舞团的编导,是个苏国人,名字叫安娜。正好梅霜懂苏语,于是就让曲团把安娜堵在下班的路上,带着陈思雨赶过去了。

从陈思雨本身的舞蹈功底,再到东方芭蕾,梅霜用苏语,一直在说服安娜,想让她跟导演,团长去说,让东方芭蕾上舞台。

安娜被冒然拦住,听了半天才听懂梅霜的来意,正好欢迎宴的芭蕾是由她所带的舞团来出的,她也就跟梅霜讲起了自己的观点。

说白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自信,而芭蕾,就是法蓝西的文化自信。

它柔媚,妩媚,轻盈,华丽,跟源自苏国的,风格硬朗的东方现代芭蕾完全不一样,安娜认为,即使陈思雨上了台,也引不起观众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