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太子真正的目的(第2/3页)

好在慕容祁用了软硬兼施的手段,暂时压制了叛乱区,让叛乱区的农民没有再主动发起攻击,这时官府又派人前去交涉招安,起头派的人都没有办法让这股农民军满意。

慕容祁也没有着急,他希望开城候能耐心点和这些农民交涉。毕竟他还是不希望看见燕兵直接对他们出手,那样又是一场血腥的战争。

同样他也非常忌惮这股有了反抗之心的农民,心里也逐渐有了其他的决定,那就是留待以后温水煮青蛙,他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胆敢以下犯上,便是滔天大罪,赦无可赦的罪行!。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些闹事的农民都不可原谅!

开城候放下身段去谈判,确实得到了农民军积极的响应。农民军首先派了一个说的上话的人和赵泸谈判,将他们的要求告诉赵泸。

他们希望驻扎了这座城镇里成为这座城镇的驻兵,由朝廷的人来带领他们,这样他们就能保护自己的乡亲。

赵泸只觉得这帮农民军背后似乎有人指使,否则也不会有这中留得青山在的脑子。

如果他答应了,那城镇的老百姓以后就会变成这股农民军要挟的人质,不答应的话,城镇的百姓现在马上变成人质。

于是,赵泸说要考虑两天。

农民军却只给他一天的时间。

赵泸听了,他回了军营就大摔茶杯骂咧咧起来:“这帮乡巴佬不知道驿站传信回京城都得三天三夜,他们居然给劳资一天时间。”

旁边的幕僚就告诉他:“侯爷,这里离河间府不远一天就能到了。反正这帮乡巴佬缺粮,城里的粮也顶不住几天,要不,下臣亲自去求援于河间谭西知府?”

开城候赵泸听罢,他没有对幕僚出的好主意感到高兴,他反而有些警觉起来问幕僚道:“你跟随本候多年,对你的情况,本候多少是了解的。”

幕僚见侯爷怀疑自己,他便赶紧解释道:“下臣绝无背叛之意,只是担心侯爷好心替九皇子办事,结果到最后还落不到一份好。”

“甚至可能让您在这场叛乱中失去名声,而下臣之所以想出这个主意,完全是因为最近的河间府真的是...太富庶了,才过了五个月,那里来自各地的粮食都要堆满了粮仓,而且我们赶路来的途中,都是河间府的府兵马校尉亲自押粮给我们补充后勤的。”

“咱们的人能吃上热饭和肉,还有新鲜水果,还得全靠河间府的人给咱押送。”

就冲这点,幕僚就觉得河间府应该巴结,而且还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赵泸听了具体情况,他觉得事情不知不觉发展的比自己想象中要严重。

太子的手什么时候已经悄悄地伸到这里来了?

赵泸想无论如何自己再不能接受太子的人的援助,他刚要开口命令幕僚,从今以后都拒绝河间府的粮米继续送过来。

结果,外头的帐篷就传来了一阵报到声:“河间知府奉太子殿下命令,前来押送百石大米支援首先在前线的赵侯爷——”

听得赵泸很想自闭了。

看来他这是躲不掉了,河间知府当着他所有士兵,整整两千人的面前,将东西送到面前,他要是现在拒绝了,无疑是在开战前动摇了军心。

谁都清楚战争不怕失败,而是怕打着打着粮草没了,后方着火了。大本营被掏空了。

幕僚看着侯爷一脸无法拒绝的纠结的表情,他暗自窃喜起来。

看来他的红包没白收,同样到时候侯爷也会因为粮草充足给他记一功,简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他可是从来没见过有人主动给他钱,还主动为他争功,而且那人似乎还不求回报,这天上掉下来的两个馅饼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不知道这等两全其美的好事以后他还能不能碰上了。

赵泸只能收了粮食,然后请马校尉进来喝杯茶,谈了几句,他再亲自送马校尉出镇口。

以至于后来的马校尉回到河间府告诉了谭西知府,他是怎么被京城的王侯亲自送到镇口回河间府的,这让谭西知府觉得脸上非常有光。

谭西知府再之后就忍不住赞太子殿下的妙招。

只不过,他有件事想不通,为什么太子殿下要给开城候送粮食?这是要打持久战仗的节奏。

太子殿下是不希望和农民叛军起冲突?还是希望开城候将农民叛军给耗死?这一点谭西知府就不得而知了。

而且农民叛军现在看起来有人组织,有人指挥,确实看起来也像那么回事。

最重要的是朝廷不能开这个头,也不能让农民叛军开这个头,否则,日后大燕要是遇到点天灾人祸,就会有人不断效仿,并且肆意不顾后果莽目起义,到时候这世道才是真正的要乱了。

各地起兵祸是谭西知府生平最不愿意见到的乱象。因为这不是一场可以决定天下□□的战争,而是以消耗人丁为主,秩序混乱不堪,没有未来可言的兵祸。

将来苦的还是百姓。

与此同时,开城候将自己收到河间府的粮食由飞信先传到了葛秋的手里。

特殊飞鸽传信只需要半天。其他普通人力物力至少需要三天。

葛秋瞧了信,他的眉头也忍不住皱了起来。

怎么太子偏偏在这个时候开始蠢蠢欲动?然后他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对劲,也许太子早就出手了,从对景王开始动手,她其实早就介入了很多可预发的事件。

只是她从哪得知的消息?

这点就是葛秋想不通的原因。随即他将此事压下来了,他现在还不能告诉七皇子慕容祁,否则,按照慕容祁的性子,他会分散注意力然后连最后的优势都发挥不出来。

对于这位九皇子,葛秋是看到了他身上有明君的潜质,他或许培养培养可以比陛下还要优秀。

只可惜的是,九皇子遇到眼下的局势,早已经不是他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王爷能平定。甚至这还是连为官数十载的大臣都要三思而三思的局势。

葛秋觉得不怪九皇子,他不是没本事,只是生在刚开始要起动荡的年代,要怪就怪那场雪灾然后是旱灾人祸和粮米缺失吧。

于是,葛秋暂时将信给压了下来。

这会儿慕容祁正在和赵思年想办法,如何安抚万民血书的百姓们,然后赵思年建议找到那名星官司说服他,让星官司协助他们熄灭民怒,然后他会亲自沐浴净身再为万民祈雨。

这个决定得到慕容祁的强力实施,可惜半途中,就被皇族伯叔们以祖制为理由,说他不是嫡子,还有陛下尚在人世,哪轮得上嫡次子阻止他祈雨。

并且他们还坚持维护要陛下醒来后,让陛下亲自祈雨。

慕容祁觉得确实不符合规矩,他就打消了祈雨的念头,但他还是亲自说服了星官司,星官司代表一部分民意,他决定主动为慕容祁这份为民的诚恳帮他一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