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想洗手(一)(第6/6页)

神态有点平静……

毕竟是重生者嘛!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不就是三个字吗?有什么啊?

没当回事儿。

寂静的驾驶室内,齐磊目视前方安心开车,平静的不能再平静。

既没开收音机,也没放歌。

良久,突然嗷的一嗓子,唱上了。

期间,还伴随着全身不受控制的扭动与雀跃。

“我爱的人己经飞走了~~~”

“爱我的人她!还没有来到!!”

“这只爱情鸟已经飞走了~~”

“我的爱情鸟她还没来到~~~~”

拔高声调,再来一遍。

“我爱的人已经‘快熟了’~~~~”

“爱我的人她!爱哪去哪去了!!!”

“这只爱情鸟,她已经快熟了!”

“我的爱情鸟,真的快熟了……”

也就是车里没别人,否则非认为这孩子疯了不可。

……

第二天一早,廖凡义和齐磊,带着寇仲琪、张洋和宗宝宝,以及……

齐磊的大姨,也就是张洋他妈,还有寇仲琪她妈,登上了去京城的飞机。

人先过去,手续后到,北广董北国从部里申请的临时特招。

至于为什么两个妈还要跟着?

废话!十号突然去的二十三中,当声拍板,家里知道的时候,收拾行李都显得匆忙。

要不是齐磊跟着,三家家里都觉得是拐卖孩子的。

这就是天上砸下来个铁馅饼儿,在身边从小带到大,突然说上大学了,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能放心得下吗?

所以,两个妈必须要跟着,至于宗宝宝为什么孤家寡人一个?

呵呵,用宗宝宝的话说,“那败家俩口子?听上大学,后天就走,兴奋的一宿没睡着觉!”

“特么第二天就琢磨着给我弄一弟弟出来。”

“隔天走都嫌晚了。”宗宝宝当然有点夸张,可是也真实的反应出家里对他的独立能力的培养。

走就走,即便突然,也没什么特殊对待。

到了京城,暂时落脚在齐磊家。

结果,齐磊大姨郭丽霞看过之后,给郭丽华打了一两小时的电话。

从开始琢磨着让张洋就住这儿得了,到后来被郭丽华忽悠的,想给张洋在京城买房。

再到最后,放下电话去找寇仲琪她妈,我出房子,出儿子,你出个闺女,咋样?

齐磊都怀疑老妈到底是怎么聊的呢?

最后,郭丽霞还真买了,而且就在电建北院和齐磊家隔了一个单元。

这又让齐磊不得不产生怀疑,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前世,张洋和寇仲琪就和齐磊住同一个小区,今生好像一点没变。

入学手续就不用说了。

张洋去了动画学院,他本来就会画画,只是文化课差了点,专业课是没问题的。

宗宝宝和寇仲琪比较特殊,两人不属于任何一个院系的预培生。

直接归新学部【实验教学中心】——雏鹰班。

也是这个班,最早入学的两个成员。

至于为什么不在其它院系预培,因为雏鹰班的课程和其它院系,甚至预培班都不一样。

这是要走在时代前面的!

除了传播学、新闻学这些专业基础课程。

在齐磊的规划书中,雏鹰班是以【跨文化传播】、【中西新闻比较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新闻】、【中外新闻史】、【现代艺术史】。

除了这些,还有文史院系的【现代哲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史学概论】等等。

所组成的。

要么董北国怎么说这个雏鹰班,像是前敌指挥部呢?

你看这个班学的东西就离谱。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跨文化传播所准备的。

当然,这个班不会只有两个人,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大一新生。

当廖凡义和齐磊回到学科建设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是九月十三号。

关于齐磊的那些新闻卖点,已经在北广校内,发酵很长时间了。

正如齐磊所言,这么大一个新闻点,要是不能在一个传媒院校掀起点浪花,那说明北广白教了。

此时,北广园内论坛——核桃林上,已经有不少关于这件事的议论。

参与到其中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只是谁也不知道这是一个陷井,是一场测试。

很多人,已经被盯上了!

“还好还好!”张路臣一见廖凡义和齐磊,登时喜笑颜开,“还好不全是草包!”

递上一份名单,“这些还是不错的,我觉得符合咱们的要求。”

看了眼齐磊,玩笑道,“我觉得董校这笔买卖做亏了!”

“拉下脸去求上面,好不容易要来三个名额,结果北广本身的资源就不差嘛!”

正说着,董北国进来了,“谁亏了?我亏了吗?”

拿过名单一看,“那这么说亏了?”

早知道有这么多合格的,他还真不听齐磊忽悠,校外找什么奇才?

撇着大嘴,露着后槽假牙,“你这是以权谋私,知道吗?下不为例!”

却不想,齐磊没说什么,廖凡义来了一句,“还……真不一定。”

“啊?”

董北国一愣,看着廖凡义,“小廖,你什么意思啊?”

“这……”

廖凡义其实真不想驳了大校长的面子,可是……

“实话实说哈,这些……”指着名单,“还真不一定比那两个强!”

“……”

“……”

“……”

此言一出,不但董北国,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都愣住了。

能让廖凡义说出这种话?那两个新生得什么样?

“呵呵。”廖凡义眼皮抽抽,“回头你们自己看吧!”

那是两个纯的奇葩,不能再纯了!

极品中的极品!!

而齐磊笑而不语,等着吧,等那两头安顿好,来报道。

亲眼看看就知道了。

此时,从董北国手里拿过名单。

自上而下地看了看,这其中大多数他都不认识,毕竟来北广的时间有限。

但是,也不是全都不认识,还是有几个老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