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2/3页)

三十斤粮票可以换大约四十斤的糙粮,按目前的情况足够一家人吃上大半个月了,足够挨到街道发救济粮补贴。罗

妈没想到一个非亲非故的老师,居然愿意支援他们粮票。

粮票是很珍贵的东西,粮食就像生命一样珍贵,一斤粮食也许就可以救活一条人命……

苏叶拍了拍罗爱国的手,语重心长地道:“你既然考到了中专就要去念,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学校每个月都有粮食补贴。实在撑不住还可以给一中这边写个申请,一中的‘绿色工厂’给你发补贴,补贴虽然不多,但每个月也有十块。”

罗爱国眼眶微微湿润地捏着粮票,久久不能言语。

……

苏叶发完录取通知书后到冷饮店买了一根冰棍,并不知道此时整个高三组老师都在想办法联系她。

她看着从前车水如马龙的街道,现在变得萧瑟。今天街上的人很少,远不及苏叶刚穿到c市那会热闹,也许很多人都像罗爱国一家那样躺在家里减少活动,节省粮食,而大街上乞讨的难民也日渐增多。

苏叶这个人闲下来的时候便喜欢思考,她漫无目的地想着自己穿到这里的目的和意义,为什么直播间会给予她粮食的奖励。她把一些散乱的信息串联起来,脑子忽然灵光一闪。

所谓的劳动致富可能只是表面的东西,苏叶最累的那段时间仅仅是得到了勉强糊口的粮食。

纵观她得到大笔奖励的时候涉及到学生、村民、中考、高考、改变命运,甚至帮助过的科学家。大背景是六零年代的饥荒,哪一件事都避不开饥荒,奖励的轻重和影响力有关。

所以苏叶的努力方向应该是如何解决华国的饥荒,解决这个任务必不可少得伴随着学习强国。她的这些学生就是最好的作证,苏叶忽然咬碎冰棍,双眼发亮地站了起来。

直播间的状态已经更新了,显示苏叶已找到自己的暗线任务。

苏叶翻了翻自己的后台仓库,意外地发现里面多了100斤的猪肉,加上高考完毕后累积的那些一共567斤猪肉。

【叮――直播间恭喜苏老师寻找到暗线任务!】

直播间迎来了一波雪花般的弹幕:【雾草,发生了什么事?】

【恭喜苏老师!】

【贺喜苏老师!】

【大佬毕竟是大佬,yyds!我以为苏老师需要多赚几年粮食才能发现**该弹幕涉及敏感内容已屏蔽**】

【聪明人果然不好糊弄,没想到苏老师居然那么快就想通了**该弹幕涉及敏感内容已屏蔽**】

就在苏叶在冷饮店悠闲着吃着冰棍的时候,学校里的老师满世界地在找她,何梅梅只知道苏叶早上便去给学生发通知书了,哪里想到她正猫在某家不知名的冷饮店吃冰棍?

恐怕她本人还不知道这个好消息,老师们干脆去了苏叶家里报喜讯。

周泓涵正在苏叶的家里,给她打扫卫生,浇浇花。恰好碰到妇联的同志找上门来,妇联女同志们和她提起家属大院要开妇女扫盲班的事,美名其曰“夜校”。周泓涵听完摇头反对。

“苏叶不用去上夜校,她平时很忙,没空去的。”

妇联办公室的同志说:“她暑假不是放假吗,正好有空上夜校呀!上完夜校的课她就能拿到初中文凭,好多农村来的军嫂都报了这个班,多好的机会,苏叶一定要去!军嫂的素质一定程度也代表了咱大院的素质,可不能让苏叶拉了咱大院的后腿。”

周泓涵经历过和苏叶一块研究榨油机的事之后,惊觉得苏叶很是聪明伶俐,恐怕去顶尖的高校深造都使得,哪里还缺这几节扫盲课?

还有苏叶什么时候拉了大院的后腿?周泓涵记得报纸上刊登着关于发表关于新型榨油机改良的文章,虽然是周泓涵写的,但第二作者就是苏叶。这件事还没过去多久,大伙都忘了苏叶的本事了?

周泓涵想也不想便替苏叶婉拒了,“小苏已经是初中的老师,这些内容她已经懂了。再说她不是已经参加高考了吗,说明她已经掌握了高中的文化知识。”

办公室的同志肩负着给女同志扫盲的任务,苦口婆心地劝了好几家,其他人家的军嫂都非常积极、踊跃地报名。轮到苏叶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顽固得很!

妇联同志翻了个白眼,说道:“高考是高考,考了又不代表能拿到文凭。这个夜校可是能拿文凭的!

我要说一句,饭要一口口吃,文凭也要一步步拿。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越没文化越是要谦虚好学,苏叶像样的文凭都没有一个,想想顾同志还是留学生,时间长了容易产生隔阂,不利于增进夫妻情感。”

周泓涵心里冷哼了一声,什么不利于增进夫妻情感,哪有顾向前嫌弃的份?

她坚持苏叶不必去夜校,并表示她可以帮助苏叶,旁边的女同志讥讽地笑出了声。

她们扯了扯自己的同伴,小声地嘲讽道:“算了,人家目标大着呢!只盯着高中文凭看,说不定以为自己是大学生的料,一个初中文凭算什么?”

“扫盲班不仅有科学文化课程,还有军医院的医生来教授简单的包扎护理课,听说是姚春雨同志上的,好多女同志都踊跃参与了,苏叶太小心眼了。那件事过去了多久还记着人家的仇呢?姚同志说要当面和苏叶解释解释那件事呢。”

虽然那几个女同志故意压低了声音,却恰恰好能让周泓涵听得到。

周泓涵皱眉,嘴角耷拉下来,这关姚春雨什么事?

这时候何梅梅以及一中校长、一众老师气喘吁吁地来到了苏叶家里,何老师笑眯眯地问:“苏叶在不在家?”

周泓涵说:“不在,她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是给学生发入学通知书。你们找她有什么事吗?”

校长笑得合不拢嘴,调侃道:“小苏也真是的,关键时候总是连人影都找不着,学生的通知书让他们自己到学校领取不就完了?这孩子就是闲不住!

我是一中的校长,苏叶今年高考考了咱们省的第一名,好多科都考了满分,我们来给她报喜了!”

妇联办公室来劝说的几位女同志听了当场被震在原地,几个人面面相觑,手里那张扫盲班报名表被风吹得哗哗响,其中有一个女同志恍如自己听错了一般,面色僵硬地问:

“什么第一名,苏叶能考省第一名?”

另一个女同志回过神后,讪讪地问:“你们刚才说的是高考吧?苏叶能考第一名?”

何梅梅喜出望外地说:“还能糊你不成,我真的没有开玩笑!苏叶填了清大,咱们大院今年要出一个正经的名牌大学生了!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何梅梅这一伙人个个喜出望外,笑得合不拢嘴,周泓涵听到这个好消息更是一脸狂喜,衬得那些拿着扫盲班文件的女同志格外地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