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2/3页)

不是没有赈灾的粮食。

可上上下下的官员又有几个好的,在吏治腐败的王朝,基本上是没有青天大老

爷生存的空间。

所以,真正知道到百姓手里的粮食有多少的底层官员压根就不在意百姓的死活,而有些权利的大官们还以为正在粮足够了,毕竟之前还有一出为了冲脸面,而营造出来的繁华假象,没有迷惑到他们这些做飞行船的人,倒是西梁上层的人一个个竟然觉得百姓们活得还不错。

怎么说呢?

就挺搞笑的。

不管他们是真傻还是装傻,但他们的行为无疑是加快了沈娴语的计划。

西梁皇帝在查内奸,也在派口才好的官员去安抚百姓。

朝廷上上下下感觉从来就没有这么忙碌过。

至于效果如何?

不知道,反正忙就对了。

然后,有一个晚上过去了,梁都什么动静都没有,朝廷上上下下都松了一口气。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活不下去已经离乡背井的难民们,别说没钱买粮种,就是手中的粮食也撑不到他们走回家乡的那条路,这天晚上,又有老人饿死了。

他的家人眼泪都流不出来。

只是眼睁睁地看着远处高大的城墙,眼里带着期盼地等着开城门,哪怕这些日子领到的粥一粒米都没有,他们依旧在坚持着。

就在这个时候,熟悉的纸飘了下来。

有人眼里闪过一丝亮光。

上面的意思很明显,这里的人罪大恶极,神仙不会在庇佑他们,除非所有人都改过自新,弃恶从善。

那怎么可能。

好在后面还有一段话。

神仙怀着一颗慈悲之心,终究不忍无辜之人惨死,因此,给了一条活路,下面是一张十分明显的地图,在标记着有碗的地方埋着粮食,他们可以自己去寻找,有人从出发点一路向东看到终点,东梁边境出现。

所以。

神仙给他们指的路是去东梁吗?

若是那些得了粮种,又有粮食的百姓,哪怕是勒紧裤腰带,但总算能活下去的百姓,可能会犹豫,可是他们。

看看怀里的孩子,身边的父母,妻子以及远处紧闭的大门。

“走!”

先去找粮食。

可能是因为上面用鲜红的字写着神仙喜欢善良的人,因此,难民们相互扶持,互相帮助,怀着一颗忐忑的心一路咬牙坚持,走到了第一个埋着粮食的地方,还有力气的人挖开一看,瞪大了眼睛,然后眼泪噗噗地往下流,粮食,真的有粮食。

有人伸手就准备去拿,却被一个看起来读过书的年轻人阻止了。

只见年轻人慢条斯理地整理了一下衣袖,这才跪在地上,磕头,“老天保佑,感谢上苍!”

其他人明白过来,十分虔诚地磕头。

那些粮食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好在上面有怎么食用的方法,难民们也不挑,选择最简单的,煮着吃,等到粮食进嘴后,好些人都哭了。

为他们自己可以活下去,也为没有坚持下来的亲人。

悲伤和开心交织在一起,眼泪打湿了他们脏兮兮的脸。

这样的情况,在西梁难民聚集的地方都在发生。

吃饱后,精神也就好了许多。

剩下的粮食没有多少,没关系,还能去下一个地方拿,只是,脑子开始思考真的要去东梁吗?

这个时候,难民们都看着主心骨,识字有见识的人。

“我不管你们怎么想,反正我是要去的。”

读书人笑着说道:“就算是背了个不忠的骂名又如何,其实若只是我一个人,无所谓,饿死了就饿死了,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我的子子孙孙都过我的日子,东梁那边有多好,我估计你们也听说过了,我一个人背了骂名,若是能让我的子子孙孙过上东

梁人的生活,我就觉得值得。”

说到这里,书生从怀里拿出一个画本和报纸。

那是关于东梁老人的那一期。

“你们也看看吧,东梁不仅仅孩子过得好,老人的生活也是我们想都不敢想象的。”

一个个的瞪大眼睛看着。

富人家的他们其实不怎么关注,可好些人脸一看就和他们以前熟悉的老人差不多,他们一个个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再想想他们的父母,为了他们能够活着,硬是将粮食留给他们,把自己饿死了。

“我们是人吗?这是人过的日子吗?”

书生问。

老百姓摇头。

然后书生又开始念起了报纸上关于村中老人的生活,和他们很贴近,却又比他们幸福千万倍。

没有难民再犹豫了。

就像是书生所说的那样,哪怕是死后被祖宗骂他们也忍了。

更别说书生说,以大梁和东梁的对比,他觉得迟早大梁都要亡国,就现在这样的情况,东梁人打过来,他们大梁根本就没有赢的胜算,为什么没有打,不过是顾及到他们这些无辜百姓的性命。

“你们想一想,对敌国百姓都这么仁慈,对东梁的百姓岂不是更好。”

百姓们点头。

“再说,我们快饿死的时候,救我们的是谁?人呐,还是要懂得感恩的。”书生开口说道。

对。

就是这个道理。

“迟早都是要成为东梁的百姓,与其让下一代背着罪名,不如由我们承受了,孩子们只用享福就好。”

嗯。

不错。

在读书人一句又一句下,百姓们心里那一丁点的负担都没有,事实上,即便书生不这么说,他们也会去的,于他们来说,只想要好好地活着。

难民们走了。

负责此时的官员们松了一口气。

然后就开始上折子,他们州府已经没有难民。

朝廷收到后,皇帝觉得总算是有意见好事情了。

而他们一直提防着的东梁那一群小兔崽子也好些天没有了动静,估计已经回东梁了吧。

真好!

朝廷上上下下感觉空气都新鲜了不少。

唯有李绍靖有些担心,不说沈二又多厉害,就单单是沈沐轩也不能小瞧,他总觉得这样的虎头蛇尾不是他们的做事风格。

而被他惦记的沈娴语等人,早早地就回了大梁,回了梁都,重新调整了计划,又和家里的人腻歪了好几天,这才又回到了大梁的边境,飞行船卡在了边境的那条线上,对面的西梁军队防备地看着,然而,他们发现,那一群年轻人什么都不做,每天吃吃喝喝喝,唱歌跳舞,吟诗作对,玩得很是开心,完全不知道他们搞什么花样的守将只觉得他们都有病。

直到第三天,第一批拿着地图,距离最近的难民走过来。

守将:“???”。

怎么回事?

不是说难民已经解决了吗?

怎么跑这里来了。

“干什么的!”

看到拿着武器的士兵,难民们有些害怕,好在一路团结而来,已经奠定了读书人的领导地位,这个时候就轮到他出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