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第3/3页)

在李善长等人决定不要脸的时候,南京的气氛更加诡谲。

叶铮拿起了自己跟随常遇春屯田是的老本行,为乐坊和戏坊写了许多新词新戏,一部分夸赞常家父女俩屯田,一部分写忠臣如何被贪官污吏逼死。

之后,叶铮披头散发,穿着旧袍子在南京新建的孔庙前痛哭,说儒家心心念念的井田制,终于能在大明实现,一群读书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要废除井田制。

如果井田制废除了,他就一头撞死在孔庙的柱子上。

叶铮身为副相,居然像个无力老人一样在孔庙前痛哭流涕,闻者无不惊骇。

后他们得知,常葳的舅舅是叶铮的弟子,常将军推行井田制的时候叶铮一直随行,常葳也是叶铮半个弟子后,他们终于明白了原因。

这哪是攻击常葳,这是在攻击井田制啊!

连副相都无可奈何吗?难道朝中要废除井田制?

“我就说常将军之前名声那么好,为什么突然这么多人说她不好。”

“女将军……女将军不还有两个吗?不说陈将军和许将军,只说常将军,这本身就有问题吧?”

“他们骂常将军,其实是骂常元帅,骂屯田元帅和屯田将军吧?”

“戏文里说,常元帅分田的时候,每日都会遇到刺杀。现在没人刺杀,改成骂人了吗?”

“唉,谁家姑娘听得这样的话?”

“就算是……真的又如何?没有常将军,谁保护我们的田?”

“天子脚下,应该没人抢我们的田吧?”

“如果井田制废除了呢?连叶丞相都只能在孔庙前哭!”

“听说,是勋贵想要废除井田制,这样他们才能求得更多的赏田。”

……

“放屁!”赵德胜气得一脚踹翻了桌子,指着杨宪道,“你信不信我砍了你!”

“不信。”杨宪在赵德胜踹桌子的时候,就端着茶道,“反正现在民间就是这么说。”

赵德胜冷静下来。他坐回椅子上道:“国公那么多,为什么你来找我?”

杨宪道:“每个在京中的国公我都会找,不独你。不过我确实将你放在前面,因为两点。”

杨宪竖起一根手指:“第一,他们明面上是骂常葳,实际上是骂马皇后,骂秀英夫人。而当初跟随秀英夫人运粮的人,你夫人表现很出色。特别是在洪都守城的时候,你夫人就宿在城墙上。”

赵德胜脸色黑得更厉害。他咬牙切齿道:“这群人是想把勋贵女眷一网打尽?那他们还污蔑是我们在传流言?!谁会信!”

杨宪道:“他们认为百姓无知。而且,无论是污蔑你们传流言,还是流言传到你们头上,他们都不亏。”

赵德胜用强大的毅力冷静下来,道:“第二点是什么?”

杨宪笑道:“标儿是太子。”

赵德胜:“啊?”

杨宪道:“陈标,朱标,当初和你并肩作战的小军师是太子。”

赵德胜:“……”

赵德胜站起来:“小军师、小军师就是太子!!!”

杨宪点头,抿了一口茶,道:“朱国瑞大明开国功劳第一。”

赵德胜:“……”

赵德胜:“草!主公他至于吗!”

杨宪微笑:“他只是和魏国公开了个玩笑。他和魏国公打赌,魏国公功劳进不了前三。”

赵德胜:“……”

赵德胜再次坐下:“这种事你就别和我说了,我不敢听。”

主公!皇上!你怎么了!这种事能拿来开玩笑吗!

“你说标儿是太子,所以……”赵德胜想了想,道,“他们骂马皇后,是骂标儿亲娘;骂常葳,是骂标儿弟子?”

杨宪摇头:“不止。你是主公老下属,肯定听过一个指腹为婚的传闻。”

赵德胜迟疑道:“你是说,常葳和标儿指腹为婚,是太子妃?那这污言秽语,是针对两代皇后?他们怎么敢?”

杨宪道:“他们为什么不敢?民间关于皇上暴君的传闻还少吗?皇上他们都敢说,皇后有什么不敢说?正因为他们发现无论对皇上说什么皇上都不理睬他们,所以他们才行如此下贱之策。就像他们扳不倒你等勋贵,就将矛头指向你们的夫人一样。”

赵德胜道:“我明白了。我需要做什么帮标儿出气!”

标儿救了他的命,就算标儿不是太子,这事他挺了!

“我希望你能稍稍承担一点风险。”杨宪道,“我会带着我的夫人上街哭诉,我的夫人为平定乱世跟着我走南闯北,天下平定有她一份功劳,为何现在这些读书人要清算她抛头露面的过错?”

“乱世之中,哪个女子不抛头露面?”杨宪冷漠道,“当家破人亡的时候,难道不准女子逃跑,让她们全部去死吗?”

如果他们想骂一个人,那就扩大化,让他们从骂一个人变成骂一群人。

如果他们揪着一个问题不放,那就扩大化,让他们从一个问题发散到一个更普遍的“问题”。

“这是你以后会遇到的事。”标儿曾经如此教导杨宪。

杨宪笑,他会遇到的事,他也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