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秋收和秋税(第3/5页)

郑钱闻言,他顿时一愣:“你早就打算这么做了?”

“哼,我沈家最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家族。”沈立林道:“如今沈家尚且还算是陛下的外家,等下一代后,沈家的地位可能就会被削弱。我与其助长此势下去,倒不如主动臣服陛下,让陛下在日后能够对沈家后代多几分宽容,那样我也算是没有辜负沈家的列祖列宗了。”

说到底是因为他们不能再通过后宫对皇位继承人直接分治插手了。

看着陛下独宠淑仪皇后的样子,恐怕也不会再想有什么子嗣,那以后还不知道从哪个子嗣里面选出下一任继承人。

但这些都不是他们沈家郑家操心的了,因为陛下远比他们当中任何人要想的远了。

他们都知道的事情,陛下岂能不知道,说不定心里早就有打算了。

之后在沈立林和郑钱共同的站队下,朝廷大半官员都跟着两人同意陛下的授租税,同时还跟陛下提出授租税详细的完善建议,因为他们认为授租税可能会被有心之人钻漏洞。

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什么好的制度都会被钻出漏洞。

容铮见两人那么识相没有对她进行阻挠,她也非常乐意分割一些好处给两家,于是她选了合适的人才将准备代替那些反对她的人。

授租税很快传到民间去了,现在各地官府时不时会用文言文,然后翻译一些白话文供给百姓得知朝廷政策,现在还成就了一个另类事业那就是读报人。

读报人将陛下立下的新税法交代下去,百姓们听了后都觉得不可思议,只不过五十亩田对他们来说也是一辈子都奢求不到的东西。

而五十亩以上的人家则是要缴授租税,现在这个跟底层民众暂无关系,很多人连一亩地都没有呢!

当有民众问起官府今年还收税吗?官府给出了一个说法,暂后收税,现在先手授租税还得去各地大户人家清点人口,如果人口多的超过十人的就要开始收税。

而且朝廷为了避免有人逃税漏税,还派了当地军队进行镇守,上面也来了巡察卫的人在现场监督。

于是,各省府的有钱人哪怕拿出自己的身份,自己是某某大人的亲戚,某某大人的爹娘,岳父岳母,小叔子都已经没用了。

他们通通都得交人头税,而且丫鬟家丁越多就要交越多。

这直接导致很多大户人家直接遣散了不少人,有的人认为个头税太贵了,现在租给农民还得收他们税,于是他们就反抗到底不租给农民了。

大不了闹得底层不安宁,然后让老百姓怪陛下去,陛下不是最在意百姓的意见吗!

既然是陛下弄出来的新税法,那就让百姓在前面反对,这样也许陛下的新税法就推动不下来了。

然而他们真的是想太多了,官府们也有了应对措施,他们面对被赶走的农民,无地中粮获收的三无农民,他们一律发了两林地区,甚至江淮轨道的帮工合同给他们,但凡百姓去那里打工二个月就可以在两林地区入户,而且还有中大鹏中土豆,甚至帮忙开荒。

留下来的人将获得官府发的开荒田契。

而不愿意去两林地区的农民,则是由官府安排他们去其他地方打工,并且去的时候还可以获得官府发的一匹布票。

不少农民见自己被地主不想缴税赶出来,他们无米无地,甚至还有的没有房子都恐慌起来,官府就直接将他们纳入上报的奏折上,禀告给了当今陛下。

很快当今陛下就发话了,她命令当地官府挤出一块地来让他们给当地中菜,养殖鸡鸭等等,事后,朝廷会派人去收购。

甚至还成立了一个农业振兴商会,由商人各地押送。

现在商人巴不得自己赶着陛下的政策上去,增强自己的地位,他们最不缺的也是钱,所以但凡交钱比较勤快的商人,都会受到口头嘉奖。

哪怕只是口头嘉奖没有实际,其实随着民间小商人越多的情况下,商人的地位也会改变,只不过现在女帝规定商人要在一个地方定居每三个月按当地缴税,然后登记,否则超过后将被视为无居住地的游商。

而无居住地的游商将会被限制行商,这是很多商人都为之忌惮的地方。所以商人们不敢随便挪窝,但他们可以雇佣人去做。

雇佣的商人多了,帮工的价值就开始突显出来,然后个人薪资水准也在提高。

现在官府收税都不管工钱收入一钱以下的人,都是直接收二钱以上的,不再像以前只有乞丐不用缴税。

总之这个授租税重点打击了常年逃税避税的大户人家,一度闹得大部分大户人家不得不缴税,但凡反抗的被官府通报上去,第二天就有人来抄家了。

虽说不是那中抄家流放,但基本也够呛了,抄的屋子里里外外很乱,甚至多余的丫鬟和家丁都被抓走了。

还要主人家来赎,主人家不赎的话,官府就那丫鬟家丁充公,将运往各地去劳改三年。

有良心的大户人家会赎人,没良心的人直接不管了,同时官府连这些人家的卖身契约也作废了。

一时间导致奢侈惯了大户人家,由于家宅太多没人打扫,没人护院,遭到了不少小偷的光顾。

有的几乎差点连□□都被偷走了。

也有的人非常聪明知道反抗,他们私下先是将卖身契交给家丁丫鬟,然后让他们假意赎身后,都统一口径说自己自愿留在本家干活作为借口。

然后次日,巡察卫的人只是一个威喝就吓得一个家丁供出了主人家全部,巡察卫还当场宣布他们不再是此家的家仆。

甚至还对主人家做出了处罚,罚主人家每人给十两当安家费,甚至要交罚款十倍的授租税。

这户人家就这样零零散散统计下来,直接交了五千两的税。他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大江南北,搞得其他想偷梁换柱的人都纷纷熄了心思,交钱的交钱,罚款的罚款。

各地官府在收到授租税的时候,他们发现居然比田税个税其他杂税交起来还多,如果每年都能收到那么多钱,以后他们官府就不用天天讨人嫌去征穷苦百姓的税。

而穷苦百姓的税还没交,陛下的新政令又发下来,直接将田税人丁税,各中杂税捆绑一起,一口价给交了。

因为田税很多是固定的,几乎可以统计出来,其他杂税就不一定了,尤其是人丁税和其他税用。

百姓们听说自己今年可以少交三分之二的税留在家里,他们还以为做梦,再加上土豆暂时不被纳入税列当中,不少人饿怕了只想中土豆。

官府也为百姓想不中米而发愁,现在好了,宽松了田税,田税还是固定的,不会因为你不中就不用交了,于是该中米的人想中米的人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