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2/2页)

赞许地看了二人一眼,他便对在场的士兵们道:

“今日起,增加投掷训练难度,阵型也暂时有所改变……”

以前都是三队一组进行轮流投射。现在变成九队一组了。

李洵让都头给他们每个人发放三个装着黄土的震天雷。

拿着东西的投手们满脸迷茫,李洵下令道:

“拿着这铁瓶,如此轻拍其底部。”他做了个示范动作,让他们学习发力的分寸。

令行禁止,是每个进入护卫营的士兵要学会的最要紧的事情,投手们听到这话不敢迟疑,立刻照做。

虽然动作不太整齐,但按照军令行事的意识却是已经培养出来了。

李洵继续下达一道又一道的口令,自己手上也做着示范动作。

“将瓶身竖直,轻晃。”

“倒过来,再次轻拍瓶底。”

“将瓶身竖直,轻晃。”

“倒过来,再次轻拍瓶底。”

“竖直!”

“用火折子点燃木塞上的引线。”

“第一排,投掷!”

这便是新的投掷流程。

前面的八次拍打轻晃,主要便是为了处理分层问题。

火药的原材料虽然不能过重的撞击,这样轻拍却是没问题的。

或许依旧比不上重新搅拌混合,但比起直接投掷,却已经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哑雷概率。

李洵将整个过程划分为九个节拍。

在正式进攻前,第一排必须率先完成一个分层处理,等鼓声响起便投掷出去,而第二排只能比第一排晚一拍,第三排晚两拍,以此类推。

讲明白了整个流程,李洵便亲自守着他们操练了几日,反复纠正他们的拍打力道,直到他们都记住了,才又去巡视城中的工曹隶属工坊。

这里在他的吩咐下,制造的是一些守城的武器。

一是投石机。

这东西不管是用来投石,还是投大型震天雷都极为方便。

另一个便是铁蒺藜。

这主要是洒在城下防止骑兵进攻的。

它有四个尖锐的头,无论怎么撒,都有一面朝上,能对北戎骑兵的马蹄造成很大伤害。

毕竟要提防不利天气对火药造成影响,所以也不能把希望全部放在用新武器进攻上,传统防范渠道也需要做准备。

有充足的原料,又有工曹的主簿监工,这些东西制造没出什么纰漏。

在李洵紧锣密鼓的战前准备中,一个月的时间悄悄流逝。

此时已经是七月流火。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李洵开始上折子,向朝廷禀报肃城郡守纵容妾弟私放印子钱,残害百姓的事。

*

而此时的北戎草原,也正是青草葱郁,牛马羊群膘肥体壮的时候。

北戎王庭乌苏乌台城附近,也是一番厉兵秣马的景象。

整整八千的精锐骑兵身穿铁甲,骑着壮硕的骏马,挥舞着手中锋利的刀,口中大喝一声,动作整齐划一,孔武有力。

而高台上,狮子旌旗飘扬,汗王仪仗华丽地铺陈开来。

一个五十多岁微胖却壮硕的络腮胡男子,坐在镶着宝石与彩色孔雀羽毛的宝座上,鹰隼般的眸子威严地看向操练中的骑兵。

此人正是北戎汗阿古达木。

其下,是北戎汗最器重的儿子哈丹□□台吉。

望着下方威武雄壮,装备精良的精锐重骑兵,他由衷赞道:

“父汗这一支雄师,那些中原两脚羊便是来个几十万也挡不住!”

阿古达木眼中闪过自豪之色,但紧接着却严肃地对儿子道:

“这支重骑兵是我们最大的底牌,不可轻易祭出。先期的攻城略地,还得靠你们兄弟与叔伯的兵马。你手头的兵,操练上也绝不能懈怠。”

哈丹□□拍着胸脯道:

“父汗便放心,我可是经常带着手下的那些兵南下去中原人的村子狩猎!草原男儿,自然是刀刀见血才能训得出血性!”

听到这话,阿古达木不赞同地皱眉道:

“都跟你说了多少次,狩猎需得过了秋收,不然那地里的麦子糜子谁来帮我们收?”

哈丹□□眼中闪过满不在乎的神色。

中原两脚羊就如那草原上的草,低贱又繁多,杀了便杀了,再从其他密集的地方赶一群过去便好了。

不过他知道父汗不喜欢听这样的话,便做出受教的样子道:

“父汗说的是!儿子下次一定注意。”

从中原抢来的地,区区一两个村子里的中原人而已,在阿古达木眼中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随意说了儿子两句,便继续专注于看他做骄傲的重骑兵眼帘。

顺着那阳光下闪烁着锋锐光芒的鳞次栉比的铁甲,阿古达木的目光望向了遥远的南方。

他仿佛穿越了辽阔的平原,荒漠与山脉,看到了南边那此时已经金黄的麦地稻田,看到了富庶繁华的大启京城。

韬光养晦积蓄实力多年,只待秋收,他的草原铁骑便可挥师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