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江苏盐政】(第2/2页)

“是!”

汪明然连滚带爬,跑去提笔写供状,额头和背心全是汗水。

徐颖真不敢把这些盐商全搞掉,否则短期内必然市场混乱,会影响好几个省的民生。但又必须严惩,否则朝廷将威严扫地。

大概的处理方式,就是吊销三分之一的盐商执照。然后,将这些专营执照重新分配,招募山陕、江浙的商贾入局,一举打破赣商和徽商对淮盐的垄断。

而没被吊销执照的盐商,也会追缴税款,再处以重额罚金。

徐颖代表皇帝和朝廷,他只要敢下手,再牛逼的盐商也得乖乖听话。这里可不是欧洲,商人连蹦跶的权力都没有。

就拿历史上的清朝来举例,富甲天下的扬州盐商,在道光年间竟然搞得“扬商已穷困”。

当时,经营淮盐的商号有数百家,迅速破产到只剩下几十家,江淮盐商破产率接近九成。乾隆皇帝的布衣之交、江淮首席总商江春,在贫困潦倒当中去世。一些大盐商的子女,男的给人做师爷账房,女的甚至沦落到花街柳巷。

盐商们咋完蛋的?当然是被朝廷杀猪了!

乾隆皇帝捞钱是一把好手,但银子不可能凭空变出来。乾隆每次下江南,都由地方商贾出钱接待。商人不但要承担皇帝的铺张靡费,还要给朝廷报效捐输银两,再悄悄给皇帝的随行官员送银子。

不计暗中送给官员的,只论明面捐输给朝廷的。乾隆初年,还不到1000万两。到乾隆后期和嘉庆初年,就迅速增涨到2700万两。

另外,全国起义不断,两淮水旱频发,一出事儿就让盐商捐银子。

江淮盐商不可能傻乎乎做提款机,既然给了银子,自然要从别的地方捞回来。

于是,朝廷的盐税暴跌,民间的盐价暴涨。

道光二年,朝廷觉得该清理盐政了,堵死盐商们捞钱的空子。一时间,江淮盐商入不敷出,十多年里陆续破产了八九成。

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商人面对朝廷,只有伸脖子挨宰的份儿。

徐颖拿到汪明然写的供词,接下来的一个月,依旧照常处理公务,完全没有任何动手的意思。

但是,盐商们却动起来,纷纷前往官府自首,把自己偷逃的盐税全额补上。同时还集体下调盐价,疯狂的挣表现,生怕自己变成被杀的那只鸡。

徐颖却在暗中给皇帝写信,大致内容为:

“根据国安院、督察院的暗中调查,江淮沿海地区,被侵占的农田不在少数。甚至有些离海数里的村落,因为挨着河流,也有商人开设盐场,用船运来海水烧煮食盐。那里还有很多非法小盐场,大部分跟地方官吏有关。”

“被侵占的农田,都已经盐碱化,想恢复成农田很困难,操作起来得不偿失。这些农田,只能维持现状。但是,被侵占田产的农民,盐商必须拿出重金赔偿。但凡涉嫌侵占农田的盐商,一半商号取消特许执照,改为招募外省商人接管。剩下一半商号保留执照,但执照持有人全部流放,该执照换成其家人继续持有。如此处理,才能保证盐务不乱。”

“江苏的户厅、财厅和盐务厅,主官建议从重处理。特别是盐务厅,变相受贿情况极为严重,必须杀一批才能树立朝廷威信。”

赵瀚接到徐颖的密奏,看到建议处死的官员名单,一时间竟然有些痛心叹息。

全是政绩卓著的青年实干派!

朝堂估计要闹起来了,李日宣多半会忍不住,趁机弹劾以喻士钦为首的派系。

至于对江苏官场的清理,反而不会出现任何意外。开国皇帝的权威摆在那里,只要身负皇命的徐颖敢动手,地方官员连蹦跶的余地都没有。

甚至仅凭徐颖自己,地方官就得束手就服,没见大盐商汪明然主动跑来招供?

什么钦差跟地方官斗法,这种事情不可能出现,至少在建国之初绝无可能。真敢那样乱来,就是逼着皇帝抄家,把一个人的罪过,变成整个家族的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