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第3/3页)

在云贵高原晃悠的陈英,只从中南半岛上方跑了过去,也没把握好距离感。

三人这次真的没有乱来,非常冤枉。

但事已成舟,他们只能赶紧补救,迅速向南京北京送信。

两艘蒸汽船开足了马力,朱元璋和朱标前后脚得到了三人的书信。

朱元璋乐得发癫,暂且不提。

朱标看着哥哥们老老实实阐述了真实情况的书信,呆坐了半晌。

“正哥是不是走到哪,就要把麻烦带到哪?”朱标终于回过神后,自言自语,“他在北京,拖着忠哥去捕鱼儿海,又打了东北,全是无准备的仗。”

“他到了云南,连忠哥和英哥两人都拖不住他,把中南半岛全部打穿了,还是无准备的仗?”

“正哥他是不是有点问题?”

“问题很大好吗!”

朱标终于从椅子上跳起来,像大猩猩一样捏紧拳头曲着手臂跺着脚在地上走来走去。

中南半岛其实在朱标的目标内。

后世许多键盘侠都曾经骂过,永乐年间曾经将中南半岛纳入明朝势力范围,马六甲海峡就在大明海军的控制下。

只是后来人不争气,放弃了中南半岛和海洋。

狗儿弟弟能做到的事,他这个当哥哥的当然也能做到。

但不是现在啊!

现在大明百废俱兴,急需休养生息,到处都在屯田。现在打下了这么大块地,如果要迅速教化,就只能和在云贵时一样,派遣大量移民屯田,并将当地民众分散移民到大明国内。

但现在云南还在教化中,他从哪找那么多移民?

至少要等洪武十五年后,大明洪武元年出生的人成丁后,他才有大量的劳动力啊!

你们怎么都赶在洪武初年开疆扩土?催催催,催命吗!

已经在嘴里的东西,朱标不可能让大明吐出来。

但要消化这些东西,朱标想想就头疼。

如果一个处理不好,可能就会有连绵不绝的战争,极大消耗大明的国力。

到时候这片地就不是大明的福地,而是祸害!

开疆扩土,不是打下来就算胜利。就像是吃东西一样,要能消化才能转化成营养,不然消化不良不仅会生病,甚至还能丧命。

当然,大明还不至于丧命,但处理不好,生病是极有可能的。

“我怎么摊上这么三个……两个不靠谱的哥哥。”朱标最终还是将英哥从不靠谱的哥哥们中去除了,他的英哥其实没跑多远,不算不靠谱。

朱标气得丢掉公务,回到家在床上使劲翻滚。

他的弟弟们回家后在门口脑袋叠脑袋,好奇地偷看大哥烦恼地翻滚。

朱橚:“大哥怎么了?”

朱棣:“听说是堂哥他们来信了?”

朱棡:“绝对是正哥又惹事。”

朱樉:“朱文正又做什么了?”

四人高声哔哔,朱标有气无力地从床上爬起来:“在门口干什么?进来。”

弟弟们鱼贯而入,在床边排成一排。

朱标道:“我要交给你们四人一项艰巨的工作。你们四人替我镇守北京,我要去南洋。”

四人面面相觑。

朱樉道:“我们倒是无所谓……只是大哥你是北直隶知省,你想离开就能离开,知省位置还能为你空着?”

朱标道:“这个你们不用担心,大不了让爹来当北直隶知省。北直隶这个位置非常重要,非我们一家不能守。徐叔叔应该快忙完了,马上就会来北京。你们有徐叔叔帮助,还有陈麟、刘琏、宋璲、朱同辅佐,应该能在我离开后守好北京。”

虽然朱标所说的事匪夷所思,北直隶的知省怎么能想走就走,走了之后北京还是给自家人守。但弟弟们非常信任朱标,哥哥既然都这么说了,那肯定事情就会如此发展。

“南洋事情很麻烦吗?大哥你带我去,我手已经快好了,能保护你。”朱樉道。

朱棡立刻道:“我也能!”

朱樉踢了朱棡伤腿一脚:“你能个屁!”

朱棡气得直磨牙。这个二哥是不是想打架?

“好了,你们留下。你们不在这,我不放心。”朱标道,“你们还要帮衬燕叔叔,我担心你们四个人人手都不够。”

弟弟们神色不由黯然。

大哥一个人就能处理好的事,他们确实四个人加起来都不一定够。

“你们还小,等再历练一下,一定能独自镇守一地。”朱标看出了弟弟们的难过,安慰道,“现在就是你们历练的机会。我离得远,这里的事都要你们自己做主。相信自己。实在拿不准,就你们四人一起商量。”

朱标谆谆教导,四个弟弟忍不住往朱标身边靠,和朱标挤作一团。

朱标哭笑不得。

他怎么觉得自己不是养了四个弟弟,而是养了四只大狗狗,动不动就想贴贴。

不是只有朱棣小名叫狗儿吗?

朱标安抚着自己的四只狗狗弟弟,让他们放心大胆地镇守一方,等他回来。

“大哥,你回来时把正哥也带回来,我要揍他。”朱樉道。

其他弟弟们纷纷附和。

朱标笑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