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这人和我志趣相投(第4/5页)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大概就是小四小五兄弟俩玩乐的方式吧。既然小五很开心,他就不插手了。

陈标将信纸展开,认真看方国珍的献策,和自己搜集的信息做印证。

方国珍的书信很有意思。他为了想朱元璋全面展现自己家人的能耐,让家里每一个人都单独写了献策。

他的几个侄子也不例外。

陈标看完厚厚一叠书信后,从中选出了三个人的献策。

第一个人是方国珍的幼子方行,字明敏。

明敏原来是方行的名字,他原为方国珍二兄方国璋的次子。方国璋死后,因他年幼,方国珍做主将其过继到自己名下抚养,所以他现在是方国珍幼子。

方行的书信字迹很漂亮,文辞很清丽,一看就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同时方行对海外见识很广,看得出他读了很多海外的书籍。他还在信中说,自己精通多门外语。

第二个人是方国珍的长兄方国鑫之子,方明善。

方明善不仅是方国珍侄子,也是方国珍的义子。他是方国珍集团中和朱元璋军队交战最多的将领。

方国珍投降的时候,曾把这个义子的名字点出来,推脱是方明善性格暴躁,不服从朱元璋,自己才多次反复。

不过朱元璋没有杀方明善,方明善也在应天被软禁。

虽然方国珍卖了方明善一手,但这次也给了方明善献策的机会。

方明善的字迹和他暴躁的性格完全不同,非常的中正平和。他所献的策是关于治民安民的经济之策。

方明善认为,琉球和琼州都是对外重要的门户,应当好好经营。他经过多年经营温州的经验,提出了如何基于商业,将当地经济盘活,让当地百姓归心。

陈标听自家爹提过方明善。

方明善虽然打仗不怎么样,但却是方国珍麾下唯一一个懂治民、懂水利的人才,具法度、有善政。

主公麾下很缺懂治民的人才。方明善能看到琉球和琼州的重要性,这战略眼光也不错。

以上两个人都能成为主公急需的文臣人才,陈标决定为他俩写推荐信。

第三个人的献策,陈标很喜欢,但陈标认为他的主公可能不喜欢。

第三个人叫方明谦,方国珍弟弟方国珉的儿子。

这人听说是个存在感挺低的闷葫芦,性格非常好,还没上过战场。

但这人字迹刚正锋利,献的策更是锋芒毕露。

方明谦在信中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隔壁倭岛一岛宵小,倭寇肯定为患,一定要在沿海多修筑工事抵御倭寇”。

方明谦还暗示,给他时间,他要训练一支海军,跑去倭岛端掉倭寇大本营。

陈标合掌。这个我喜欢!

但陈标又知道,目前大明做不到打到倭岛去。

若非必要,若没有足够的好处,大明不应该对外大规模征战。

打战略游戏的时候,陈标会尽可能压榨本地经济,一波推平周围,然后慢慢休养生息,整个国家会逐渐转好。

但在现实中,战死的人是真的,饿死的人是真的,人命不是数字,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是另一个人的父亲、儿子、兄弟。

不提战争巨大的损耗,打完周边之后,能不能把这巨大的损耗补回来。就这一条条人命,就让执政者必须慎之又慎。

无论什么时候,战争都是最后的选项。

为何后世经常夸奖的开疆扩土的皇帝,当时百姓恨不得噬其血肉?因为开疆扩土是由这些百姓的尸骨铺就而成。

就算将来经济好转了,但战死的人饿死的人呢?他们的命不是命吗?

作为执政者,心里会有一杆秤,如何在功绩和当下中取舍,都是执政者必修的课。

陈标不是执政者,但他很了解朱元璋这个执政者。

朱元璋如今真的将贫苦老百姓放在心上。他北伐南征是为了巩固这个新生的王朝,结束乱世。

但倭岛远离大陆,土地狭小,又难啃又没用。且现在没有进入工业革命,海军耗费比陆军大许多,朱元璋打不起海仗。

在沿岸修筑攻势抵御倭寇是必须要做的事,但打到倭岛去,朱元璋绝对不会同意。

陈标倒是很想推平倭岛。

他那个时代的华国人,大多都想推平倭岛。

但他算了一笔账,也知道大明打不起。就算打下来,治理的费用也远远高于好处。

要对付倭岛,还是只能用武力威慑加经济手段了。陈标学着他爹,捏了捏他肉已经不多的下巴,把这个人的书信揣进怀里。

方行和方明善交给主公,我想要这个叫方明谦的人。不知道主公肯不肯给我。

陈标捏了捏下巴,又捏了捏下巴,跳下椅子,跑去找和娘温存的老爹。

姜还是老的辣,遇事不决找老爹。老爹一定有办法!

陈狗儿见大哥跑了,疑惑道:“大哥去哪?”

陈猫儿道:“内急?”

陈狗儿点头,继续鼓着眼睛等陈猫儿搭积木。

陈标跑到父母房间,先询问里面有没有少儿不宜的事,在知道父母只是单纯在一起算账后,推门进去:“爹!快帮帮我!”

朱元璋放下算盘:“什么事?”

陈标道:“我想找主公要一个人,但不知道怎么向主公要。”

陈标把怀里书信递给朱元璋:“我讨厌倭岛,他也讨厌倭岛。虽然咱们不能打倭岛,打了也没好处,但也不能放任不管。我想让这个人来帮我,我和他一定很合拍!”

朱元璋已经看过信,扫了一眼,发现是一个不认识的小辈的献策:“讨厌倭岛?为什么?”

陈标道:“从理智上来说,现在倭岛南北分裂,战败的势力组织海船来我们这劫掠,特别讨人厌。”

朱元璋好奇:“不理智呢?”

陈标抱着手臂,缩着下巴,鼻子喷着气:“我对倭岛的厌恶深入灵魂。或许我上辈子和倭岛有血海深仇!”

朱元璋愣了愣,道:“知道了。方明谦是战败将领,主公不信任他,恐怕很难让他跟着你。”

陈标不顾自己已经十周岁,如幼年一样撒娇道:“爹,我就知道爹最厉害!什么事到了爹这里都能迎刃而解!”

朱元璋得意。

夸,继续夸。我最喜欢听标儿夸我!

陈标拍马屁的甜言蜜语不重样,拍得朱元璋每一根胡子都要翘了起来。

马秀英拧了一下自己的手臂,才忍住了大笑。

给标儿当下属,肯定得知道标儿的真实身份。方明谦仅凭着一纸献策就想跟着标儿显然不可能。

但标儿都发话了,老朱都被夸得飘飘然了,这事再难,老朱都得把事办妥当了。

陈标拍完马屁就跑,回去继续看护弟弟。

马秀英这才笑出声:“国瑞,你要怎么把方明谦给标儿?就算你同意,你那些护标儿护得和眼珠子似的臣子们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