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一更)(第2/3页)

苏建义听得是目瞪口呆。

难不成他儿子是个神童?

不会吧……这要是被家里人知道了,岂不是立马将他放弃,直接供儿子考功名了。

心里有了压力,苏建义都想着自己是不是真要努力努力?要不然以后过好日子的就不是自己了。

想想以后他得干累活供着儿子,心里就好慌。

苏霖念得通顺,只是稍稍有些太绕的地方会停顿一下。

这种书背着很难,但念还是挺简单。

有些字和简体字也相像,再加上苏建义念过之后,他也能认出来。

将这些繁体字记在心里,苏霖就算没有走仕途的心,但也不想当一个文盲。

他抬头问道:“爹,这些话念起来都好绕口,你居然会背,这也太厉害了吧?”

从儿子话里听出崇拜的味道,苏建义高兴吗?

他一点都不觉得高兴,甚至有些害怕。

因为他根本不会背,要是会背,也不至于每回考核都垫底了。

但是这话能说吗?

自然不能!

苏建义干巴巴笑着,“还行,还行。”

苏霖带着期待,“那爹背背,我听听?”

“……”苏建义笑不出来了。

正当他难得不知所措时,苏霖像是想起了什么,“差点忘记要去挑水,爹先看着,我等会再来听你背书。”

等人一走。

苏建义哪里还顾得上休息,翻着就开始认真记着,争取在臭小子回来之前给记下来。

这会的他,根本没发现自己看书比原先更认真了些。

苏建义本来就不是一个笨人,甚至比起一般书生还更聪明、更加有悟性,不然当初教他的夫子也不会常常在苏家人面前夸赞。

只要他肯认真,就一定有成果。

一个时辰后,苏霖再次走进书房,这个时候的苏建义挺直背脊,显得格外自信,不等苏霖开口,他先指了指书本,“坐下吧,爹背诵给你听。”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郎朗的读书声从书房传了出去。

苏家人听不懂苏建义读的是什么意思,也知道他们在灶房这边干活惊不到后屋去,却全都下意识的放轻动作。

“小弟最近挺用功呢。”苏二伯母轻声。

“或许这次真能行。”苏大伯母跟着说。

不过,比起奢望小叔子考上功名,她还不如期望下能继续挣钱。

十天不到的功夫就能进账一两多银子,算下来一个月就能有三两呢,这要是放在以前,他们一大家子大半年都挣不来这么多银钱。

想想就更有动力了。

这么挣下去,小叔子就算要继续上书塾她心里都不会有埋怨,说不准家里银钱多了些后,她家小子也能去识些字。

她倒没想过自家小子能考功名,但只要会识字,以后就能去镇上当伙计,不用像他爹一样,除了伺候田地之外,只能去当苦工,累死累活最后也挣不了多少银钱。

苏大伯母看着一旁的弟妹,她小声问道:“要是爹娘没意见,你有没有想过把霖哥儿送进……算了,跟你说这些作甚。”

看着弟妹满眼都是吃食,看着杨梅糕恨不得直接塞进嘴里,立马就没了打探消息的心思。

她算是看透了贾氏,满脑子想得都是吃,哪里会在乎自己儿子。

当初也不知道爹娘怎么就看上了她,硬是给家里的读书人娶了这样的媳妇回来。

“大嫂,你说娘心里有数吗?”贾氏凑过去,跟她咬着耳朵。

“有数?”苏大伯母一怔。

难不成爹娘也有这个意思?

“要是没数,我偷偷尝一枚她应该不知道吧?”贾氏说着,就忍不住舔了舔唇。

“……”苏大伯母白了她一眼。

就不该对她报以希望,“你要是有胆子,那就试试。”

贾氏没胆子。

现在虽然吃不着,但能闻着些香,真要偷吃被赶出去,连香味都闻不到了。

为了继续待在灶房,贾氏表现的最努力,什么活都抢着做,累得满头大汗都没停下来。

更是在两个妯娌的争抢下,将刷蒸笼的活给抢了过来。

刷蒸笼得去溪边,每个缝隙都得擦得干干净净,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活。

但是!

蒸笼缝隙中还沾着一些糕点碎末,刮出来也能尝尝味呢。

贾氏吃得高兴,忍不住摇头晃脑起来。

这时,正好看到一旁的树下有个小姑娘。

小小一个,蹲在那里也不知道做什么,贾氏看了一眼也就没搭理,结果没一会小姑娘走了过来,带着怯意道:“婶婶。”

贾氏回头,“你是谁家孩子?可不能一个人来溪边,万一掉下去怎么办?”

来得是祝思,殷欢去镇上做生意后,家里就没人管她。

陈寡妇倒是留在家里,但她根本没心思搭理两个小崽子,正想着法子和苏顺好好接触接触。

一个人待在屋里的时间太长,祝思就忍不住跑了出来。

来到台民村这么长时间,她都没怎么出门。

祝思年纪小,但多少也懂得一些事,想打听打听为什么娘那么不喜欢她。

这一走,就走到溪边。

又忘记回去的路,差点蹲在树下哭了起来。

好在,遇到了人。

听到这位婶婶的叮嘱,害怕的情绪少了些,祝思细声道:“我是殷欢的妹妹。”

“殷欢?她家什么时候多了个妹妹?”贾氏没怎么在意别人家的事,要是换个其他乡亲,说不准都没什么印象。

但是殷欢她知道,要不是有殷欢在,毕巧都不知道做糕点能挣钱呢。

这么说起来,她还挺感谢殷欢。

“她没有妹妹吗?”祝思急了。

姐姐怎么会没有妹妹?她不该是殷家丢失的孩子吗?

是不是真弄错了?

如果弄错了,那她是不是可以回到周家 ?

在周家的日子确实没有在殷家好。

才回到村子,姐姐就给她准备了好多好多物什,就连身上穿得衣服都是崭新的料子,每天的吃食也十分丰盛。

可她真的感觉不到一点家人的关爱。

甚至还有些害怕。

她原先就被卖过一次,清晰记得卖掉她的那些人的眼神,这几天,偶尔间看到姐姐盯着她,眼神和那些人一致。

就感觉,姐姐不是在打量一个人,而是在看一件货品。

“婶婶,这里离南林城远吗?”祝思有些着急,如果她不是殷家的女儿,她一定要回去。

“南林城?很远吧,我一辈子都没出去过呢。”贾氏说着,她吧唧着嘴问道:“你从南林城来?那里有什么好吃的吗?”

祝思从袖兜里掏出一块糕点,“婶婶,糕点给你吃,你能带我去南林城吗?”

贾氏挺馋这块糕点。

要是换个稍大的孩子,她说不准就当骗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