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2/3页)

知府通判倒是从城楼角落找出来。

两人身上污糟得很,看到纪炀的时候也是自惭形秽。

还有跟纪炀作对过的布政使,那个去年考核他的人,已经完全归顺雷温两家的。

凌县尉派人搜查,发现他早就携带细软逃跑,走的时候只带了自己儿子,妻女全都抛在家中。

现在布政使的宅院跟雷温两家宅院铺子一样,都已经被查封,里面所有人都不能出入。

门口还有兵士把守。

这种情况下,可用的人寥寥无几。

所以还是自己扒拉扒拉比较好。

右县那个组织起兵的小吏跟佃户,一个叫岳文塞,一个叫鲁战,倒是调到身边。

还有内里组织百姓反抗的书生龚选,以及带领附近妇孺老幼尽力躲藏的商贾家女子曹小雨。

更有数十人,都是为开城门做过努力的。

这么一算,他手头能用的人竟然多了起来。

再说,他一向一个人当五个人用。

这些足够了!

在纪炀带领下,安抚百姓,让城内街道清理干净,组织街道两侧商户陆续开张。

至少粮油店先开门,尽量保证大家吃喝。

随后带着早就查好的名单,一边抓捕跟雷温两家交好的逆党,一边封了一处又一处宅子。

平日里鱼肉乡里的恶霸尽数落网。

小贼们安守本分,生怕下一个就是自己。

不过三四天时间,整个灌江城风气一清。

虽说还有繁重的公务等着大家,接着一家一户,造册登记,邻里互相做保,没有保人的则要被临时安置,也鼓励大家举报罪行。

一般来说,周围十几户人家,没有一家愿意为他担保,基本就是有情况。

这样的方法,很快抓到不少逃匿的盗贼,以及跟雷温两家相关的人,再有就是知道自己罪行累累的恶霸。

几天下来,幸好灌江府地牢够大,否则还容纳不了这么多犯人。

而地牢里之前的犯人,也重新审理他们的案件。

不审也就算了,一审查才发现,其中绝大多数的“罪犯”,非但没罪过,还是真正的苦主。

之前恶霸横行,抓了不少无辜良民。

纪炀听此,不仅把这些人无罪释放,从官府库房中拨出银两给他们补偿。

最后更是雇佣他们,当牢房的临时看管,专门负责“照看”如今牢房里的恶霸们。

纪炀这一做,周围人都是拍手叫好。

就该这么办!

就该让那些人得到惩罚!

不过这倒是给纪炀一个提醒。

现在灌江城内生机日渐恢复,人口清查还在进行,人口这事比较繁琐,估计要到年底了。

毕竟十八万人,如今这速度,还依赖凉西州的兵士驻扎。

可另一件事也可以提上日程,在纪炀的命令下了之后。

之前原本没人管的旧案,被一一提起。

有个卖甜水的小摊贩,忽然被告知,要去衙门领三个月前的赔偿款。

小摊贩一脸茫然,等问了才知道,竟然是雷家小厮借口他糖水不好,直接让人拆了他的摊子。

当时他还想,自己只是挨了两拳,人没死就行。

谁承想,三个月过去,那被捕的雷家小厮,竟然要赔偿摊子的钱,还要赔偿打他的钱,更要对他赔礼道歉?

这种事情不止一例。

刚开始还是官府主动审,查出一件算一件。

所有赔偿都从已经查封的雷温两家私产里扣。

渐渐变成苦主们找上门,只要有人证物证的,灌江城衙门排着队审。

那些查封的财产最后都要充公,不如趁这个机会,还给所有受过伤害的苦主。

而且这理由也合情合理。

让无辜伤害的人得到一点金钱上的补偿,也算他能做的事了。

随着人口清查,再有查抄的赃款,还有一众罪魁祸首落网。

时间也到了十月二十。

虽说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完,但二十天的时间,已经足够城内恢复秩序。

纪炀算着时间,去年就是十一月前后,他头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到灌江城。

上次来的时候,还在商议怎么开首次关市。

这会趁着第二次关市,解决所有麻烦。

竟然恰好一年时间,也算一种巧合?

这一年的辛苦,也算没白费。

对了。

第一份文书,应该已经到汴京了吧。

第一份文书到了,那第二份,第三份也不远了?

头一个,八月底发的普通文书。

他跟凉西州指挥使汇报掌控灌江城雷温两家跟古博国的关系。

以及古博城内百姓对承平国的向往,我们有必要去解救他们。

请求出兵。

这封加急文书,应该二十天到汴京。

也就是九月二十左右到。

第二份文书,自然是他们已经出兵了!

九月初五已经开始请求凉西州指挥使帮忙,时不我待!

这封信应该是九月二十五左右到汴京。

第三封文书。

那就是纪炀等人的“请罪”书。

十月初一发过去,估计十月二十一左右到达。

这份文书说的自然是。

陛下!

您的江山已经给您打下来了!

有反贼的灌江城平安无事!顺便收复了故土古博国!如今已经是古博城了!

您再等个一个月,古博国还活着的王室,跟他们私自养着的前朝余孽!都给您送到汴京!

再有罪大恶极的反贼们,都已经落网!

到时候连带证据以及他们侵吞的百姓财产,尽数运到汴京!

对了!

还有边域的新舆图!

古博城也在内那种!

我们在灌江府乖巧等待您的回信!

此时正是十月二十。

汴京都有些寒意,但在朝堂上,那可一点也不冷,天天吵的火热。

从上个月,九月二十,收到边关书信的时候。

汴京朝堂震怒。

当然,是小圈子震怒,雷温两家通敌卖国的消息,实在让人难以容忍。

罕见的汴京林大学士,梁王,文学士,陛下,全都站在同一战线。

可要不要出兵,倒是两说。

最好笑的是,去年前年的时候,不想出兵的林大学士,想出兵的是梁王。

现在完全反过来。

原因自然是,大家都知道,此次出兵,自然一锤定音,能彻底解决灌江城的隐患。

人证物证罪名全都齐全,再加上纪炀对灌江府其他地方的掌控,这事一定能成。

但问题也来了。

这样泼天的功劳,白白给林家的女婿纪炀?

梁王会看着他们立大功?

这会肯定反对出兵,反而私下给今安县的徐铭打招呼。

意思很明显,就算出兵,也要是他的人出!

只有这样,功劳才是宗室的,至少要让宗室分口汤。

于是大朝会上,大家只知道他们要出兵,还以为是边关有什么难题,并不知道冲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