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试的排名出来得很快, 听说自己竟是二甲传胪时,杨厚泽下意识握紧双手,这个结果与他设想的不太一样。

正当他为自己能取得这么高的排名,坏了他的某些计划感到意外与烦恼时, 他的那些同窗们却都在为他打抱不平。

这些人大多都是凌山书院中的佼佼者, 即便大半都在今科落榜, 但也不乏榜上有名者,水平都很不错,却都很敬佩杨厚泽的才华, 甘心屈居在他之下,都认为他应该是他们这一届的考生中, 才华最为出众的那个。

可是这次大考, 杨厚泽先是在会试中只考取亚元,在殿试中,竟然还只拿到传胪之位,也就是第四名。

与此相对应的是, 他们同为凌山书院出身的另一位同窗, 竟然考取榜眼之位。

而那榜眼不仅往日在书院中的成绩,从来都不及杨厚泽, 在会试中,也考了第七名而已。

因杨厚泽曾在好友面前表达过担心朝廷对他杨家有成见,可能不会希望看到他这个杨家人出仕的担忧。

可他实在不想辜负自己多年来的苦学,也不想就此放弃一直以来想要报效朝廷, 为百姓谋福祉的愿望,才想在这次的大考中全力一搏, 希望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所以这些人坚信杨厚泽有着状元之才, 就算稍有意外, 至少也能位列一甲,怎么都不至于落到二甲。

此前的谋划在此刻顺利实现,听到同窗们的充满愤愤不平的质疑,杨厚泽不仅没有感到高兴,还十分真诚地劝大家要心平气和。

“能考取传胪之位,已经是厚泽的莫大荣幸,厚泽对这一排名结果心服口服,还请诸位千万不要为此感到不平。”

可惜他此前也是用如此诚恳的态度说那些茶言茶语,让大家更敬重他的人品的同时,反倒更加为他鸣不平,纷纷闹着要去礼部申请复查。

临行前,黄正举还大声道。

“厚泽兄不用担心,是我们认为以厚泽兄之才,不该连三甲都排不上,无论复查的结果如何,都与厚泽兄无关。”

杨厚泽想拦却拦不住,只能看着他的二十几位同窗雇客栈的马车,迅速往礼部而去,满脸的焦虑和凝重。

落实殿试排名后,礼部尚书何广成才骑着自行车离开皇宫,回礼部衙门。

作为被赏自行车的大臣中,年龄相对最大的那个,何广成对此十分自得,对自己的自行车也特别爱惜。

刚下自行车,正小心查看自行车的车胎情况时,差点被突然停在他身边的马车给有蹭到,不悦地将车往里挪的同时,转头看向那马车。

这才看到接连停在边上的竟有三辆马车,有二十来个年轻学子分别从车上下来,个个都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

让何广成迅速咽下已到嘴边的呵斥,将自行车让给看到他后,就赶紧过来的一名下属,不顾对方迟疑,态度坚定地要求对方先将他自行车推进衙门院里后,他才背着手来到距离那群学子较近的地方。

“你们这么多人来礼部,不知有何贵干?”

赵全志客气地躬身施一礼后,才回道。

“见过老先生,学生乃是今科进士赵全志,此番与同窗们来礼部,是想求见礼部主事大人,请教一下今科殿试排名方面的问题。”

将自家上官的宝贝自行车安放好后,匆匆赶出来的官员刚好听到这番话,脸色瞬间大变,语气不悦地问道。

“你这是在质疑自己在殿试中的排名不公正?”

“见过这位大人,学生并非质疑自己的排名,而是关心我们一位同窗的排名,他是我们凌山书院公认的魁首,会试亚元,却在此次殿试中,只名列第四,我们想要知道这其中是否存疑。”

听到这话,何广成的心中顿觉有些微妙,不因别的,只因那第四的排名是有争议的,最后是由皇上一锤定音,将对方钦点为二甲传胪,还特意要求,破例将这第四的文章也给公示在皇榜边。

而第四之所以有争议,并非是因其他大人认为那份文章很优秀,想给更靠前的排名。

有好几位大人都认为那份文章写得虽然写得不错,但是匠气过重,只配排个第十左右的名次,有些则认为可以排第五或第六,排第四其实是十分抬举的名次。

所以他拦住想呵斥这群年轻人的下属,饶有兴致地问道。

“所以你们此行是来为本次的传胪鸣不平,认为他应该位列一甲,乃至头名状元?”

有人注意到这位刚才站在一辆自行车边,也听说过京中现在有资格骑自行车的大人,大多都是各部天官,已经隐约猜到这位身穿便服的老者的身份。

此刻又听到他以这种语气问出这话,心中隐约感到有些不妙,赶紧制止住正待开口的赵全志,拱手回道。

“还请老先生见谅,学生等人倒也不是在鸣不平,只想看看传胪的文章与一甲三位同年的差距。”

虽然说得委婉,但是表达出的也是要看看第四文章,为其鸣不平的态度。

“就算要鸣不平,你们也该先弄清楚情况后,再这么大张旗鼓地来礼部,什么都不知道,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来礼部表示质疑,你们都当自己是那第四名的追随者吗?他若对自己的排名有异议,就自己光明正大地站出来,只知怂恿你们出头?哼!”

与其下属毫不掩饰的不满不同,何广成从头到尾都没将这些人的鲁莽举动放在心上,扫了眼这二十几个年轻人,他有些惋惜地摇摇头。

“你们确实太过急躁了一些,虽然老夫不知道你们为何会因无凭无据的揣测来礼部,但是老夫可以告诉你们,只要你们别这么急着为人家鸣不平,就会知道那传胪的文章,正在皇榜边公示着,科举是朝廷最重要取仕手段,绝对公平公正,经得起质疑,但是你们,唉!终究还是太年轻啊!”

太年轻,经不起别人的挑唆与怂恿,就很容易上当吃亏,从而付出代价。

看着对方说完之后,就转身进入礼部大门的背影,赵全志等人忍不住面面相觑。

有人迟疑地喊了句,“老先生……”

跟在老者身后的官员回头看向他们,也摇了摇头。

“我们大人言尽于此,你们不必再纠缠,想要看那传胪的文章,你们只管去皇榜那边看,无凭无据,就敢这么兴师动众地来我们礼部衙门闹事,质疑朝廷决议,有损朝廷声誉,你们可以静候处置通报了。”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纷纷大惊失色,他们知道此举不妥,却又想着法不责众,而且坚定的认为自己是正义之举,才会一起毫无顾忌地结伴而来。

‘质疑朝廷决议、有损朝廷声誉’的罪名,他们可不陌生,毕竟就在前几天的会试张榜之日,就有两位本来榜上有名的贡士,因这两项罪名被判罚取消功名、永不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