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青史留名不抢碑文(第3/3页)

他因为敬爱的义父的背刺,遭到了极大的打击。

当年家里闹饥荒,李贞带着李文忠在生死边缘挣扎了许久,才找到了朱元璋,活了下来。

李文忠从小被李贞耳提面命,让他多学习朱元璋。

朱元璋虽然私下很没有架子,但无论大事小事都不愧为李文忠的敬仰对象。李文忠还是第一次在“大事”上遭遇朱元璋的背刺。

义父!舅舅!你都当皇帝了!怎么能骗人!

朱文正骂骂咧咧:“别的皇帝是把将领骗回来杀,我们家的皇帝是把将领骗回来帮他守家,自己好出门。史官呢?!这还不快记下来!让我们这个大明皇帝遗臭万年!”

正式兼任史官的叶琛挑了挑眉头。

记录记录了,已经在记录了。等太子归位,我就把这件事写进《明太祖实录》。

不过这件趣事是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就不好说了。

三位义子有的直接当场骂骂咧咧,有的心里暗骂几句,有的还在那絮絮叨叨“怎么能这样”。朱元璋大概也发现自己做的有点不对,所以过了一月,让常遇春和李善长暂时暂代三人的事,让三人回北平。

李善长早就习惯给朱元璋收拾烂摊子,很麻木地继续帮朱元璋收拾烂摊子。

常遇春不敢置信:“什么?我协助李公处理朝务?我只会打仗,不知道怎么做啊!”

李善长幽幽道:“大明屯田元帅常遇春不知道怎么做文书的事,你说天下人信吗?”

常遇春:“……”

常遇春感到很慌。

常遇春很想给李善长表演一个当场暴走,但李善长资格太老,他不敢。

于是常遇春回到了应天,还得做文官的工作。

他想,还不如回南边。

虽然回南边就得继续屯田,屯田的时候也能找仗打。不像现在,他只能每天坐在案边,看着一堆文书发愁。

常遇春一张硬汉脸硬拗出委屈的表情:“徐达是右丞相,这事该他来做吧?徐达人呢?”

李善长慢悠悠道:“当然偷跑去北平,美其名曰,北平以后是北京,那么南京北京一边得有一个丞相。听听,他找的借口多完美?”

常遇春:“……”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常遇春决定,就算徐达资格也比他老,但下次见到徐达,他一定要和徐达打一架。

你是元帅怎么了?你经常当我主将怎么了?这个气,我忍不了!

我不敢对皇上呛声,我还不敢追着你徐达揍吗!

……

“阿嚏。”徐达揉了揉鼻子,“看来应天念叨我的人很多。”

朱文正、李文忠、陈英三人都颇为无语。

他们上船后,发现船上多了一个人,一问之下,才知道徐达接收义父的命令,要去北平,一同参加统漠镇之战将士们的祭奠仪式。

朱元璋特意找借口拖延仪式,就想着给陈标一个惊喜。

这次仪式,他要变装后带着徐达一起主持,给统漠镇之战一个该有的地位,以皇帝的身份肯定阵亡将士的伟大,圆了陈标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