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3/5页)

军队的信寄出流程要长一点,岑枫春节前一周给他们寄的信,等到的时候已经是元宵节了。

平平安安听说自己要有弟弟或者妹妹了,等不及邮局过来给他们派件,拉着苏雪桢一起去取信。

邮局离得近,苏雪桢只好牵着他们跑一趟,昨夜刚下了一场雪,大早上日头还没出来,路面结了冰,平平安安穿着小靴子,专找路上结冰的地方,在上面滑着走,平平两只脚踩在冰上面,滋溜滋溜滑,还不忘跟妈妈得瑟,“妈妈你看我!”

安安也不甘示弱,一路小跑,找到一块冰面比较集中的,用脚在上面滑,“我也会。”

苏雪桢看着他们只感觉是在危险的边缘不断试探,叮嘱道:“好好好,我在看了,小心点儿,别摔着了。”

“摔不着,我可厉害了。”

平平得意地甩了甩自己的帽子,结果得意没两秒,扑通一声,摔了个屁股墩,嗷嗷喊疼,“疼疼疼。”

苏雪桢赶紧过去把儿子扶了起来,“哪里疼?”

安安也不滑了,过来看哥哥,“让你小心点。”

平平痛苦地摸着屁股,“屁股疼。”

苏雪桢给他检查了下,发现摔的也不是很严重,扶着他走,“慢点儿啊。”

安安看哥哥摔得这么惨,乖巧跟在妈妈旁边,三个人一起去邮局取信。

到了邮局以后,苏雪桢拿出自己的证件,对里面的邮递员说:“你好,收件人是苏雪桢,麻烦取一下信。”

邮递员核对了下地址信息,把信给了她,“您收好。”

苏雪桢摸着信,感觉沉甸甸的。

平平捂着屁股,还在后悔自己刚刚溜冰的行为。

安安扒着窗口,看到上面贴着的小动物,好奇问道:“阿姨,这个是什么?”

里面的邮递员看到这么可爱的小姑娘,笑着介绍:“这个是生肖邮票,今年猴年首次发行呢。”

苏雪桢低头看了一眼,这张邮票跟之前的邮票风格相差也太大了,底色是纯红色,一只棕色的猴端坐着,看着很顽皮,透着活泼灵动之感。

第一年发行啊,还挺有纪念意义,苏雪桢问道:“这个我们能买一张吗?”

“可以。”

买一个回去恐怕平平安安又要打起来,苏雪桢想了想说:“给我们来两张吧。”

邮递员给她拿了两张生肖邮票,“好好收着,说不准以后会涨价。”

这一张邮票就一毛钱,再怎么涨价也不可能涨太高,苏雪桢冲他笑了笑,也没在意,“行,我们好好存着。”

出了邮局门口,苏雪桢看着手里的邮票,分给平平安安,“拿好啦,别弄丢了。”

安安笑容狡黠,“我知道,因为今年是猴年。”

“我闺女真聪明。”

苏雪桢摸了摸安安的头,扶着平平往家走,到家以后,她拆开了那封信,里面塞了两张照片,还有一封信,以及五十块现金红包。

苏雪桢抽了出来,拿在手里细细端详,走回来这一路,平平的屁股已经不疼了,凑过来看,“是弟弟还是妹妹啊?”

第一张照片是岑枫和凌瑶站在一起拍的,两个多月的孕肚基本看不出来,夫妻俩挽着手,笑容幸福。

苏雪桢跟平平解释道:“现在刚两个多月,还看不出来呢。”

“那他什么时候能出来?”

“大概今年的十月份。”

苏雪桢算了下,现在是三月一号,凌瑶已经怀孕两个半月了,估计预产期是十月中旬。

平平一听,立马说:“那跟我们生日差两个月呢,还挺接近。”

“一个十月一个十二月。”

苏雪桢惊讶于儿子的计算能力和反应速度,点了点头,“是挺接近的。”

她又打开第二张照片,是两人的家,视角是在客厅拍的,看得出来,装饰很温馨。

照片最后有一封信,是凌瑶亲笔写的,电话都是按时间长短来收钱,为了省钱,每次都先说要紧事,说的内容有限,但信件里能传达的就多了,苏雪桢读了一遍,内容大概叙述了凌瑶搬到军区大院以来的日常,认识了什么朋友以及自己在医院的工作,最后说没能一起过年很遗憾,把新年红包塞到了信里,希望明年能带着孩子顺利回家过年。

平平安安现在只认得几个很简单的字,就算让他们俩趴在信件上面也看不出来什么,他们看苏雪桢读完了信,迫不及待让妈妈说一下内容,“婶子说了什么?”

“婶子说祝你们新年快乐,给你们发了两个红包。”

苏雪桢给平平安安看了下信封里面塞的钱,给他们看完以后就要收走。

今年以来,街道上各种小摊是越来越多了,花钱的地方也多,有时候他们还能趁爸妈在厨房偷溜出去买点零食吃,平平安安已经意识到了金钱的重要性,也知道什么面值的钱大。

自己手里两张十块的,还有一张五块的,可以买很多很多的吃的!

今年所有的压岁钱都在睡前被爸妈以给他们存钱为理由收走了,但平平安安在幼儿园听别的小伙伴们说过,钱到了爸妈手里,就不再是自己的钱了,以后想要也要不回来了。

这次平平想争取这二十五块钱,理直气壮问妈妈:“这个钱不是给我的吗?”

为人父母也是曾经当过孩子的,知道父母收走压岁钱是怎么回事,压岁钱这种东西就是家长之间的金钱互换,她也能理解平平安安这个年纪的顾虑,耐心说道:“是给你的没错,但是你现在年龄小不能拿这么大额的钱,妈妈要替你存起来。”

安安也攥紧了自己的钱,“可是小爱说爸妈存着存着我们的钱就没有了。”

光说没用,信任度要用事实来建立,苏雪桢直接带着他们上楼,从衣柜里找出两个存折,“看看吧,这就是我跟你爸给你们存的存折。”

“一人一个。”

平平安安各自拿着自己的存折,掀开看了一眼,苏雪桢给他们指着上面那一行数字,“看到没?这就是你们从出生以来到到现在的存款。”

平平认识数字,但他不会数,读了出来,“这是5,3,0。”

兄妹俩一视同仁,基本亲戚给的数目都一样,安安存折上也是一样的数字。

安安不懂530是多少钱,“妈妈,这个钱很多吗?”

苏雪桢现在在医院实习的工资是三十五,一年下来也才四百二,她点点头,“很多。”

“拿着这个存折去银行,你们就能把钱取出来了。”

苏雪桢算了一下,从出生到现在,两个孩子加一起红包有一千多块钱,积少成多,一千块已经不算一个小数目了,不过这也说明,她跟岑柏每年花在人情上的花销也不少。

等以后岑枫的孩子出生了,岑梅结婚,这个花销只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