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3/4页)

其实哪怕最后展出来纪阮绣的真不如姓林的,他们也能闭眼夸,谁让这是他们顾家的地盘呢,只有脑子不清醒的人才会选在这里闹事。

顾修义听够了奉承的话,抬抬手:“大家稍安勿躁。”

纪阮的作品是他每天把纪阮抱在怀里,看着人一点一点绣出来的,有什么水平他再清楚不过,林清那点花里胡哨的功夫,放到纪阮面前连一根手指头都赶不上。

他们倒真不是不好意思拿出手,也不是刻意卖关子给宾客们看。

只是因为——宋岭脚程有点慢。

一幅将近半米宽的画框他们当然不可能随时拿在手里,就等宴会开始后让宋岭拿过来,谁知道宋岭慢了几分钟,又正赶上有人上蹿下跳搞事情,才拖成了这个局面。

以至于两分钟后宋岭提着画框赶来时,受到了全场的注目礼。

老板办宴会,最忙的就是打工人,他得帮顾修义盯着手里这宝贝,又要调查林清怎么进来的,全程没腾出空看直播,自然也不知道华丽的宴会厅里正唱着好大一出戏。

于是乎,被追光灯照耀的宋特助,瞬间有些受宠若惊,不太自在地理理领结,在一众目光中找准摄像机,抬手灿烂一笑,露出八颗洁白的大牙。

纪阮:“……”

顾修义:“…………”

全体嘉宾:这人在干嘛?

这也能当上第一特助?那我他妈也可以。

李绥安扶额:“太傻逼了,我怎么会认识怎么傻的人,怪不得他天天在我这儿上课也找不到女朋友。”

黎媛哭笑不得,捅了捅男朋友的手肘:“行了,有你这么说自己人的吗?”

幸好宋岭还算有些专业素养,没被突然的关注太过于冲昏头脑,一感受到氛围不太对就立刻收起了笑,上前将画框递给纪阮,又俯身到顾修义耳边:

“林清是跟顾俢礼进来的,只不过当时用的化名,所以没被注意到。”

顾修义点了点头,掩唇交代了几句,而后挥手让他去忙。

心心念念的画框终于到场,众人纷纷伸长脖子去看,宴会导播很有眼力见地将镜头对准纪阮的手。

那幅近半米宽的画框笼罩在一层半透明的防尘布下,若隐若现,更勾得众人想窥见其中风光。

纪阮神情始终平静,朝白粤扬了扬手:“白先生,你定的礼物到了,要现在验货吗?”

台下的质疑越来越大,白粤早就迫不及待想让纪阮丢脸,让他也尝尝被人七嘴八舌取笑的滋味。

“好啊,”他二话不说从纪阮手里抢过画框,掀开防尘布:“我也很想看看我定的作——”

话音戛然而止。

宾客们争先恐后望向屏幕,想看看那到底一幅更加精致华美的艺术品,亦或只是普通平平无奇的刺绣。

但同时,大家都顿住了,现场一时寂静无声。

屏幕里的作品和所有人想象中的都不一样,既不华美也不普通。

非常简洁,映着龙底暗纹的玄色绸缎上,只用金线绣了一个大大的“夀”字,除此之外再无别的装饰,没有花团锦簇也没有飞龙盘旋,却在灯光下闪着细腻华贵的光。

针脚细密到几乎要被肉眼忽视,远远望去,像用鎏金的墨水书写上的大字,甚至像还未干透,流光溢彩盈盈欲滴。

人们只见过书法力透纸背,被不知道原来最顶尖的刺绣也入木三分,好像那些金线不是被绣上去的,而是扎根在绸缎里,积蓄百年的力量生根发芽,最后长出世所罕见的参天松柏。

熟悉刺绣的林清第一个变了脸色。

宾客们不懂汉绣,却不约而同地从心底里溢出惊叹。

“……卧槽?”

“原来这才是汉绣……我们的文化遗产啊……”

“当礼物太亏了,拿出去拍卖得天价吧……”

“这字儿可太好了,是自己写的吧?这年头做刺绣也得懂书法了吗?”

“岂止是懂啊,这功力没个十几年练不出来,有几个人拿笔能写到这种水平?更别提人家是用针刺的!”

“……沃日……”

“那谁还用绣了三个月来瞧不起人家一个月的呢,尴不尴尬啊……”

顾俢礼缩在人群里听到这句话,脸又辣又疼,庆幸自己早点溜了,不然现在尴尬的就是他。

为了看清楚,林清也来到白粤身边,此刻和白粤面面相觑。

他脸色很难看,即便极力控制,也难以制止面部肌肉的轻微颤抖。

两幅作品被放在一起,齐刷刷出现在大屏幕上,相比之下,林清的龙飞凤舞花团锦簇就显得过于俗不可耐。

他拳头紧紧握着,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你确实进步很多。”

纪阮微笑:“谢谢。”

白粤脸上风云变幻,最终屈服在周围快要将人淹没的称赞里,挤出抹笑:“小阮你真厉害,一个月不到竟然能交出这么精致的作品。”

林清在后面垂着头晦暗不明地沉默半晌,而后挺着脊背上前:“就是说啊,针脚这么密的作品一般两个绣工绣三个月都不一定能完成,你竟然一个月就做好了,确实很厉害。”

他似乎变换了套路,开始顺应大流夸了起来:“跟上次见你的时候比起来,简直像换了个人,进步大到我都认不出来了,不愧是被程老师指点过的学生。”

他这段话好像在夸奖,却莫名让人听了不太舒服,纪阮虚虚托着腮,似笑非笑:“没那么夸张,原本也不是什么复杂的工艺,一个人当然可以完成。”

黎媛听得捂嘴笑起来:“太搞笑了,有的觉得俩人三个月都做不完,有的却觉得一人一个月绰绰有余,降维式的天赋打击啊,哈哈哈哈——”

她笑了一会儿,后知后觉感到不对:“等等,他是不是在内涵纪阮不是自己做的啊?”

李绥安白她一眼:“你才反应过来?”

宾客里也有人因为那句内涵开始乱猜,都觉得精致到那种程度的刺绣,一个月的工期似乎确实有点短,但大家毕竟不是行家,也不敢随意下定论,只好小声交头接耳。

黎媛一听又来气了:“真是脑子有病吧,别人说什么你们都信?睁大眼睛看看,那是字!不是随便什么花花草草,看书都得认笔迹了,人家还是绣出来的,那种水平的书法是谁都写得出来的吗?”

“就算有,两个人怎么可能绣出一样的字?”

吃瓜看热闹的观众们不懂刺绣,但到底都是有身家有底气的人物,提到书法人人都能说上两句,不乏还有行家出来发表意见。

“确实,有道理啊,要是几个人一起绣同一个字总归会有点别扭吧……”

“而且这字确实挺有个人特色的。”

“字体潇洒,笔力虬劲大气磅礴,整体却又流畅娴雅一气呵成,确实只能出自同一个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