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990之前(第2/2页)

所以也不理解张蓝凤把毕业证上的红印摸花的行为。

他只当自己妈喜欢证儿。反正所有的证张蓝凤都精心保存,时不时拿出来欣赏。

青豆绝对是除了张蓝凤之外最惦记虎子学业的人。她想跟虎子一起念书。

在一个上行的高速发展的城市结构中,“势利”根植在城里人的一言一行里。

青豆刚去小南城听不懂普通话,作为插班生被别名“乡巴佬”。可怜她听不懂,不知道乡巴佬什么意思,后来虎子告诉她,这是乡下人的意思,你来的地方叫乡下。

青豆心有七窍,一点即通,再抬眼看小南城,琳琅精美的“城里”透露出点光怪陆离来。她看出张蓝凤不喜欢虎子找她玩儿,尤其她初来乍到,普通话不标准,乡音重,虎子又喜欢学舌,回家时把她的口音依葫芦画瓢模仿一番,闹得家人脸色十分不好看。

张蓝凤一度坚信,虎子跟“乡巴佬”学坏了——不着家,不学好。年年读二年级的孩子居然连普通话都能倒退,真是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儿。

青豆不允许虎子学她说话,认为这是一种嘲讽。

她很小学生地冲他赌气:“我不要睬你了!”像是生气,又像是给他台阶下。

虎子人小,色心不小。他没有看女人脸色的天赋,这一点在他妈身上能看出来。他从来不懂他妈。但青豆脸色一变,他立刻能明白有人生气了!

他以为自己是话本写的“好色”,实则不然。青豆脸上有一对儿怪好看的凹陷,听张蓝凤说那叫酒窝。

她心情好时,里头盛满阳光,心情不好——比如不许他学舌,凹陷便会消失,化进皮肤。

他想,要是每个女人脸上都长这么一对凹陷,能像报纸上的晴雨表似的,事先知会一声,他也不至于老看不明白张蓝凤的脸色,屁股总被揍开花儿了。

他应声:“我不学,那你给我摸一下。”他手痒地抬起了一根手指。

青豆会意,嘴角一撇,一颗酒窝自动粘上了他的指尖。她心思玲珑,知道自己讨喜在哪里。

虎子戳戳,手感糯豆腐似的,他坏心想戳得用力点,又没好意思。好男不欺女嘛。

小学毕业,虎子不肯再念书。学习对他来说太痛苦了。大人什么招儿都试了,连垃圾回收场都送过去两回,想吓唬他。

偏偏他记路特灵,父母还在远处守着,等吓完接他回去,一扭脸,小子人已经没了。回到家,虎子端端正正守着电视,正在看电视上的彩色圆图。

这小子死心眼,说了多少遍,周二电视台休息,没葫芦娃,他开着电视偏要死等。

最后还是王干出的招,他说:“你小学毕业娶不了青豆,人青豆可是门门满分的三好学生,以后要读大学的。”

虎子肉躯一僵,显然犹豫了。

王干趁热打铁,“青豆不漂亮吗?不漂亮你老找她玩?”

“漂亮的。”尤其是脸上那对儿晴雨表一样的酒窝。虎子挠挠脸,表情苦大仇深,“那她会嫁给谁?”

王干正要编。张蓝凤截下话头,边择葱边冷笑:“顾弈啊!老顾家的儿子又白净又书生气,比你这虎背熊腰的小老粗要英俊得多,要我是青豆,我就嫁顾弈。”这个小赤佬还思春了!

“他?”虎子来了气,“他哪里比我好?”

“人家是城里户口!”

“我我我......我也是城里户口。”虎子急了。难道不是吗?他记得他是城里人啊。

张蓝凤将那把水灵灵的青葱砸他脸上,摔出一鼻子冲香冲香的葱味儿:“人是二代城镇居民。”

说着白王干一眼,嗓门阴阳怪气地一拐,“本来你也是,可惜你爸成分不好。”

“哎!你......”王干不干了,凳子都坐不住了。

虎子可管不了身后爸妈的争执,撒腿就去找青豆。

作者有话说:

(1)拍花子就是拐卖

(2)出码头是去往大中城市

(3)周二电视台休息,频道会出现彩色图,叫标准电视信号测试图

写在开头:

七情六欲的一串主配角,故事无苏爽甜宠元素。

用正剧方式讲二十世纪末一些普普通通的人,写他们面对的顺境与逆境,经历的俗事与爱怨。

【九零年代文】/【群像】/【青梅竹马】

作者认真写了,读者随便看看!谢谢大家!开文大吉!【本章揪100个读者发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