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2页)

康妮.威尔逊按照惯例出声感谢了希斯.莱杰的表演,随后请他离开试镜的房间,三个工作日之内会有专人通知试镜结果。

“你们觉得希斯怎么样?”罗素.克劳毫不避讳地为自己的同胞争取,前提是希斯.莱杰刚才的表演确实出色。

作为导演的欧内斯特.道森仍然不开口评价,他的神情显得相当冷淡。

倒是制片人康妮.威尔逊说了一句:“他很不错。”

罗素.克劳见好就收,没有再说什么。

康妮.威尔逊于是提醒说:“让下一个人进来吧。”

之后他们又看了每一位演员的表演,最终争论在于希斯.莱杰和克里斯蒂安.贝尔两人之间。

电影的男主角毫无疑问地支持了他的澳洲老乡,而女主角暂时没有发表意见,选角导演玛莉.费恩则认为克里斯蒂安.贝尔更加贴合角色气质,制片人康妮.威尔逊也更倾向于他,因为他的知名度更高一些。

但显而易见,这个项目的决定权在乔茜和欧内斯特手上,所以他们的意见只会作为参考,起不了决定性作用。

然后乔茜和欧内斯特进行了一场单独的谈话。

“你更想跟谁演对手戏?”欧内斯特开门见山地问。

他此刻坐在原来妮可的那个位置。

比起澳洲女郎的妩媚动人,欧内斯特整个人的姿态显得收敛又有距离感,浑身上下透着冷色调的淡然。

“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我希望是布拉德.兰弗洛。”乔茜也同样直言不讳,还顺带自嘲了一下,“但他太显嫩、我又太显老——所以,你选哪个我都没意见。”

她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给了欧内斯特充分的创作自由。

欧内斯特却说:“我认为这里有点细节需要更正。你的长相并不显老,而是因为你的心态较为成熟,总让人感到情绪稳定、不会失控。”

乔茜不由地失笑,忽然问他:“我可以认为你这是在恭维我吗?”

欧内斯特先是皱了皱眉,似乎是相当认真地思考了几秒钟,回答说:“不,我不这么认为。”

然后,他就睁着一双清凌凌的蓝眼睛,默默地注视乔茜的脸,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又做了一回话题终结者,反而看上去十分坦然。

乔茜只好忍着笑意,清了清嗓子转而说:“你不为你的英国老乡拉票吗?我注意到妮可和罗素,都在尽可能地为希斯.莱杰创造机会。”

“选角的第一要素是角色的契合度。”欧内斯特不置可否,只说道:“克里斯蒂安.贝尔给人的感觉更内敛,希斯.莱杰倒是气质灵动,但相比之下也多了一些青涩,所以这真的是一个困难的选择。”

早在《完美被害人》这个项目开始选角之前,以肯尼思.布拉纳为代表的英国电影人就含蓄地暗示欧内斯特应该多给“自己人”一些机会,因为他们一向会在好莱坞抱团取暖——当然,澳洲人也一样,而且后者的圈子更小一些,联系也更紧密。

然而欧内斯特天生就是一副铁石心肠,他认为电影是最精密和最自由的艺术,在条件允许范围内,不应该存在任何的将就或者通融。

——从这一点上看,他应该跟詹姆斯.卡梅隆蛮有共同语言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觉得他们都很不错。”乔茜把手一摊,表情也很苦恼。

虽然罗素.克劳有意提供帮助,并试图掌控全场,带那位澳洲新人入戏,但他显然低估了对方。

希斯.莱杰非常、非常、非常地自信,几乎没有任何属于新人的胆怯,而这种精神状态恰好符合了那场戏里肖恩的情绪,让他的整个表演十分放松。

乔茜和欧内斯特讨论了一会儿,仍然没有得出结论,然后他们的谈话就被乔茜忽然震动的手机所打断了——是西恩.潘。

欧内斯特没有随身携带手机的习惯——事实上,他排斥许多高科技产品——但可想而知这个时候打进来的电话,八成就是来为今天试镜的演员做说客的。

于是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乔茜接通了这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