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这一定是假的霍风冽(第2/3页)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嘛,这不,还跟皇上结下了生死相随,肝胆相照的君臣情谊。”贺阑调拍着霍风冽肩膀笑道,随即又冲着柳枕清挑眉,“要不然,谁敢窝藏嫌犯呢。”

柳枕清尴尬的赔笑,的确也是考虑到了他们之间的情谊,所以在霍风冽要带他回将军府的时候,他没有坚定拒绝。因为他知道,这点小事儿对霍风冽没有任何影响,毕竟元珏也是他教出来的。

“其实说起来长公主也是一个可怜人。”白溯叹了一口气。

贺阑立马惊道:“御舟,你这同情心有点泛滥啦。”

白溯摇头道:“当初西恒国那个权势滔天的王爷根本不想娶她,走的时候都没有带长公主,是先皇派人送过去的。一国公主如此待遇,并非幸事。”

此话一出,贺阑立马八卦道:“对对对,我还听说当年那人想娶的其实是……”

话还没说完,突然一手糕点戳他喉咙里,差点没给他噎死,正要瞪罪魁祸首秦予,结果抬头一看贺阑就意识到了不对,空气仿佛凝滞一般,霍风冽的脸都要结冰了,顿时战术性咳嗽,住了嘴。

柳枕清自然知道他想说的是自己,有些尴尬的继续喝茶,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当年老皇帝差点一时糊涂应下,若不是先太子护着他,估计他现在就在西恒国了。

柳枕清想到这里,突然眼神闪了闪,愣了一下,似乎有什么东西要从脑海中冒出来,但是又被自己强行压下去了。

脑海中瞬间冒出了好笑的回忆代替一切异样。

却不知道他无意识抬手摸向后背的动作虽然一闪而过却被一直注意他的霍风冽捕捉,那一瞬间,霍风冽眼底浮现暗红,脚下也传来细微的咔嚓一声,但是只有秦予和贺阑两个练武的听见,他们知道,那必然是地砖碎裂了。

贺阑以为是自己的锅,一脸歉然赔笑,秦予用眼神鄙夷他的作死,正要帮忙转移话题,去见霍风冽神情微变,而他看着的方向却是柳枕清,再看柳枕清嘴角微勾,似乎想起什么有趣的回忆,目光遥遥看向一个方向。

霍风冽不用看也知道那是哥哥的院子,那时候他们三个常常聚在一起喝酒聊天,而年幼的他就是跟屁虫,跟着三人转。

那一夜,他记得很清楚……

那时候他们就坐在院子中,听着柳枕清哈哈笑道:“听说过古代美人是多功能战略资源,没想到美男子也是,都怪我生的太美丽,若是美貌有罪,那我一定是株连九族的。”

“是是是,就你美!你文能改善西恒王室下一代,哦,你生不出,武能颠覆敌国政权。”黎星若道。

柳枕清却放肆挑衅“这我可以试试,本着资源效率最大化原则,我应该被送过去和亲。然后我就可以持美行凶。嫉妒不?”

黎星若一把扯过柳枕清的脸颊,“嫉妒?看看之后长公主找不找你麻烦。让你在敌国王爷面前臭显摆。”

“我那是为大周争脸面,谁让其他人不行。老大救我!”柳枕清伸手拉霍飞寒,但是霍飞寒另一只手却被黎星若拉着,又是一局左右为难。

柳枕清只能求助小的,“二狗,快来帮帮你溪亭哥哥。”

霍风冽不知道当时自己的脸色有难看,只知道他们看着他突然不闹了,只是说是不是这破事惊吓到他了。

对,他是被惊吓到了,因为他好像听到自己脑海中不断的喊着:不行!绝对不行!溪亭哥哥不能去和亲,不能跟别的男人成亲,不能!

……

霍风冽的气息还是有点不稳,浓浓的杀气在内心沸腾,但是因为身边人,他压制了自己的情绪。

氛围沉了一会儿,秦予就开口转移话题道:“没了长公主的庇护,荣家和姜家罪名已定,这件事情算是完结了一半。还有南方同期举办的科举没有调查完。”

说到这里,白溯有些怅然,因为他的兄长就曾在那边任职,“南边举办科举的地方太远了,一来一回加上调查,至少一个月起步。要是等调查完,那柳兄恐怕还有的等。”

柳枕清也很郁闷,他的退休计划啊!

“不怕等,就怕真有犯错,那可真是倒霉了。”

“会不会成立专门的调查组下去调查。”秦予皱眉看向霍风冽问道:“皇上有提吗?”

霍风冽道:“暂且不知。”

“一定会,战渊,若是皇上问你人选,你就提我,看我不把这些害国蛀虫一网打尽。”贺阑眯着眼痞笑一声。“他们贪了多少,我让他们连本带利的吐出来。”

“连这种钱都敢贪,的确罪不容诛。”白溯作为读书人最痛斥这样的行为,哪怕好脾气说道这里也面露杀气,最后忍不住喃喃道:“我哥说过科举很重要,这还是当年的柳枕清让他监管科举的时候,叮嘱他的,连大奸臣都……”

白溯突然一顿,意识到自己也跟贺阑一样口无遮拦了,今天是犯了什么病,大家一起找不痛快吗?

贺阑也在一旁无辜的看着白溯,没办法,当年的事情几乎都会牵扯到「柳枕清」,他们想避开都不行啊。他们倒是没啥,霍风冽的不快也习惯了,就是对在场的柳家人有点不好意思。

白溯正歉意看向柳枕清,就见他笑了笑。“这算是夸他了吧。”

而霍风冽只是微微蹙眉,并未像刚刚那样,让人无法继续话题,只是没人看见他的余光一直注意着柳枕清。

“传闻中的柳相爷还有这么正直的时候?”见这话题不踩雷,贺阑不由好奇起来,毕竟他那时还不在朝廷,所以知道的不多,都是后续听到的种种传闻。

“他的确重视。”秦予点头认证,他以前就在宫内伺候,自然知道一些。

柳枕清笑了笑,他当然重视,毕竟这些都是跟着他们追随的英主景阳太子学的。

……

景阳太子,当今皇上的父亲,当年声望极高,一次科举的凑热闹行为,让尚且年少的他们结识了微服的太子。

那时候南北还没有分开考试,所以每次科举,都有大量的考生涌入京城,老皇帝当时就挺不像样的,不太得学子的心,学子们聚在一起就忍不住互相比较,高谈阔论,一不小心就会触犯禁忌,闹出不雅传闻,所以后来才会分南北,而且还严控考试时间内的纪律,也会全城戒严,进出都不方便。

第一次遇见太子时,他们三人和太子都在酒楼看热闹,那时学子颇多聚在一起,有嘴里吟诗作对的,有辩驳古今的,有南北互相地域歧视的。一不小心文斗变武斗,当时就有一个满嘴狗屁道理,愤世嫉俗的学子,好像天下就他最聪明,其他人包括皇帝老儿都是傻子看不透,还频频夸西恒的变革如何如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