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个小故事(第2/3页)

怒声喝斥着,手指已经按到扳机上。

“我真是替你蠢哭了。”

张坤眼中闪过一丝血色。

身形一动,探手捉住枪管,手臂微不可查的震荡一下,喀啦啦一连串爆响。

巨大力量从枪管传到枪身,再传到黑衣军官的手臂之上。

他的两条臂膀就如同装了炸药似的,衣衫碎骨血肉,暴雨般向着四面溅射。

竟然从肩膀处断成一堆破烂。

随着军官扯开嗓子尖声嘶嚎,张坤嘴角浮显冷笑,手臂再是一抖,那洋枪就散成一堆铁块和木头。

掉落地上。

这支枪,已是从接口处全都散开,子弹也骨碌碌滚了一地。

四周看热闹的慌忙往后退,耳中又听到那痛苦哭嚎的声音,在尖声喊着:“杀了他,射击……”

啪啪啪啪……

枪身响起。

前排十个士兵,咬着牙正要开枪,后排也做好准备。

大堂之中,突然就响起爆豆般密集的枪声。

张坤双袖微拂,两柄左轮手枪就出现在手心。

枪口飞速移动,两只手就差舞成虚影。

火光迸射间,前排十个士兵几乎同时脑袋后仰,眉心飙血。

一声不吭,就软伏在地。

手中握着的洋枪,噼哩啪啦的全都掉了一地。

后排十二个士兵长枪刚刚举起,正要横端瞄准,就见到这一幕。

全都身形僵住,头皮发麻。

动也不敢动了。

“继续啊,接着瞄准,接着射击,再拿枪指着我看看。”

张坤伸手一抹,两个装弹器,已经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掌心。

喀察,错开弹仓,换子弹,一气呵成。

只在半秒时间之内,就做完了所有动作。

两柄洋枪再次装满了子弹。

这是他医学升到圆满境界之后,得到的一种“巧手”本事。

有些时候,医术就如绣花,甚至,比绣花还要精细。

血管、筋络和神经的断开和接续,需要绝对稳定,绝对精细的手。

尤其是十根手指。

动起来细腻柔和,有着说不出的玄妙自然。

换子弹这种粗活,以往在张坤做来,至少需要一两秒……

这时的枪械并不先进,用起来手续太多了……真正遇到高手,换个子弹的功夫,人家早就砍你十七八刀,刀刀致命。

就算是轮盘转动的那么一刹,两粒子弹射出的间隔,真正的化劲宗师,也能攻出两三招。

所以,对付高手之时,张坤已经渐渐的不太喜欢用枪。

反而会影响到自己发挥。

尤其是当面锣对面鼓的对决,动起枪来,还不如自己出拳挥刀来得爽快。

但是,对付这些普通士兵,以他们的反应能力,以及出枪速度,自己就算是放慢十倍,也要超过他们不少。

用枪是最好的办法。

省力省心。

再就是,在对方认知的层面上,给于最大的打击。

开枪杀人,并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救人。

在张坤看来,先示以雷霆手段,就可以少杀人。

否则,真的闹到最后,与袁双城手下的武卫右军全力打起来,那才是真的不太好看。

“把他们的枪下掉,看管好。”

张坤吩咐道。

田千里、谭黑山几位新晋镖师,连忙走过去。

剩余的十二个士卒,一点也不敢反抗。

被下了枪,押在屋角,不敢动弹,显然是被打寒了胆子。

出手十枪,枪枪爆头……

而自己这面呢,竟然一枪也没能击发。

这是什么神仙速度?

他们哪里还不知道,对方不但是顶级神枪手,而且,在武道上面,更是宗师境。

这一点,从队长手臂炸开,枪械都被震散也看得出来。

想到这段时间,流传的一些小道消息。

就算是不怎么关注江湖消息、市井新闻的大头兵,这时明显的也醒过神来。

隐约猜到了张坤到底是何人。

围观的小商小贩,文人士子,以及报童、墨客,此时全都噤若寒蝉。

一点也不敢说话了。

血淋淋一幕,吓得他们双腿发软,更有许多人只懂得蹲在地上,瑟瑟发抖。

没有一人想到离开。

他们不敢,也怕引起报馆大堂内那尊煞神的注意。

当然,也不管一些神经大条的,想看热闹。

掌柜的老者已经吓瘫在地,只懂得喃喃说道:“总编大人……总编大人……”

“原来也不是那么硬气嘛,可是,为何你们就胆子大到敢随意抹黑我呢。吹捧洋人,你们自个吹捧去,我也管不了天下所有人。拿我做丑角来捧人,那可不行。”

张坤呵呵笑了一声,就见到后院走出一行人。

为首一位身着笔挺西装,戴着金边眼镜的中年人,看上去斯文儒雅,看来是喝了不少洋墨水。

他身边还有三四位,也是西装革履,有两人,身着长袍。

都是文化人。

体面人。

“张师傅,误会,全是误会啊。”

眼镜中年一眼扫过大堂内的情景,忍不住全身轻颤,强忍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三步两步迎上前来。

“你是报社总编?”

“鄙人唐文远,身为报社负责人,曾师从章京大人康先生,前不久,从樱花国留学归来,不知张师傅来此,有失远迎了。”

“竟然还认得我?唐文远,还是留洋归来的。那我问你一句,这报纸的发行,你审不审稿?”

张坤突然笑了。

一句话就问到了要害处。

“呃……”

唐文远有些迟疑了,不知道怎么答。

这事还真的瞒不过去,因为,定稿的事情,全体报社同仁都是知道的。

哪一篇稿子是谁写的,最终又是何人拍板定下的,都有据可查。

事实上,如果稿子写得不好,有滥芋充数骗稿费之嫌,编辑都要担责任。

唐文远身为报社负责人,他当然是审稿的。

身为章京大人康北海的学生,他甚至有着一票否决权。

用什么稿子,哪一篇用,哪一篇弃用,直接就能一言而决。

只不过,定稿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想过,随便报道一件事情,报道一个武人,还是一个白身,又有什么麻烦。

他认为,新闻这东西,在外行人看来,这就是真实。

在内行人看来,这其实就是故事,还不随他怎么编……只要能哄得洋人开心,以后前程光明得很,那就是好新闻。

当手下撰稿人把文章递到他的手里,他感觉这新闻虽然写得方向没错,但说教过多,有些寡澹。

于是,还亲自动笔,添加了一个小故事。

就是那个黑狗咬死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