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3页)

她牙都快咬碎,越发不甘心,不服气。

……凭什么?为什么?

不就是考个公,上个岸,马上要去入职了吗?

至于全家都这么殷勤上赶子?

-

另一边,苏甜也在自己给自己准备下乡驻扎基层的行李。

据说大部分生活用品单位都会给准备好,包括床单被套、脸盆牙刷、洗发水香皂之类的什么都会发。

单位包吃包住,不用操这些闲心,只要一心一意干好工作就行。

所以苏甜只去批发市场买了两套换洗的衣服,最近天热,穿得简单,只要T恤配牛仔裤,所以两百块钱完全可以搞定。

再买了一些小内衣、皮筋、保温杯这样的小物件,就差不多了。

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书,但书太重了,不能背太多,她在图书馆纠结了好久,最后终于决定借五本,租期延长到三个月。

乱石村离A市挺远的,而且交通并不便利,要转大巴车中巴车才能到。

除了第一次去有单位专门派车护送,其他时候都要自行解决交通问题,随便来回就要一天的时间,所以苏甜估计自己两三个月才会回来一趟。

等到苏甜把想买的买齐了,回到家,被她房间里堆的大包小包、大箱小箱吓了一跳。

几乎都快堆满了。

陈春秀在苏甜门口专门等她,见苏甜回来,立刻说道:“甜甜,你终于回来了,你看看,这都是给你准备带去乱石村的,上面都有专门的分类,你看还劝什么?

苏甜随便一看最近的几箱——

化妆品一箱、护肤品一箱、养护头发用品一箱、速食一箱、饮料一箱……还剩下一大堆根本都懒得去看到底是什么的箱子,功能五花八门,好像恨不得直接把家都拆了给她搬过去。

陈春秀对苏甜的好感度现在已经超过50%,所以十分关心她,“甜甜,你别担心啊,这些到时候让爸爸叫卡车给你偷偷运过去,不会让你那些同事发现的。”

“……”苏甜半晌说了句,“妈,不用这么夸张。”

她掂掂手里的小包,“我带这些就够了。”

陈春秀立刻瞪大眼,“就这么一点点?那哪里够!”

苏甜让她放宽心,“单位都会给我们准备这些的,到了那里肯定什么都不缺。”

“可那和家里的肯定比不了嘛。这些都是家里花了大半天给你张罗的,什么都是最贵最好的。”

“……”

苏甜和她商量一会儿,最后终于有了结果。

让苏甜先过去,如果她觉得条件艰苦的话,再打电话通知家里把这些东西送过去。

陈春秀勉强同意,但仍然有些不放心。

不过苏甜是她的女儿,所以苏甜的决定,她只能尊重并理解。

第二天,苏义明也特意推了公司的事务,和陈春秀一块把苏甜送到省里的集合点。

今天是选调生们统一前往各自基层岗位的日子,停车区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

乱石村隶属慈吉县,被分配到慈吉县的选调生们都先乘坐同一辆大巴,到了县里再转乘前往各乡镇村庄。

而慈吉县是A市所有区县中最贫困最偏远的一个县,就算走高速也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

苏甜坐上大巴靠窗的位置,和父母挥手再见。

苏义明和陈春秀经过最近的事,对苏甜的好感度已经蹭蹭地涨,所以这会儿都生出些依依惜别的感情来,甚至陈春秀眼眶都红了,不舍地看着苏甜,要她打开车窗再握握她的手。

大巴车里的选调生渐渐来齐,大家心情复杂,既踌躇满志,又对未知的将来充满忐忑不安,车厢里浮动着各种各样的嘈杂声音。

系统晕乎乎地趴在苏甜的脑袋里,总觉得这一去之后,剧情线会越发歪到十万八千里之外。

但扭头看看对苏甜关爱有加的苏义明夫妇,又发现任务进度好像一直在稳步提升。

……系统扶了扶额,真的好奇怪,服了。

-

大巴车稳稳运行,穿过宽阔的公路,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掠过一棵棵生机盎然的大树,车厢内笑语不断,最后停在慈吉县。

稍作停留,吃过午饭,苏甜和另外几位选调生又一块乘中巴前往重水镇。

到了重水镇,好几个分配的镇上的选调生被各自的领导接走,中巴车里又上来好几个人,和剩下的三位选调生还有苏甜一起。

刚上来的中年男人国字脸,长得憨厚老实,看上去五十来岁,肚子有点儿大,外套洗得干净发白,笑起来两边的苹果肌显得格外大,“几位好,很荣幸能看到这么多优秀的高材生能来我们乱石村啊,我昨天接到消息,一整晚都睡不着,做梦都笑醒了,哈哈哈,咱们乱石村真是从来没有过这种福气。”

“……哦对了,忘了和你们介绍,我是乱石村的村长兼支书施海霖。镇领导把你们几个青年才俊派来我们乱石村,帮助咱们村脱贫攻坚,我真是高兴啊,太高兴了!”

“……放心,我已经和镇领导保证过了!你们来了,以后就是咱们乱石村的宝贝疙瘩!我们全村人就是不吃不喝,也要让你们有肉吃有酒喝!”

几个选调生都笑起来,摆手道:“村支书您客气了,我们是来和乡亲们同甘共苦的,当然要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一块吃肉喝酒啊,不然我们来干嘛?”

施海霖还是很激动,看苏甜她们几个的眼神就跟看金子似的。

他的眼界和那些穷惯了的村民不同,他见过外面的世界,深深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所以很感谢组织上照顾乱石村,给他们派来最优秀的人才。

他们就像金宝贝疙瘩……不,比那更重要!

是乱石村的希望!

不过施海霖的眼神里除了激动,更多的是担忧。

他提前给大家打预防针,“咱们乱石村的条件很艰苦,很艰苦,根本留不住人,各位干部,你们要是受不了咱们这儿,只管跟我说,我施海霖绝不会自私自利把你们留在这里,保证给上级打报告,推荐你们去更好的地方。”

“施村长,您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们不走,绝对不走。”

“对,乱石村一天不脱贫,我们保证不会走!”

“……”

大家三言两语发誓。

施海霖讪笑了笑,从他们眼神里他看到和以前来的一批又一批的人如出一辙的天真无畏。

可事实上,这里的艰难条件远超过他们的想象。

最后被打败的,离开的,是百分之百。

没有人愿意在这留下来,都摇着头离开,除了生活条件太艰苦之外,他们还说这是一片没有希望的土地。

施海霖在这里出生、长大、变老,他承载着所有村民的信任,却一次又一次地经历现实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