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3页)

他整个人,从头到脚,都充斥着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诡异违和感。

但单看五官,确实是标准的东方华国形象,顶多生得尤其精致貌美了些。

宋剑和钱文德两个人已经把男子抬了起来,明璃却制止了他们的动作:“等等……”

“这人看起来真的好奇怪,又莫名出现在这里,不会是山野里的妖精变的吧!”

赵守国摸了摸自己的胳膊,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只觉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虽然一直说是破除封建迷信、破四旧,但他文化水平不高,又出身农村,还是非常相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

钱文德被他说得后脑勺都冒着凉意,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胡说八道什么呢!自己吓自己!”

他身上是热的,还淌着血呢,怎么可能是什么妖魔鬼怪变的!

都强调了多少遍了,那些都是迷信,都是假的!

不过这人着实诡异了点。

要不是检查了确认他身上没啥危险东西,又真是重伤、高烧、昏迷的性命垂危状态,他们才不趟这摊浑水呢!

宋剑没管赵守国和钱文德的争论,只看向了明璃:“怎么了?”

“虽然说不是什么妖魔鬼怪,但这人恐怕也绝对不是什么普通人。”

明璃的视线扫过了男子秾艳的眉眼,又扫过他身上银灰色的衣裳、手上银色的手环。

那股桔子果香果然是从他身上传来的,而且味道越来越浓,夹杂其间的引诱?与祈盼也越来越明显。

明璃抬头,赵守国和钱文德还一脸状态之外的茫然,宋剑的剑眉也凝着不解和询问之色。

她轻笑了一声,平淡道:“是真是假,试试就知道了。”

她从随身的包里抽出了一把锐利开刃的瑞士军刀。

在宋剑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军刀出鞘,凛冽的寒光刺眼,狠狠地扎在了男子……手腕处的银色手环上。

“你……”宋剑三人震惊无比,还没来得及开口,只见银色手环上银光氤氲,湛蓝色的光幕流动,竟是丝毫未损。

“这瑞士军刀是我找人特制的,花了大价钱,出自漂亮国军方,说是吹毛断发也不为过。”

明璃声音十分平静,对这神奇的一幕也并不意外,而是淡淡地收了刀,割在了男子手臂处银灰色的衣服上。

柔韧的布料荧光闪烁,明璃花了不小的力气,又是锐利的瑞士军刀,却没能划破衣服的一个小角。

开了瓶的矿泉水被倾倒上去,被彻底地推拒在衣服之外,顺着布料滑落,竟没有一丝被打湿感。

“这种高科技的布料,当下的漂亮国和华国应该还没有研发出来。就算研发出来了,也不会用在八竿子打不着的制衣上。”

明璃收刀入鞘,将瑞士军刀重新放回了随身小包里,意味深长地看向了宋剑三人。

“准备上-报吧,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咱们怕是遇到了大事,偶遇了来自于蓝星以外时空的客人了。”

赵守国几人被她说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识答应了下来。

实在是目前遇到的事情已经突破了他们的理解上限,大脑运转不能了。

明璃倒是接受良好。

毕竟平行时空自己的记忆都有了,自己生活在一本年代文小说的事实也消化了。

现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一个疑似外星球未来来客,那也并不是多么让人跌破眼球的一件事儿。

她相信她们华国的政-府,会妥善处理好这件事儿的。

无论男子可能是什么身份,到底还是个高烧垂危的病人。

商量了一会,宋剑三人还是把他送到了海县的医院。

留下了赵守国和钱文德两人照顾兼看守,他自个儿则是发了电报,将发现的情况报告了上去。

包括明璃的猜测,奇特的衣服和手环,以及明璃所描述的那股只有她一个人才能闻到的桔子果香。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等明璃脱身回到平安公社第三生产大队时,日头已经西斜,到了傍晚时分了。

第三生产大队的土地不怎么肥沃,后面倒是有一座山,只是挺矮,长了不少的野生果树。

只是这边的山地也不行,不管什么类型的果树,上面产出的果子都不少,味道却酸涩得难以入口。

哪怕是前几年最困难的时候,大队的队员们也没打过这果子的主意。

实在是太难吃了,一点不能饱肚子不说,牙齿和喉咙里都在往外冒酸水,越吃越饿,还不如扎紧了裤腰带硬抗。

也正是因此,平安公社在海县本就处于条件最差的那批,第三生产大队则是在平安公社都出了名的穷。

到了七十年代还饿死了不少人,更早的□□六十年代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虽然条件穷,但第三生产大队的队员们却都性格淳朴。

同个大队七拐八拐的都是一个老祖宗,因此都十分的团结,力往一处使,肯吃苦,能干活。

这两年年成好了,前段时间又取消了集体劳作,各家各户分了地,情况倒是渐渐的好上了许多。

至少不少家庭都能三餐吃饱,还能积攒点钱粮下来,明老二家就是其中之一。

要说十年前,明老二家是真穷,静穷精穷的那种,底下一连串的小孩,一溜得喂饱的嘴巴。

也是运道不好,明老二的媳妇徐枝生小女儿的时候大出血,被生产队的驴车送去了县城的医院,几乎掏空了家里全部的积蓄才保住了一条命。

身体却也就此垮了,干不了重活,一吹风就容易感冒,家里药味不断,得好吃好喝地养着。

可她家哪里有这个条件?

算来算去,整劳动力就明老二一个,家里除了妻子徐枝还有六个小孩。

最大的那个才刚过十二岁,是个半大小子,一天顶了天能拿到六-七个工分,那还是从早到晚拼了命的干。

底下老二和老三都是姑娘,一个十岁,一个才刚八岁,家里家外的活倒是能一把抓,成天的帮生产队打猪草,手都磨破了皮,却也凑不得三四个工分。

老四和老五一对六岁的龙凤胎,平日里都是跟着两个姐姐,还得学着照顾床上的妈妈和刚满月的小妹妹,已经是非常懂事了。

徐枝身体不好,没什么奶水,小女儿只能一天三顿喝稀薄的米汤,清得能照得见人影,瘦巴巴的就脑袋大。

其他人吃的都是咯嗓子的粗粮饼子,掺着山上挖来的野菜,黑绿黑绿的和石头一样硬。

哪怕这样也吃不饱,还是在明爷爷、明奶奶还有几个兄弟的贴补下,才艰难地一天天熬日子。

但那年代谁家都不宽裕,明老大家也有儿女要养,要不是后来……

说不定明老二家还真不一定能熬得过去,至少得饿死好几个。

“上面一再强调,我们要鼓足干劲搞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