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2/3页)

想必,上天让他重生,也不过是为了给这戏剧化的故事增添一抹波折吧。“即便哥哥重生了,但是依旧比不过纯善的弟弟”,呵,多么可笑啊……

兰书呆呆地看着木椅上的主子。

从天光到日暮,又至深夜。公子他,一直都是这个姿势。唇角的笑容仿佛被人粘上去一般,久久都不曾落下。

笑容不再象征愉悦,兰书未曾读过诗书,此刻他却知晓。公子他,很难受。

他无计可施,最终只是坐到地上,默默陪在了公子身边。

……

苏墨墨突然发现,其实被赐婚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起码现在,那些送上门的邀请函,再也没有那种名为赏花宴,实则为相亲宴的了。

虽然这样想不好,但她真的觉得,这司颜公子当了一回挡箭牌。倘若有机会,苏墨墨必会说上几句感激之词。

而现在,借着殿试之机,苏墨墨拒绝了所有的邀约。只那司家倒是颇为识趣,许是担心打扰她,倒也不曾邀她出来和那未来正君一聚。当然,还有个可能便是对方也不满意这门婚事。不过于苏墨墨而言,这都无需在意。

只是不知西府城的穆家父子知晓这消息会如何,苏墨墨有些不确定起来。不过古代交通并不便利,一时半会儿这赐婚之事也无法传出皇城。

只是这些日子,苏墨墨察觉月竹有些奇怪。月竹看似冷淡,熟悉后便也是个很喜欢笑的姑娘,但现在,苏墨墨却见到了好几次她愁眉苦脸的模样。又一次见到后,苏墨墨便放下手中书籍,缓声道:“月竹,你遇见什么麻烦了么?”

站在屋檐下发呆的月竹一怔,随即迷惑道:“麻烦?我不曾有麻烦啊苏会元。”

苏墨墨看了眼女子微抿的唇,随后移开视线,淡淡道:“嗯。”既然不愿说,她便也无需再问。

见女子重新读书,月竹这才松了口气,但心中的焦急却未曾减少半分。怎么办,主子让自己照顾苏会元,结果苏会元居然被赐婚了。虽然此事非她之过,但月竹却开始犹豫,是否要将这条消息传给公子。

公子最近正忙,对这苏会元的态度更是非比寻常。倘若告知他,那么他绝对会赶来皇城,届时,大业何在?

月竹犹豫着,最终,脑海里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是让她将此事隐瞒了下去。先有国,后有家。那么,公子也应当为大业献身。儿女情长,只是大业路上的绊脚石罢了。更何况,月竹脑海里还有一个想法。

依着公子的身份,和这苏会元,恐怕也很难有未来吧。且不论地域家国,就连身体构造,二人都是不同的。于苏会元而言,嫁给公子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既然如此,那便一开始就不要留下念想。月竹坚定地将信纸烧掉,隐瞒下了赐婚一事。

……

转眼便到了四月十五这天,黎明时分,苏墨墨随同其她进士一同来到皇城。先是被女官们一轮轮地搜查,这才进入了保和殿。随后便是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这时,策题总算发了下来。

岚朝的殿试一共有三道题,都与时策有关,针对岚朝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解决之道。这一次的题目便涉及外敌入侵、工部拨款、洪水赈灾三件事。这也都是有来源的,都是近两年岚朝发生的大事,某种程度上,进士们胆子够大,还可以直接在卷子上批判一些朝臣的做法。

这样容易导致极端。要么读卷官惊为天人,感叹此女有勇有谋,名次很高,要么就让人觉得太过狂妄,名次很低。

作为一个高端玩家,苏墨墨自然毫不犹豫选择后一种。毕竟她来自后世,有前瞻性,加上这些年熟读的岚朝地志风俗,自然可以做到去芜存菁。只苏墨墨到达皇城后,并未多加应酬,对主办此事的朝臣一无所知,便未曾批判前人的做法。

因此,她这篇文章看着,想法大胆,笔墨间透露一种睥睨与狂傲,但不曾拉踩其他朝臣,又有了一些谦卑,极为圆滑。读卷人看着都是连连异彩。

殿试只一天,日暮低垂时分,苏墨墨交了卷,和其他人一同出了保和殿。而卷子则经受卷、掌卷、弥封收存。次日,数百份卷子便分别交给了八个读卷官,每份卷子轮流传阅,确保一份卷子有八个评分。

随后,便综合每份卷子上的八个评分,取平均值,分值最高的十份,便交给了女帝,钦定一甲。

交给女帝时,卷子便不曾封名了,因此,女帝一眼便看见了那分值最高的卷子上的名字。

苏墨墨。

当了几十年帝王,已经有些波澜不惊的女帝,此刻心跳都不由微微加速。不知是否因为这相似的名字,她心中竟有了一丝骄傲的情绪。

叹息一声,女帝认真翻阅着十分卷子,打算册封出前三甲。

殿试前一晚,太女府上突然传来消息,说是太女突发高烧,陷入癔症,女帝便匆忙赶了过去。说起来,当初也是为了替她挡下那毒箭,斯萝才会一直带伤,于情于理,女帝都应该去。斯萝受伤颇重,女帝便不曾参加殿试。只那三道题目,却是女帝所出。

此刻,看着这苏墨墨的卷面,女帝首先便被那一笔龙飞凤舞、格外洒脱的字迹吸引。在心中暗叫一声好后,女帝便开始查看她的回答。越看,她的眸子越亮。

这一刻,女帝终于知晓,为何这苏墨墨能够连中三元了。她才华横溢,但却绝不古板,绝不是那死读书这人。或许是出身乡野,她对民情的体察更为深刻,写出来的策论,便也越发言之有物。甚至有些想法,女帝和朝臣都不曾想出来,此刻看着这卷子,她竟是茅塞顿开。

通篇诵读下来,女帝深深呼出了一口气。眼底满是异彩和那惜才之心。

“好一个苏墨墨!此女当为我岚朝之柱!”女帝抚掌长叹。不过18岁,便有如斯惊世才华。

提起狼毫,女帝毫不犹豫地在诏书写道:“一甲头名,苏墨墨。”

……

填榜官很快填榜完毕,四月十七日清晨,苏墨墨便随着其他进士一同来到了太和殿。

今日,此处会举行传胪大典,正式宣布殿试结果。也是她们这些进士第一次面圣。

才进宫,苏墨墨便能察觉到旁边女子的紧张之色。她倒是格外镇定。加上那容貌,就连皇宫内的女官都不免盯着她多看了几眼,感叹此女之姿容,以及处变不惊。

走完一套熟悉的流程后,苏墨墨等人进入了金碧辉煌的太和殿。随后,外面女官通传道:“陛下驾到——”

进士们皆垂下眸子,不敢直视圣颜。只有眼角的余光,可以看见一道穿着明黄色凤袍的身影走上前。

随后,进士们皆恭敬行礼。明明时间很是短暂,但她们却觉得过去了很久。终于,上方传来一道温润威严的声音:“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