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四界十三(第2/3页)

邓大通大儿子道,“爹,这个不得是主家吩咐么?”

邓大通微微一笑,“若是有跟脚的主人家,我们自然听吩咐办事,可咱们卢家刚起步,主人家自己还迷糊呢,得我们主动点。”

“进士老爷没的说,将来做官的,就只大少爷是个平头百姓,不过卢家的产业目前都是大少爷管着,所以得你们自己想好了,愿意跟谁。”

邓大通的二儿子想了想,“大哥跟二少爷吧,我跟大少爷好了,我的性子爹也知道,不比大哥来的活泛,我就只能在内管管事,大哥同人交际比我熟络。”

邓大通点头,“行,只要你们兄弟想好就行,我会去同大少爷说,只你们记好了,认好了主人,就不能朝三暮四,卢家是我们家的恩人!”

两兄弟点头。

卢子钰得知邓大通的两个儿子要分开跟她和卢子琅,她也没排斥,说来,她这里其实更需要人,卢子琅这里的人都是为了将来备下的。

穆婉的重心也在雅颐居那里,工匠村只能略为代管,现在也好了,邓二过去也减轻了她的担子。

这一回是卢子钰带着邓二一家一起去杭州,正好在备些卢子琅成亲需要的东西过来。

邓二也做好了准备,那就是到了杭州肯定要被为难或者是边缘化一段时间,这都是常态,他属于空降,原来的管事肯定不给他好脸。

谁知道他一到,穆婉立马放手,还道,“总算来了个人,要不然我都要一劈两半了,喏,这是我这里急需的产品,你看着安排!”

邓二立马进入工作状态。

卢子钰把匠人交割安顿好,又去雅颐居看了看,账目盘了一下,就去采购卢子琅成亲需要的物什。

还和木匠探讨了一下车辆的改进方法,临走对邓二道,“这里就交给你了,有什么不清楚的去问穆婉,早点担起职责来,我手里人太少了。”

邓二眼睛闪闪发光,“大少爷放心,必然不负所托。”

卢子钰匆匆离开。

邓二对穆婉很客气,这份客气里甚至还带着下人对半个主子的敬畏,穆婉一开始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邓二把她当成是卢子钰的外室了。

反正卢子钰还没成亲,穆婉放在外头替他打理生意也可以。

穆婉差点笑弯了腰,想想也不能不解释,只说了一句,“我女儿在大少爷身边服侍,将来也想做个管事,我比大少爷大了十几岁呢!”

一句话就解释了自己和女儿同卢子钰都不是什么暧昧关系。

邓二闹了个面红耳赤,穆婉看起来可年轻了。

卢子琅比卢子钰闲的多,他等姐姐回来,就把何家给他定的外任地方拿出来和卢子钰商谈。

一共五个地方,卢子钰一见就呵了一声,“这腿粗的!”

没门路的连边都摸不到,有门路的还能挑拣。

不过卢子钰直接排除了三个,“这些都是好地方,我们说好了不去的。”

好地方也意味着竞争激烈,就是到了地方上,卢子琅想要做什么也困难,不过混资历罢了。

剩下两个,一个是辽州一个是昌宁。

卢子钰找舆图看具体方位,他们手里的舆图非常简单,只是大略标了下什么地方在哪里。

卢子钰看了看道,“辽州接近北部边疆,昌宁算是江南过去一些,要论条件,昌宁比辽州要好。按照我们的生活习惯,辽州更适合一些,就是哪里应该很穷。”

卢子琅也看了看,最后道,“选辽州吧。”

卢子钰道,“确定?”

卢子琅点点头,“不要欠何家太多人情。”

世家的人情欠了得还的,哪怕是亲戚也一样。

卢子钰道,“好,你既然决定了,我也告诉你一件事,这只是我猜测,我总觉得当今陛下这位置不太稳当,离远些也好。”

卢子琅一惊,“何出此言?”

卢子钰道,“当今才几岁?六岁还是七岁,还是个娃娃呢,不过占个位置罢了,朝堂上是谢家说了算,还有几个辅政大臣也在同谢家拉锯,何家也是。我不说别的,就京城百姓,贫苦的也多,我虽然不算走南闯北过,也见到了不少各地风物,百姓太穷了。”

卢子钰接着道,“现在这情况据我看就像是那弓弦拉到最大的样子,再过一些就崩断了,西平州那里是严家天下,朝廷都管不到,这要是再来个大一点的天灾,我看朝廷连赈灾也办不到,人祸就别说了,哪里的官不贪?外头匪徒也不少呢,那不是等着乱起来么,我们离远些也好。”

卢子琅沉默了好半响,“我听先生提过,其实这几年各地都有民乱,只没有说出来罢了。”

卢子钰挑眉,“哦,那我这猜想也不算没依据了。”

卢子琅低声,“我不如阿姐良多。”

他接触的是时政,阿姐的心思一大半都在赚钱上,可她却能敏锐发觉这世道要乱,而他,先生提过也没太放在心上,要不是卢子钰和他讲,卢子琅还没反应过来。

卢家把意向中外任的地点告诉了何家,何阁老难得赞叹,“不骄不躁,不错,既然选了辽州,那职位上就给他提一提吧。”

一般进士外任,都是六七品左右官职,何阁老这么一说,卢子琅的职位可能会高一些。

就是何五太太心下不满,太远了,太偏了,太穷了!女儿一嫁就要受苦啊。

何馨反过来安慰母亲,“如此一来他也得到了历练,就是将来回京,那履历也好看,也不是一辈子就在那里了。”

何五太太也没办法,也只能心下不高兴罢了。

很快卢子琅就要娶亲了,卢子钰把这个院子腾出来迎亲用,自己住到另外一个租的院子里去。

卢子琅任已经内定,所以成了亲过了年就要走,也不用折腾产业了。

杭州那边改良好的车都来了几辆,卢子钰都在准备行李了。

成亲当天,卢家并没有多少人,都是卢子琅的同年先生和朋友过来撑场面,何家,卢子钰没去过也没见到。

新娘的嫁妆很多,卢子钰又租了个院子才放下。

第二天两个新人起床,因为没有长辈需要见,可以晚一些起,何馨知道丈夫一路走来是和大伯互相扶持的,于是坚持要给卢子钰见礼,那就见吧,然后三人还一起吃了早饭。

何馨的嬷嬷眼睛都瞪大了,被自家小姐给一个眼神压了下去。

卢家租的院子小的可怜,这么多人挤挤挨挨住在一起,真是分外热闹。

三朝回门后卢子琅对妻子到,“委屈你了,过了年我们就要出发,现在你看看可有需要整理的,就能理起来。”

何馨很柔顺,“夫君请放心,我都会安排好的。”

卢子琅又给了何馨五百两,“这是家用,这一次多些,以后一个月一百两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