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2/4页)

十万斤上好牧草?

武知县挑眉。

就知道纪炀向着他们武将。

不愧是武侯的后人!

在这豪华大酒楼里待了三天,纪炀等人才出门逛逛。

从十一月初八开始,已经有知县被陆陆续续喊过去,这些知县身边还有些当地豪强的眼线,这会去问话,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就他们这些人,还考核?

能拿个中等的成绩,都算他们幸运。

见众人垂头丧气,纪炀却笑道:“这考核成绩确实重要,不过我却想反着看。”

众人看向他,纪炀继续道:“在我看来,给的成绩越差,证明咱们做的事越多。”

敌人给你打分。

如果敌人夸你是一百分,那是不是立刻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会让敌人喜欢?

要是敌人给打负一百分,就可以安安稳稳睡觉,证明你肯定作对了什么,让对方讨厌,甚至厌恶。

所以。

他们这些人考核成绩越差。

证明做的越对越好!

至于这些成绩回到汴京那边?

陛下英明!

他会不明白怎么回事?

纪炀两句话,让众人愁云散去。

是啊。

他们这些人是在乎考核成绩的,但也该在正常的环境里在乎。

这种地方?

那还是算了吧。

只有搞的事越多,成绩才会越差!

甚至有胆大的知县过来诚恳地对纪炀道:“纪大人,你的成绩,一定是下下等。”

好像确实如此?

众人忍不住笑,心里压力骤然轻松。

至于这里公开的谈话,肯定会传到那几家耳朵里,大家也是清楚的。

让那些人听!

他们不在乎!

果然,那些给知县打分的官员们,手里都顿了顿,突然不敢把分数打的太低。

若太低的话,还成了他们中间的英雄?

特别是纪炀这里。

雷温两家都已经打过招呼,明显要为难他。

这种情况下,似乎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灌江城的知府通判早已被买通,虽说不会主动陷害,但也不管这些事。

底下官吏更是各有所主。

如今却都有些傻眼。

纪炀总能找到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等到纪炀考核的时候,依旧是询问治下之事。

但问话的却不是知府跟通判,而是当地的布政使。

布政使原掌管政令跟财赋,之后知府,通判职能增加,各处布政使权利削弱。

在潞州的时候,就是知州最大,通判监督,布政使在后面。

此处却是布政使掌权,可见不一样。

这位布政使粗眉小目,却极为有神,放在旁人脸上可能像有些滑稽,但在这位脸上,竟有些高深莫测之感。

看着五十多岁,很有些威严。

纪炀进门便跟这人对上,这位布政使紧紧盯着纪炀,嘴角显出一丝轻蔑,仔细去看,还带着浓浓的审视。

作为新派代表纪炀,面对这位老派代表布政使。

两人刚一见面,周围人都下意识后退半步。

这两人虽是头一次见面,但早已撕破脸,还用说其他的?

被纪炀砍了十几个脑袋的刘家人,可是年年过来送孝敬的。

杀刘家人,就是打布政使的脸。

纪炀似乎毫无察觉,只是认真地行礼,随后坐下。

布政使见他如此,开口道:“武侯的孙儿?”

“说起来,本官还见过武侯,实在令人敬仰,谁能想到他的儿孙竟然如此。”

纪炀大方道:“确实,我跟我爹,都不如祖父。”

“我们这种不肖子孙,只能好好为朝廷,为百姓做事,才能赶上祖父一点点。”

“我爹当然差得更远,但没关系,我尽力弥补吧。”

这话一出,周围人差点笑出声。

估计他爹在这,会忍不住直接打人吧?

承认自己跟爹不如祖父,还顺便踩一脚自己老爹。

他在太新县的名声不是很好,很温和儒雅吗。

怎么说起话来,一点也不在乎名声?

等会,这倒是跟他在汴京的名声对上。

这个人,到底有多少面?

纪炀笑眯眯看了看,布政使被噎了下,抬抬手,让手下两人去问。

纪炀目光放在两人身上,似笑非笑道:“那是米粮问,还是布匹问。”

这两人跟布政使脸色突变。

在灌江城,米粮指的是雷家,布匹指的是温家。

而布政使这两个手下小吏,正是这两家出来。

纪炀没想到随便试探,还真看出点东西,笑得更是狐狸般,偏生正气凛然剑眉星目,自带别样的气势。

听说连雷家派出的刺客都没能近他的身。

被他一剑削掉耳朵。

接下来的询问还算正常,虽然里面夹枪带棒,要让人提起万分精神。

直到最后一个问题。

布政使冷然道:“给了你那么多机会,你竟还不答?”

“今年各个县城的税赋,除了你太新县之外,其他全都上缴,难道你要私吞钱粮?”

当初夏收秋收,太新县所有税赋纪炀都没给。

原因自然不用说,给了灌江城,那便是肉包子打狗。

没给的时候,纪炀便想到灌江城会拿这个说事,此时直接挑眉道:“私吞钱粮?太新县交上来的账册您没看吗?太新县内有两处重要关口,全都当做关口的军资,一分不差。”

“说起来,定江关的一千兵士,他们的军饷已经拖欠好几年,每次吴将军过来要东西,灌江城都说没有。”

“我还想帮定江关跟靖临关要一要这些年欠的钱粮。”

“账目已经算好,还请尽快给吧。”

好家伙,别人问你要东西,你张张口立场就反转了?

“反正灌江府各个地方的税收都是用来供给边关,这次只是没有经过灌江城,直接给了他们而已。”

“若觉得账册有误,大可去查。”

“对了,我也是帮灌江城省事,省得太过麻烦,你们这边没时间给关口拨军饷。”

换了其他州府,肯定不能这么做,就算这些税收本来就应该用于关口。

那也要先交给灌江城,灌江城再合理分配到大小几个关口里面。

只是这里的事都不讲道理,纪炀也不会傻乎乎跟着讲道理。

说白了。

你要提税收的事,那我们就来聊聊拖欠军饷的事。

他们是有自己的屯田,可朝廷该给的可都没给。

如果这事闹起来,到底是谁的责任大,这还用说,更是把那些军队往纪炀身边推。

布政使脸色并不好看,过了会才道:“也是,反正送到灌江城之后,灌江城也要再折返给到定江关跟靖临关的。”

“只是你这事做得极错,分配钱粮,是你该做的吗?”

“是想文武勾结,意图犯上作乱吗?”

纪炀笑着看向一连串问问题的三人:“去汴京告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