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3/5页)

没事的时候还去主动修石桥。

虽说现在石桥的费用随着三家覆灭,转而让官府承担。

可前去帮忙的百姓都不要钱,他们心里有无限感激,却不知道如何抒发。

只能用这种最质朴的方式帮忙。

不过即使如此顺利。

这样的活计几乎让太新县衙门,从上到下忙个不停。

纪炀,韩潇,凌县尉,卫蓝,平安。

林婉芸带着的两个婢女。

甚至把玉县丞都重新喊了回来。

玉县丞回来之后,他们连叙旧的时间都没有,全都在忙给百姓分土地的事。

就连刚从灌江府回来,考了秋闱的秀才也拉过来干活。

更别说衙门的小吏捕快们。

但忙归忙。

这可是分地啊!

给百姓们分土地!

太新县百姓们,以后便是有自己土地的人了。

一家至少十几亩田地,只用交每年规定的田税,剩下的全都归自己。

什么田租,什么乱七八糟的劳役,全都没有了。

他们以后种田,那是给自己种!

谁能想到,去年他们还在发愁一年要交九成的粮食,今年却有了自己的田地?

这一年过的,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见证这一切的,其实还有几个外乡人。

那就是不管太新县发生什么,都在勤勤恳恳修桥的嵇巡匠人们。

嵇巡跟身边几个修桥的匠人,每每单独说话,总要聊起纪炀。

这次整个太新县动员起来分土地,每个人都能分到土地,甚至连山贼都不当了过来分土地。

毕竟山上有什么好的。

不是真正穷凶极恶的人,也不会跑到山上过活。

再有邻里做保等等。

他们眼睁睁看着被三家霸占的太新县,怎么直接瓦解的。

而这三家瓦解之后分下来的东西,足够百姓们吃很久的了。

什么仓库里搬出来的农具,全都发给各个村里,以后各家都能去领用。

鲍家牛棚里拉出来的几百头耕牛,平均分到石桥东镇几个村子里,明年再用的时候,还不用掏租金,更不用掏利息。

从被欺凌到反抗,再到分到土地安居乐业。

这才多长时间啊。

纪炀。

他到底都做了什么?

嵇巡啧啧道:“旁的不说,这次也算长见识了。”

“是啊,看着这地方百姓越来越高兴,我都有点兴奋。”

“听说整个太新县人口已经统计的差不多了,从那三家搜出来的布料,会给全县小孩跟老人做棉衣过冬。”

“这么好?那他们的粮仓?”

“说是送到定江关一部分,剩下的全在衙门库房里,最近还在招人手看库房呢。”

几人心中感慨万千。

眼看两座石桥都快修好。

等他们离开,也看不到这热闹的景象了。

瞧着太新县一点点变好,纵然是外乡人,心里也忍不住激动。

嵇巡想起最新听到的消息,低声道:“其实还有件事,本地百姓不知道。”

匠人们同时看过去。

“知县大人那,还有三家所有借据,欠条,买卖契约。”嵇巡说着,其实也觉得恍惚,“听说等户籍清查,人口清查,土地分配结束之后。知县大人会当着太新县百姓的面,一把火全烧了。”

借据欠条,买卖契约?

全烧了?

那岂不是把太新县所有百姓对三家的欠款一笔勾销?

别管什么什么税,什么什么霸王条款,什么人口奴役的契约。

全都烧?

若真如此,那太新县的百姓们,全都变成没有欠债,没有负担的普通百姓?

再也不用担心,哪天债主恶霸上门?

分土地,欠债一笔勾销,重新上户籍。

这跟新生有什么区别?

嵇巡手下一个匠人喃喃道:“当初我家为给老爹看病,借了不少高利贷,若遇到这样的知县,我家小弟也不会被打死。”

众人沉默。

拍拍这个匠人肩膀。

他甚至没说,当时因为利息越滚越高的欠款,他去做劳役差点死在修桥的时候。

若不是嵇巡好心,他这会估计跟他弟一样,已经成白骨了。

想到太新县知县夫人施药,知县解决无端欠款的事,还给穷苦孩子老人准备冬衣。

这差距难免让人心里不同。

这些修桥的匠人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穷苦人出身。

连领头的嵇巡也是如此,自然对纪炀这样的知县抱有极大好感。

“等到烧借据欠条的时候,咱们也去看看。”

“好啊,反正这桥也修得差不多了,九月底就能完工。”

“完工之后就要走了?还真舍不得这。”

“希望太新县能越来越好。”

“肯定会的。”

嵇巡这消息自然是真的。

还是从衙门听说。

衙门将刘家抄家之后,又接收鲍家宅子,修桥的事宜自然回到衙门手中。

纪炀看着几乎成小山一样的契约,其实他跟韩潇大致都看过。

基本都是巧取豪夺的高利贷,一张借条,都能拖垮一个人户,更是这些百姓身上的枷锁。

如今大致都过一遍,自然要全都烧了。

还要当着百姓的面烧,也是证明,那些偶尔遗失了的借条也是作废无用。

谁要再拿出来,就证明是从衙门偷的,免得让人钻空子。

纪炀坐下,看看卫蓝:“刘家人还没招?”

“说得不多,灌江府那边的事,他们口风很紧。”

虽说有账册在手,私下的秘密账本也找到不少,但更要紧的事,自然还要刘家人招供。

否则也不会留他们那么久。

从抄家到今日,已经快一个月了,什么法子都用过,能说的全都说了,再重要的全都咬死不松口。

吴将军皱眉:“要不我去?”

纪炀摇头:“应当是不会说了,估计灌江府那边捏着他更重要的把柄。”

说到这事,裴又锋忽然抬头:“我好像知道。”

裴又锋摸摸头:“好像是刘金牙的孙子,两个,全都在灌江府。”

怪不得。

那边还捏着人质。

纪炀看看裴又锋,又看看卫蓝,低声对卫蓝说了什么。

裴又锋小声嘟囔:“完了,又有坏主意了。”

吴将军直接踹了一脚:“怎么跟知县大人说话的?”

“吴将军!你职位可比他高!”

高又怎么样,人家有兵符!

而且人家是纪炀!

虽说兵符的事,知道的人还不多,但他是纪炀啊!

看看如今太新县的情况,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在整修自己田地,牧场那边也已经妥当,连接三地的石桥也要修好。

户籍人口田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们定江关以及已经接手的靖临关,每个月按时送粮过去,还送肉过去。

更定好冬日的新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