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帝星飘摇荧惑高(第2/3页)

不但个个能打,敢冒死冲锋,最大的成果,还是他们的意志被练得很是坚韧,不到最绝望的时刻,肯定不会投降。

但正是这种从军纪到战力,全都可圈可点的精锐士卒,此时却乖得像群绵羊,被人安排在墙角蹲着。

直至如今,也没有几个敢站起来。

他们到底见着了何等恐怖的事情?

正当气氛僵冷得无法言表的时候,一个身着青袍,满面坚毅冷硬的三十来岁书生跨前两步,捡起那张报纸。

这人满脸英气,更是颇有一种漫不在乎的气度。

就算是眼前这种剑拔弩张的情景,他也恍如没看到。

张坤隐隐猜到他的身份了。

注意到张坤的目光,书生拱了拱手,“张师傅,谭某不知可否细细观瞧一下报纸内容?”

果然是谭维新。

张坤笑着伸手:“请。”

谭维新把报纸拿在手里先是掂了掂,似乎很是好奇,这纸张到底是怎么割断手掌,又斩断宝剑的。神情若有所思的看了张坤一眼之后,又把目光投注到报纸内容上面。

只是匆匆扫过,看了七八个呼吸时间,文字内容,已然映入眼底,映入心里……

青袍书生面上就有了怒意:“这是谁写的文章,谁审核通过的?竟然如此抹黑张师傅,吹捧吉利武士。此事若非我在一旁看着,非得被蒙骗过去不可。”

报馆众人个个低头,一个中年人吱吱唔唔指了指门口,“是何方圆执笔,唐文远定稿,并且润色。印足三千份,发行四方,不过……”

中年人说着说着,就哽咽难言,说不下去了。

很明显。

那两个无头尸体就是唐文远和何方圆两人。

谭维新尴尬的摸了摸下巴,转身就向那位一直沉着脸,一言不发的蓄须中年说道:“老师,此事可能是一场误会,文远师兄他们妄自编纂事实,通稿尽是污蔑张坤之言,对其名声大大不利。导致如此结果,实在是所料不及。”

他拱了拱手,小声道:“大家都是自己人,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此揭过如何?”

“至于袁将军,事情已经发生,如今死者往矣,救不回来……依在下看来,大家不如一笑化干戈,免得伤了和气。”

这话明着是帮张坤说情。

实际上却是奉劝康北海和袁双城……你们别杠着了,再不好好下台,等会打起来,到底是什么后果,就不太好说。

你再看,那位似乎也不像是会让步的样子。

不如,你们先退一步。

听到谭维新如此说话,袁双城脸色阵青阵白,胸膛肉眼可见的几次起伏,显然是鼓起勇气,又消了勇气,心念百转千回。

“走……”

终于,他终于还是没有多说什么,黑着脸转身直接离开。

抱括鹰爪王陈永康在内的三位暗劲拳师,回头深深望了一眼张坤,就发现那位站在那里,如同山岳耸峙,气势如渊。

心中不由一紧,也是一句话没说,跟着袁双城,如同贴身影子,匆匆离去。

身后的士卒急急跟上,颇有一些灰熘熘的感觉。

在他跨出大门之后,堂内没人说话,张坤也是安安静静站着,面上甚至还露出微不可查的笑意。

也不知是讥讽,还是嘲笑。

……

袁双城出了大门,走出数十米远,才顿住脚步,狠狠的喘了几口气。

“如此莽夫,如此莽夫。”

他眼中神情万变,终于还是叹了一口气,声音转而温和:“永康师傅,这种人天下多吗?”

陈永康神情怔忡,死死掐着自己的受伤手掌血管,止住失血,微微有些茫然道:“京城这边不太好说,二闯宫廷的事如果是真的……

那么,除了几个不知生死的老古董之外,要找到正面打赢他的人,不怎么可能。就算是大刀王五,真与他对上了,估计胜算也不会太大,多半还是输面居多。”

陈永康说着转头看向另外两人:“燕师傅,方师傅,你们认为呢?”

燕师傅是燕青拳暗劲大拳师燕世杰,方师傅是八仙拳暗劲高手方继生。与大力鹰爪王陈永康三人,是袁双城四处访来,担任军中教头,闲余时间,护佑自身安全。

并不是说,练了新军,掌握先进枪械之后,袁双城就看不上江湖武林人士。

他比谁都清楚。

先进的枪械火炮只是工具,能发挥多少威力出来,还得看使用的人强不强。

这就是他精于练兵的秘密所在。

他注重的是以人为本。

兵士强了,其他一切都是细枝末节……

只要教会他们使用工具,战力就会大增。

同样的军械,在强军手里与在弱旅手中,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战力。

前半生打了无数仗,也看过各国军队与青军士兵的连场交锋,看得最多的就是那些青军胡乱放枪,一触即溃……

如此乌合之众,就算拿着再怎么先进的武器,也是废物一群。多上十倍,面对精悍强大的洋人军队,也是送死的份。

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疏于训练,个个贪生怕死。

所以,他不但找来意志联邦的步兵操典,细心钻研。

并且,还用心经营关系,去对方军中观摩学习。

待得掌握意志联邦军队的练兵精髓之后,就用来培育新军,争取练成天下强军。

更重要的是,他还四处搜罗江湖高手担任军中教习,注重单兵实力的提升,注重意志力的磨练。

这样的兵士拉出来,身强体壮、能战敢战,与以往的朝廷兵马完全不同。

本来,他认为,如此强军在手,天下大可去得。

假以时日,内可不惧朝廷,外可镇慑他邦。

在这乱世之中,不只是安身立命,就算建奇功、立伟业,也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为什么与变法派走得很近,当然不是看好变法成功……

他看好的其实是自家新军的建制。

只要帝党需要一支底牌,自己就会水涨船高,得到诸般机会,最终笑到最后。

变法真的败了呢?

败了就败了。

军队在手,实权不丢,任凭胜者是谁,都不得不掂量几分。

说不定,还有一场机缘。

想法当然是好的,前面几步,也走得十分顺当。

袁双城进可攻,退可守,在变法派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康北海对他言听计从,皇上那里也是信重有加。

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却没料到,今日竟然碰了一根硬钉子。

他摸了摸喉咙处的血痕,此时仍然隐隐作痛。

若非,若非北河鹰爪王陈永康反应快,舍命相救;若非自己福至心灵的用宝剑挡得一挡,这脖子是不是就被割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