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2/3页)

“你下次可不能再做危险的事情了。”贾母叮嘱道。

“祖母放心,孙儿会注意安全的,孙儿还得给您养老呢。”贾瑚连忙道。

将贾母安慰好之后,贾瑚又给王夫人、邢夫人她们这些长辈行礼,等行完礼之后,贾瑚注意到王熙凤四处张望的目光,道:“琏儿媳妇,琏儿没跟我回来,我让他去华林书院念书,今年过年,他会和陈林师弟在金陵过年。”

“怎么去金陵过年了?”贾母问道。

“琏儿明年二月就要参加县试了,如若回京过年,如若二月份天寒地冻,湖面结冰,他赶去金陵的时间不够,还不如留在金陵过年,只等二月就可以直接参加县试。”贾瑚解释道。

“琏儿已经可以参加科举了?”贾母有些惊讶,她是知道贾琏害怕瑚儿的,自从瑚儿回来后,琏儿有很努力的念书,可是瑚儿满打满算也才回来两年,琏儿丢开书本可丢了好几年了。

“虽然荒废了几年,到底小时候是孙儿亲自给他打的基础,孙儿离开之前他四书五经就已经基本能背诵下来了,虽然忘了,好歹以前背诵过,捡起来的速度还是比没有任何基础的要快,而且童生试也不难,只看对四书五经的掌握,再就是诗赋和策论,琏儿诗赋不算出众,但是策论还行,凭他的水平,考中秀才应该有很大的几率,只不过名次可能不会太好。”贾瑚解释道。

见贾瑚这么说,贾母就放下心来了,“名次不好就不好,只要考中就行,这样,他下次考试就不用再回金陵了。”

王熙凤听到贾瑚说贾琏今年过年不回来过年,心中就十分的难受,虽然知道贾琏去金陵是去干正经事儿的,可是她还是忍不住担心。

“奶奶,怎么了?脸色怎么这样难看?”平儿见王熙凤回来了,脸色不好,连忙关切的问道。

“贾琏今年不回来过年。”王熙凤道。

“什么?不回来过年,之前不是说去黔中帮瑚大爷去了吗?他没跟瑚大爷一起回来?”平儿也有些错愕。

“说是去金陵准备备考,平儿,你告诉我,他是真的去金陵备考,还是去金陵找乐子,大哥是不是故意给他打掩护?所以才说他是去金陵考试?瑚大哥哥是不是还在因为当初放印子钱的事情怪罪我对不对?”王熙凤有些担忧。

“奶奶,您别自己吓唬自己,瑚大爷不是那样的人,如若知道二爷不好好念书,而是去找乐子,恐怕他会亲自惩罚二爷,而且印子钱的事情不是已经过了吗?奶奶也受到了惩罚,都已经过去了。”平儿安慰道。

听到平儿的安慰,王熙凤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平儿,我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总感觉我离贾琏的距离越来越远,平儿,我之前也是一个爽利人,怎么忽然变得这样疑神疑鬼的?我常常在想,如若变成之前那样该多好呀,我和贾琏打打闹闹的,我生气,他会服低做小的来哄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平儿也不知道如何安慰王熙凤,她能做的也就只有一直陪着王熙凤。

“没想到贾瑚长得如此之好,之前我觉得宝玉长得就很好了,真的就像是一朵开在悬崖边的花,让人不能靠近。”从贾母那里回来后,薛母就不停的感叹。

“妈妈,人家那是高岭之花,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一旁的薛蟠道。

“哟,你这在贾家读了几天书,倒是和你娘咬文嚼字起来了。”薛母乐了,心中也在感叹,当初家中请了那么多先生教授自家儿子念书,自家儿子把那些先生全部给气走了,没想到来了贾家,倒是读进去几个字了,如若相公还在,知道了也必定会很欣慰。

“哥哥这段日子变化很大,人也瘦了下来。”薛宝钗道。

“确实瘦了不少,之前看着身上都是肥肉,现在看着精壮多了,果然,还是贾家有办法,我儿如果继续念下去,说不定还真的能考一个功名出来。”薛母看着蜕变的薛蟠心中意动。

“想都别想,我才不去考科举,只等妹妹参加完公主伴读选拔,我就要搬出去了,我才不继续住在这里。”想到还要继续过这种天不亮就起床的日子,他就得疯,支撑他继续的动力就是他妹妹参加公主伴读的选拔了。

“可是你妹妹还没和宝玉培养好感情呢!”虽然宝钗这段日子与宝玉的关系亲近了许多,到底还有一个林姑娘在中间,宝玉心中念叨的还是林姑娘,好在宝钗去试探过林姑娘,林姑娘似乎对宝玉并没有什么儿女情长的心思。

“可是,公主选拔之后,我们可没什么理由和借口留在荣国府了,我们这个院子都是住的别人的,原本这个院子是给瑚大哥哥的一个师弟准备的,过了年,想必瑚大哥哥的那个师弟也应当要回京城了,到时候让他住哪儿?”薛蟠提醒道。

“这可怎么办?”薛母也觉得时间紧迫起来了。

听到自己哥哥的话,薛宝钗也陷入了沉思,道:“如若我选拔上了公主的伴读,我最后是不是也要嫁人的?”

“应当是的,只不过那时候,妹妹你嫁的人家应当是公主指定的,只有公主不为你安排的时候,你才能自行婚嫁。”薛蟠道。

薛宝钗表示自己知道了。

贾瑚回来的第二天,就先去了吏部点卯,表示他已经回京城了,从吏部出来,他贾瑚就去了林家拜访林如海。

“林姑父!你来京城时我正好出京办差了,与您正好错过,现在特意上门请罪,还望林姑父莫要怪罪。”贾瑚给林如海行了一礼。

“你是去给皇上办差,又不是故意怠慢,还请什么罪?快坐,一路可还顺利?”林如海问道。

“我倒是还好,有皇上给的虎符,差事还是比较顺利,只可惜了刘大人,过年之后,为了户部侍郎的位置,怕又是各方势力发力的时候了。”贾瑚叹了口气。

“朝中风起云涌,上面忠顺亲王还未死心,下面的小皇子也渐渐大了,他们背后的势力也在蠢蠢欲动,再加上皇上头上还压着太上皇,皇上左右夹击,腹背受敌,他这个皇帝当得战战兢兢,果然,皇上能忍常人不能忍。”林如海叹了口气道。

“也就太上皇还在,所以他一直压抑着,等太上皇一去,现在的忍耐,怕都会变成来日的利刃,向如今对他施压的人挥去。”贾瑚道。

林如海再次叹气,他觉得贾瑚说得对,林如海想着朝中蹦跶的最欢的那些大臣,真的以为太上皇还在就无所顾忌,终有一日,会付出代价,他是皇帝,是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他现在能忍是因为手中的刀被锁链锁着,一旦锁没了,一个都跑不掉。

“好在老夫如今辞官了,在京城当一介闲散人也挺好的,只不过瑚儿,登高易跌重,即使他再信任你,即使你能力再强,也得有所防范压,莫要太过冒进,要懂得及时收手,功高震主,当有一日,赏无可赏,那把刀就该对向你了,你明白吗?”林如海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