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阿芙蓉(第2/4页)

且说九爷不是个爱骑马乱跑的人,或者说除了银子,很少有什么是他的真爱,这会子九爷特意从他的外事衙门出来,一路赶到圆明园是为有要是事回禀皇上。

距离十月定下明年的西洋商行入驻国,还有三个多月,外事衙门后面的会馆里已经有越来越多国家的西洋商人住了进来,且送上了各种各样精奇之物以作争夺资格的资本。

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一直是巨大的消费市场,是哪个国家要发展贸易都不能放弃的市场盘。哪怕是很多年后,自诩‘蓝星霸主’的鹰国,一边要打压,一边也还是舍不下这个巨大的市场。

都是凡人都要恰钱嘛,没得办法。

各国巨贾呈上的样品自有外事衙门负责跑腿办事的人送往圆明园,但还有些决策上头的大事儿必得九爷亲自来一趟,与皇上讨个主意。

比如现驻西洋商行的法兰西的商人,就提出能不能将商行的十来间屋舍中,分出一间屋来让旁的国家挂靠一下。

当然法兰西是很讨厌英吉利的,两国曾打过上百年的战争,真是世仇加世仇,法兰西是一定不肯跟英吉利共享利益的。

但法兰西也有一些关系不错的友国,同时觉得自己一国能拿出来的奇货到底有限,要是能拉拢友国一并竞争,获胜几率就大些。为此法兰西愿意分出一间屋子给鼎力相助的友国挂靠。

其余西洋国家也愿意:不然单论现下的国家实力,他们实在难争过英吉利和法兰西。

九爷这次来,就是请皇上拿这个主意,顺便亲自送来普鲁士商人送上的新鲜‘货物’。

九爷深信这个‘货物’皇上一定会喜欢。

姜恒被宣到九州清晏时,还是略有些奇怪的:自打有了女儿,皇上一般都会到她宫中去,一并看女儿,这回怎么单独让她过去,还特意传话不要带敏敏。

姜恒到的时候,只见皇上正在院中站着,脚下蹲着一块黑乎乎的东西。她走近后所有注意力就都被吸引了,差点脱口而出:“德牧!”

皇上脚下竟然伏着一只带着嘴套的德国牧羊犬!

皇上见她面容带着惊诧之色,就带笑安抚招呼她:“过来就是,这普鲁士送来的黑犬是调、教过的,很是聪敏顺从,不会抓挠人。”

姜恒走到跟前,蹲下身子,先将手给德牧嗅了嗅,之后才试探着摸了摸它的头。

虽然跟现代的德牧略有些差距,但姜恒还是一眼认出了它标志性的长相体格,黑色的矫健身姿并那对大大的竖着的耳朵。

这是一只未成年的德牧,耳朵就越发显得又大又软。像是两只棉拖鞋插在头上一样,让人忍不住要伸手去捏。

“虽说犬房已经洗过了,也把它所有皮毛都细细篦了一遍。然到底是外来的犬种,敏敏还小,朕怕她碰了会生病,所以就只叫了你来。”

皇上看狗的眼神带着种很单纯的欢喜,一边顺着德牧的脊背,一边给姜恒指出这普鲁士犬,跟犬房豢养的细犬的不同。

比起细犬的灵巧,德牧看起来更有力量感。

普鲁士人应当不知道皇上默默的喜欢着各种狗狗,是标准狗控,只是误打误撞送上本国最漂亮忠诚的动物。

毕竟这会子的普鲁士,还不是后来走机械精尖的德国,此时在各色器物火炮上,普鲁士跟英吉利和法兰西还是没法比的。只好另辟蹊径送起了活物。

但确实是送到了皇上的心里,皇上明显很喜欢这只半大的德牧——其实这原本是只幼崽德牧,只是在九爷手里耽误了一下子,就成为了半大不大的狗。

半大的狗不是最漂亮的时期,既没有幼犬的可爱,又没有大狗的威风。但皇上仍旧很喜欢,甚至亲自取了肉来喂它。

姜恒则是趁机揉了许多下德牧的大耳朵,实在是手感太好了。

皇上见她也喜欢,不免对她道:“朕这里倒是还有这种普鲁士犬,只是敏敏还小,皇额娘是不可能让你养的。”

姜恒不无遗憾:“是呢。”

皇上觉得狗通灵性,姜恒也觉得诸如猫狗这般的宠物都是家庭一份子,但太后明显是家长心理,觉得狗就是狗,要养在狗房里,离孩子远远的才行。

连皇上喜欢狗,太后都要念叨两句。永和宫要是养了狗,太后绝对会把她叫过去耳提面命,并且把所有跟着公主但没有劝谏信嫔的乳母保嬷嬷都罚一顿。

太后对敏敏有一种格外的心疼和护持。

姜恒也不难猜到,太后对敏敏这样好,也有三个女儿都没能留在她身边甚至没能留在人世间的遗憾移情作用。

太后对敏敏的疼爱,让姜恒看到了什么叫做隔代亲的溺爱。

所以她在宫里训练敏敏不要总被人抱着的时候,那是绝不敢让太后知道的。

皇上安慰道:“你可以常来朕这里摸一摸。”之后又想起来:“还有一样东西,也是普鲁士的商人进的,是专门给敏敏的。”

洋人容貌太特殊,没有路引又不能进内城,哪怕有钱,想打听皇室的消息也不容易。

但有些天下皆知的消息,他们还是很容易弄到的。

比如大清的皇帝过年的时候刚添了个女儿。

这一位大清皇帝子女稀少,已经成为了西洋人的共识(甭管是跟这之前的大清皇帝子嗣数目比,还是跟他们国家的君王子嗣数目比,皇上都输了)。

故而在洋人们看来,这个新诞生的公主,一定会是大清皇上很看重的孩子。

为此,这一年的商品里,各国不约而同多了许多孩童用品。

姜恒看到婴儿车的时候,其实还是有点遗憾的。

她已经在让造办处做个‘能推着孩子到处走’的小车了,经过之前仿造转椅和为于嬷嬷制作简易轮椅,造办处已经对滚轮类的物品颇为熟悉。

估计很快就能成功……

“朕听说你让造办处做一个牢固,也能推着孩子到处走的小车。”

宫里妃嫔一般没有这种需求,孩子想去哪里,太多宫人等着抱着背着走,只要皇子公主愿意,甚至可以用手搭出来一个花手轿子,请皇嗣坐上去。

倒是民间早就有了竹制的推车。

姜恒之前去看敦煌壁画,就在上面看过唐朝女子像,推着像现在婴儿车之类的小车。

只是现有的推车都很简易,既没有遮阳棚也没有轮子固定器。姜恒就想让造办处做出个牢稳的来,到时候推着敏敏出去玩。

收到这西洋育儿车后,皇上已经让造办处的人来看了,查验了这车造的精美坚固,轮子也做了卡槽可以卡住,不至于出现人一撒手,这车子就带着孩子跑远了的情况。

“造办处做事仔细,便是做一件漆器也要反复查验,等他们做出推车来,敏敏都会跑了,就先用这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