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2/2页)

“感觉怎么样?”玛莎问。

“如果他不当演员,或许会是一个出色的木匠。”乔茜和自己的经纪人并肩而行,“那架秋千棒极了。”

“即使是出色的木匠,他的祖父还是会和那些希区柯克作品一起名留影史。连BAFTA的杰出贡献奖都是为那位爵士设立的。”玛莎说,“某些新闻报道把丹尼尔形容成一个机会主义者,但事实上阿瑟并没有帮助到他什么。”

乔茜的语气有几分惋惜,“如果他真是,那么就不会再三婉拒《魔戒》了。”

《魔戒》刚刚开始选角的时候,阿拉贡的人选第一时间锁定了丹尼尔.戴.刘易斯,但是PJ数次发出邀请都没有被接受,因为这位著名演员在整个90年代经历了太多事,早已决定暂时息影一段时间。

就连那部让丹尼尔和瑞贝卡结缘的《激情年代》,都是阿瑟亲自写信给他,加上能与保罗.斯科菲尔德这样的演员合作,丹尼尔才最终接演了这部影片。

“所以,别想着这几年找他出山了,老板。”玛莎拍拍乔茜的肩膀,显然她早就对于乔茜那个长长的名单有所耳闻。

“总会有机会的。”乔茜仍然没有放弃。

事实上,今天来参加米勒姐妹的家庭聚会,除了探望小宝宝罗南之外,她的另一个目的是想让丹尼尔出演正在筹备阶段的《芝加哥》。

不过令人失望的是,尽管丹尼尔出于礼貌答应看看剧本,但显而易见没有接片的打算。

他完全就是好莱坞这座巨型名利场的局外人。

不仅如此,丹尼尔还打算去意大利学做鞋,而瑞贝卡竟然也完全赞同,打算举家搬迁去那边,丝毫没有因丹尼尔的决定感到不满。

他俩真是令人羡慕的一对。

玛莎不置可否,没有留意到乔茜转瞬即逝的一丝异样,而是跟她谈起了《庸人哈尔》:“很明显,你的问题在于你不信任你的角色,你也不相信这个故事可能发生,所以我不认为它适合你。”

乔茜同意玛莎的观点,“你说得对,所以已经让凯莉跟福克斯那边交涉,希望能找到更适合的剧本。”

《庸人哈尔》这个剧本初读让人感到几分温馨,但在深入下去之后,还是改变不了一份火候不够的劣质鸡汤本质。

而且就像玛莎形容的那样,乔茜本人并不相信作为外貌协会资深会员的男主角,会因为被催眠时的短暂相处爱上不属于自己审美的女主角。

更重要的是,吸引男主角一见钟情的,原本就是他所幻想的那个完美女郎,这无疑对于影片宣扬内在美的主题极其讽刺。

“那就好。顺便一提,自从奥斯卡之后,格温妮丝.帕特洛的团队就视我们为眼中钉,非常努力在挖我们墙角但没有成功。”

她们说这话来到瑞贝卡家的客厅,瑞贝卡将她的苹果馅饼放在茶几上,“在聊什么?”

“一些工作上的问题。”玛莎回答,又看了一下自己的腕表,“我们该走了,瑞贝卡,我们有个人需要去见。”

“好吧,爱你。”瑞贝卡站起来跟两人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