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2页)

一中仍有很多学生都认得苏叶,报名非常踊跃,表格一下子就填满了。

正值饥荒年代,光是能让人吃饱饭这一点就足够吸引人。何况下乡之后还有老师辅导,能参加高考,考中了村里有很多福利补贴,退一步说就算落榜了也不亏,左右能吃饱饭。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现在下乡运动的热情大涨,哪里情况好、哪里不好,大伙心里跟揣着一把明镜似的。去年下乡了一批学生,从他们的嘴里没有听说过一句上沟村的不好,说明它确实不错。

宣讲结束后大家的报名的积极性空前高,苏叶从中挑了一批身体素质好、能吃苦耐劳的学生下乡,一共招了50名。

苏叶把学生招下乡后,何梅梅不无感叹地说:“竟然招到了那么多学生,我有点吃惊。”

虽然说在她心里上沟村是哪哪都好,它就像自己养的孩子似的,可是外面的人却不知道它好不好。

这批学生是放弃了进入工厂的机会来到乡下的,这年头当工人比当农民还要光荣,让这群“知识分子”放弃城里户口来到农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她想到去年情况也是这样,不由地摇摇头笑了。

去年的情况更加糟糕,当时的上沟村还是一穷二白,刘刚李明他们还不是来了?

新的一批学生直到下了乡之后,震惊了好久,苏老师真没有糊弄人。

他们有宽敞的新宿舍住,不仅顿顿能吃饱饭,隔三差五吃顿精细粮,周末有时候还有一顿肉。吃得幸福极了,他们看着苏叶的眼睛都闪闪地发亮。

刘刚师兄让他们签了一份保密协议,不允许泄露实验数据,不允许向家里透露上沟村情况、不允许向任何人讨论上沟村。

签完之后他们才知道这个村子的特别之处,小小的村庄竟然有几个大型养殖场、每个月给供销社、省政府单位供应蛋肉,村里一半以上的耕地都是试验田,村子和X大有一个联合的实验室,他们的老师竟然是手里掌握着几项科研专利的研发人员。

村里的生产大队机械化水平也非常高,拖拉机、内燃机、电动机全都有。路上随便碰到的一个村民,没有一个文盲,连老人家都能颤巍巍地写出几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