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2/2页)

这儿像是有钱人待的地方吗?西方有钱人可能喜欢住乡下。但是华国人越有钱越往城里挤。会不会是她上回坑了爸爸,她爸打击报复?上辈子他们家孩子多,她上头有三个姐姐,她爸就动了把她过继出去的心思。可惜她那时已经记事,人家不肯要。

苏爱国推了推眼镜,被女儿的话逗笑了,“卖你?你个小丫头嘴巴那么馋,天天都要吃好的,谁家会要你。”

这亲昵的口吻一看就不是要卖她,苏以沫舒了一口气,嘴上不饶人,“你把我卖了,不就省下吃喝的钱了吗?”

苏爱国拍了下她的后背,“行啦。别贫嘴了。这地方快要拆迁了。你别看人家房子破旧,等拆了迁,家家户户都是百万富翁。”

苏以沫眼睛一亮,百万富翁?这时候的百万相当于后世的上千万。因为这些拆迁户多数分的都是房子。十几年后,房价至少能翻十倍。她怎么就忘了这些人呢。

这些人以前都是种地为生的农民,辛苦一辈子,也穷了一辈子,暴富之后就开始报复性消费。从前不舍得买的,通通买。不舍得吃的,吃个够。

她的气球不当吃不当喝,家庭条件差一些的人家舍不得买,但是这些有钱人可不一样啊。

发财了!发财了!苏以沫激动得不成,一颗心砰砰跳,迈开步子大步往里走,一边走还一边回头催促爸爸快点。

苏爱国哭笑不得,这孩子怎么风风火火的。

没走几步,就到了一个空处,有点类似于打谷场,不过这会儿不是抢收季,所以场上有许多商贩正在吆喝。

“电器!国外进口!大爷,来一台啊。”

“冰箱,空调,洗衣机……”

除了电器,还有美女站在一个台子上抱着吉他唱着卡拉OK,许多年轻人跟着一块嘶吼,台下的大爷大娘老脸又黑又红,朴实的打扮却藏不住他们的热情,相当捧场,不间断地鼓着掌,时不时发出几声叫好声。

还有卖烟酒、吃食的摊子。每位摊主都在大力吆喝。

苏以沫还没来得及看完,就有个孩子扯着妈妈的衣摆指着苏以沫手里的气球,蹦蹦跳跳想要伸手够,“妈妈,我要气球!”

那妈妈也大气,连价也不问,每样都来一个。

这算是苏以沫见过最豪气的买家。三个不同款气球要八块钱,她眼皮眨都没眨一下,掏钱付账。

这个孩子买完气球就跑去找小伙伴炫耀,没过多久,许多小孩子跑了过来,将苏以沫围得严严实实。他们有的带着父母,有的独自跑过来,但兜里的钱丝毫不少。

大多数都是买三个,只有小部分买一两个。

四十个气球,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全部卖完。

苏以沫卖完后,舍不得离开,因为她爸之前信誓旦旦保证这地方有钱,所以她把材料也带过来了。

有的孩子没买到,她就让对方等,她现拧一个给对方。

孩子们觉得新奇,不错眼盯着她的手。

她动作飞快,手指翻飞间一个气球就拧出轮廓。

苏爱国在边上帮忙打气。两人配合默契,一个葫芦娃三分钟就能拧好。黑猫警长也差不多。帽子要慢一些,大概要五分钟。

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发出惊呼声,半点不觉得枯燥。

拿到成品后,迈着小短腿找人炫耀。

到了晚上,天渐渐黯淡下去,各家点起了灯火。卖电器的小伙子已经开车离开了,卖吃食和唱卡拉OK的还没有走,他们自带灯光,点起来后,就像一个小型夜市。

苏以沫把LED灯点亮,原先色彩缤纷的气球好像璀璨夺目的星辰,发出耀眼的光芒。引来小朋友们阵阵欢呼,甚至有童心的少女们也跑过来购买。

一直到晚上九点,苏以沫才终于收摊。

有个孩子排了一个小时的队,轮到他时气球卖光了,他躺在地上撒泼打滚。这孩子一看就是全家宠着的主儿,父母一直哄着,说尽好话,许了各种好处,他就是不走。直到苏以沫保证明天还会过来,小孩这才从地上爬起来,跟父母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