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一个元宵节叫印坊里的气氛松快了些,唐荼荼总算能一觉睡到天亮。

饶是住在印坊里处处不便,古嬷嬷还是给她置办了一身新衣,竟是一身粉荷色的曲裾深衣,宽大的袖摆几经转折,从腰上往后臀绕。

“是这么穿?”

唐荼荼把袖摆搭在桌上,仔细地折出两道褶,好分清里外。缎面的料子,接缝线头都藏着,换个向她就分不清里外了。

古嬷嬷把她打量一遍,眼角全是笑褶:“就说姑娘瘦了,瞧这一身,真好看。”

唐荼荼心说她不该瘦,住这儿吃得多,不让动,要瘦也是因为忧思过度,成天惦记的全是大事,头发都比往常多掉五根。

说话间,唐夫人已经到了,也穿了过年时的新衣裳,后头两位嬷嬷抱着礼盒提着包袱,叮呤咣啷地来了。

“全是府里人送给姑娘的及笄礼,这是老爷准备的,这是二姑娘的……有两个衙差家里头有全福姥姥,把年轻时戴过的老银簪也送了来,全当给姑娘攒福。”

周礼中男儿二十加冠,女儿十五及笄,是全家的大事,马虎不得。过了今日就算是成人了,得设宴邀亲朋好友一起来观礼,择姻亲妇女中贤良有礼的做近宾,规诫小姑娘日后该怎么做。

唐夫人怀着歉疚道:“那案子查出了点眉目,你爹差事忙,实在过不来。等到了三月三女儿节,家里好好摆宴给你补上。”

唐荼荼:“没事,就是个生日,爹公事要紧。”

当娘的练了半个月梳头发,在家里逮谁给谁梳,就盼着今日别露丑,荼荼头发黑亮厚实,她怕一根簪子绾不住。好在练了半月熟了手,梳起一个精致的高鬟,一丝碎发也没落下。

唐荼荼对着镜子照了照:“哎,谢谢娘。”

她礼节是昨天才学的,左手掌心刚搭在右手背上,才要屈膝,唐夫人立刻扶住了:“什么跪啊拜的,咱家不兴那个,坐下来跟娘吃顿饭便是了。”

唐荼荼最清楚她了,母亲嘴上讲着不在意,其实当人后娘的哪里能不多想?

唐荼荼笑着跪下去了,拱手于地,额头也贴在了手背上,是拜天地君亲师最庄重的稽首大礼。

“好闺女。”唐夫人眼里立马蕴了泪,捧起老爷写的一幅字,逐字逐句地念。

“……不慕富贵,不恶庸常,人生第一自强之道,必是养心、明理、正德行,韬略智慧皆由此出,吾儿切切铭记于心。”

这是给女儿的诫书。今日没有亲朋好友,也没有良媳贤妇,全由唐老爷一封诫书代劳了,写得跟祠堂的家训也没差几句。

念完了,唐夫人才扶她坐下,笑不拢嘴:“这幅字,你爹通宵写了一夜,清早满桌都是废纸。我替他拾掇时候展开来看,你猜他一整宿计较什么呢?”

唐荼荼好奇:“什么?”

“亏你爹还是个进士,‘韬略智慧’这词儿,他竟琢磨了一夜——起先写‘贤淑聪慧’,后来改成‘娴淑聪慧’,又改成什么‘柔嘉自持’。可把娘笑的,他宁愿通宵琢磨一个词儿,还不如赶个清早过来与咱娘俩吃顿饭呢。”

唐荼荼听得眼泪差点飙出来。

贤淑是贤良淑德,娴淑是娴静端庄,柔嘉是柔和善美,都是寻常爹娘对女儿的希冀,放在及笄礼这一天,规劝盼望女儿长成这几个词的样子是再合适不过了。

她爹纠结犹豫了一整夜,给她换了“韬略智慧”四个字。

这个学着孔孟长大的老学究,终于明白她那些大计小谋都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也舍得放手任她走不同于别家女儿的路。

唐夫人没留多久,陪她吃了一顿早饭便离开了,带来的一大堆礼物也只给荼荼过了遍眼,印坊里存放东西不便,又全带走了。

前后几波聚集感染,印坊里盛了二百人,住了个全满。唐荼荼这个小院也住满妇人了,叁鹰再好的轻功也没法儿在这么多人眼皮子底下走。

他穿了身夹袄,扮作杂役,天天蹲在她的院门口剥蒜摘葱,偶尔拿着扫帚划拉两下地。叁鹰脾气天生的好,逢人便是一脸笑。

进进出出的医女路过时都鄙夷地扫他一眼,只当这仆役心不正,天天圪蹴在女人院门口,嘴皮子又甜,成天嘴上唤着“姐姐嫂嫂”,搭话卖笑的,不成体统。

直把叁鹰气了个倒仰。

唐荼荼从他那儿寻了个开心,乐淘淘走了。回屋坐了没半刻钟又绕回去,装不经意地问。

“今儿,没人给我送什么东西啊?”

叁鹰目光一闪,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应该呀,官道是不是堵了呀?一般这风大雪寒的时候,官道就不让过,我给您打听打听去。”

说完扭头跑了。

心里直叫苦,姑娘这都十五岁生日了,殿下那礼物咋还没到呢?

唐荼荼一下午神思不属的。二哥走的那天……呸,临别那天,还说给她备了生辰礼的,说大不了一年给她过两回生日,不缺她这一份礼。

怎么就不送了呢……

她有点失望,又啪啪拍了拍脸,挥去这矫情。二哥在边关打仗呢,这巴掌大点事还值当他惦记?过往十年没过过生日,这会儿有吃有穿有家人礼物还不满足,惯得你。

唐荼荼靠自我唾弃把自个儿安抚好了。

隔了会儿,古嬷嬷又来报:“姑娘,外头有人要见你。”

已经等在院儿里了。那是四位中年人,有男有女,全穿着锦衣,银钩玉佩篾丝扇,宽额大手厚耳垂,各有各的富贵貌。

唐荼荼在东西市寻摸久了,一看便知道这几位是大商人。

远远看见古嬷嬷领着她出来,几位大掌柜笑了满脸,快行几步上前来拱手作礼:“这位就是大姑娘吧?”

“实在是生意忙得迷了脑子,早早就得了东家的信儿,一直没来得及拜访姑娘。过年托管家给您送了一份礼,老管家回头跟我说,县老爷清正廉洁,压根没让他进门儿,给我原封不动带回去喽。”

这几位噼里啪啦快人快语,唐荼荼迷瞪听半天,在古嬷嬷的挤眉弄眼中知道这几位是谁了。

来天津之前,她娘说天津有几个她生意上的老朋友,托付他们关照自己。又听这几位掌柜各个称“东家”,大概华琼是生意的牵头人。

“哎呀,到饭口了,咱们边吃边说,边吃边说!姑娘快请上座。”

跟商人打交道是件愉快事,唐荼荼推辞几句,被几位伯姨笑吟吟地按着坐下了。

她不知人家有无顾忌,自己用公筷空盘取了一份菜,吃饭不摘帷帽,撩起轻纱一个角吃,吃相斯文又秀气。

等上后菜之时,那位姓侯的大掌柜招呼着往她这边上:“姑娘可别是成心饿着肚子,学别家丫头苗条,咱不学那个,也别因为我几个在这儿而拘谨,不然那可是我们的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