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3/3页)

贾宝玉见薛宝钗难得出现恶作剧的小女儿之态,很是新奇,道:“放心吧,我会好好保管的。”

“多谢宝玉!”薛宝钗笑道。

“不用客气!”贾宝玉道。

贾宝玉抱着书,有些奇怪,他与薛蟠相处近一年时间了,贾宝玉了解薛蟠特别不喜欢看书,如若不是先生太凶,他必须完成功课,估计他都不会看书本一眼,他怎么会特别宝贝的藏起一套书籍?《会真记》?他怎么没有看过这套书?

“这书写的是什么呀?蟠兄弟这么宝贝?”贾宝玉好奇的问道。

薛宝钗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

两人目光都落在书上,不久,两人就坐在凉亭中一起翻阅起来。

薛蟠躲在远处,看着自己妹妹和宝玉头靠着头读着《会真记》心中高兴,宝玉明明就对自家妹子有好感,自然要多加一把火,他可把他最喜欢的《会真记》都献了出去。

《会真记》便是《西厢记》,写了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张生英雄救美。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几经波折,莺莺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

书中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而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贾宝玉和薛宝钗看得入神,贾宝玉情之所至,他想起了林黛玉,不由自主的说了一句:“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薛宝钗回过神来,看向贾宝玉,脸立马就红了。

贾宝玉这时候反应过来,他看着薛宝钗红了的脸蛋,光彩照人,他道:“宝姐姐也是倾国倾城貌。”

“宝兄弟越来越不着调了,还看不看?不看我走了。”薛宝钗说完作势要走。

“别别!我错了!宝姐姐别走!”贾宝玉连忙拉住薛宝钗。

薛宝钗坐了回来,她轻哼了一声,道:“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鑞槍头。”

贾宝玉笑了,他拿着书,继续与薛宝钗看了起来。

两人看到日落,一套《会真记》也还没看完,薛宝钗的脸颊上带着些许的红晕,道:“这书我还是带回去吧,免得哥哥闹起来不好收拾,宝玉想看,就来梅寒院吧。”

贾宝玉原本想把书留下的,但是想到薛蟠的性格,他道:“也好,宝姐姐把书拿回去吧。”

贾宝玉回到梧桐院,脑海中一直想着《会真记》里的情节,脑袋中一会儿想起薛宝钗,一会儿想起林黛玉,迷糊中,贾宝玉感觉自己做了一个梦,梦中,他遇到了袅娜翩跹的警仙幻姑。仙姑邀请宝玉到她居住的太虚幻境一游。到了那里,忽见有一座牌坊,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进入二层门内,只见两边配殿内有“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暮哭司”,“春感司”,“秋悲司”等诸司。

正当仙姑要带着进去时,几个司居然起火了,吓了宝玉一跳。

这时候又过来一个仙姑,宝玉发现,这个仙姑长得和宝姐姐一模一样。

“怎么回事?”仙姑问道。

“我也不知道,好像刚刚划过一道流星,然后诸司就起火了,姐妹们想要救火,可是火势来势汹汹,里面的册子也烧毁了。”

“你给我招呼一下贵客,我去去就来。”说完,警幻仙姑就飞走了。

长得像薛宝钗的仙姑带着贾宝玉去了她的住处。

刚入室,贾宝玉就闻得一股幽香,。

贾宝玉问道:“这是什么香?我怎么从来不知?”

“此香尘世中没有,你又怎能知道!此香是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和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女子笑道。

贾宝玉恍然大悟,这时候女子端来一杯酒,请贾宝玉饮下。

贾宝玉闻得此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又不禁询问此乃什么酒。

“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女子回答。

贾宝玉喝了酒,就觉得有些醉,见他想睡觉了,女子便将他带到自己的床榻上,恍惚见,贾宝玉见女子褪去了外衣,也爬上了床,然后,贾宝玉也觉得自己情动了。

等贾宝玉醒来,有些恍惚,袭人担忧的坐在床边看着贾宝玉,“宝玉,你没事儿吧,做噩梦了吗?”

贾宝玉沙哑着声音,道:“水。”

袭人赶忙给贾宝玉倒了一杯茶,服侍贾宝玉饮下。

喝了整杯茶,贾宝玉才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