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3页)

成为仅次于主支的大族。虽然家里人丁稀薄,但地多、仆奴多,坐拥半县之地,在郡里还有地、有商队、有毫宅、铺子。清郡的盐要往外卖,得通过商队,他是郡尉,有现成的卖盐便利,在卖盐这一块儿,依附他的豪族就有十几家之多。这次也都跟来了。

他们听到沐瑾问起豪族,心里有点打突突。

从淮郡、魏郡两地豪族的下场,就能看出沐瑾对豪族的态度,那是连坞堡都要扒了的。可清郡的情况,稍微一打听就能打出来,他们主动提起还能有个态度,看在给他卖命的份上,想必会留几分余地。

赖瑭两兄弟干的事,换个人来早把他们撕了,家主都能容让他们,对于横跨大盛朝来追随他的人,自然不会过于为难。这也是他们愿意跟来的考量之一。

沐瑾听他说完各家的情况,心里便有了数。他说道:“换了地儿,以前的买卖就不好做了,但有本钱在手,换个买卖做就是。卖马、卖布、卖成衣、卖铁锅、锄头、开米粮铺子,都是营生。”

众人意外又不意外,但俱都松了口气。

沐瑾瞧他们的反应,道:“干嘛?叫我扒坞堡吓着了?我打他们是要地,你们来投奔我,没地没产的,自当给你们安排养家糊口的营生,总不能让你们在战场上拼着命,追随你们而来的人连个落着都没有吧。”

在场的众人纷纷抱拳道:“听家主安排。”

沐瑾说:“我这边是考官制,需要招募人才的时候,会统一选拔考试,要做官的,直接去考,只要本事够,不从军,做官也行。你们族中有才能的子弟都可以去试。一次、两次没考上,还可以继续考,又不限年龄和次数。这样不至于你们在草原打着仗,还得操心找门路的事,哪操心得过来。让孩子们学好本事,去考官,说不定自己就能挣个前程出来。”

沐坚官至郡尉,给族中子弟安排前程不在话下,但如今来到淮郡,比他能耐的、占据高位的多了去,他现在自己都没着落,另别提给族中子弟谋前程。

他在沐府学堂的时候,沐耀还在淌大鼻涕学走路呢。守清郡那一战,他带着学堂里的同伴上过城墙,只是后来叫先太子给送走了,说得给清郡沐氏留点血脉,让他们护着弦少主藏起来。让他现在向沐耀那帮毛头小子低头,舔着脸求他们给族人安排前程,他丢不起那人。

沐坚最先表态:“听家主的。”

其他几个年轻的就更没意见了,他们的孩子有些刚入族学,有些还在学走路,更有还在肚子里揣着。

沐瑾说:“投军、考官都容易,有现成的章程,眼下到处都是空缺,升起来也容易,最麻烦的就是……这么多人要安置。淮郡拢共才二百来万人,清郡迁来的快赶上淮郡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确实是个问题。他们之前也预想过,应该是要往魏郡、淮郡、陈郡、边郡,甚至草原拆分。

要是去草原,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让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草原人打了。草原人打不过大军,总还能劫一劫商队田庄什么的。

边郡更不用说,不毛之地。剩下的就是魏郡和淮郡,两个都是好地儿,一个有铁、有煤,瞧那往返运输的马队、沿途县城的繁华就知道有多富了。淮郡更不必提,这是西边诸郡的核心之地。谁都想留在这两郡之地,可总有人往别的郡迁,就不知道家主要怎么安排了。

沐瑾说:“眼下,草原有战事,不便往那边迁人,但关贸生意得做。这可是日进斗金的买卖。宝月公主府有商队,每月都得从边郡拉来大量的物资,也需要从周边各郡调度大量的物资过去。种地的这点收成,在关贸跟前不够看。”

他转身,打开身后的锦盒,取出最上面的一块大绢帛,交给身后的阿福挂起来,说:“淮郡郡城是容不下这么多人的,把人往别的地儿迁,大家也未必乐意,正好我这边要建关贸城。往后,淮郡郡城,相当于内城,主要是住人。在外面一圈,会形成多个集市,再围绕集市展开住家。”

沐坚一下子惊了,叫道:“万一有战事,打起仗来怎么办?”

沐瑾道:“是担心没城墙,没防御力吧?有城墙也没用,几百台投石车同时对着城楼投石弹,城楼立破。我在草原抗骑兵都不用城墙,这边就更用不上。”

沐坚被噎了下,还无法反驳。因为家主打草原,应该是没有城墙的。他抱拳,语带歉意道:“是我见识浅薄了。”

沐瑾朝他抱以善意一笑,指着规划图说:“地,我都划好了。城东是茶盐贸易城、城南是毛皮牲畜贸易城,城西是布帛粮食贸易城,城北是器械贸易城。四个城区,因为没有城墙,想盖多大盖多大,能容纳很多人。这四个区,是四个中转站,南北货物都在这里中转。”

“我呢,收商税挣钱,商户、商队做买卖赚钱。你们在这里买地、建商铺,一边收购草原运来的牛羊,一边倒手卖给例如长郡、京城来的商队,守着铺子赚倒手暴利买卖。”

“草原打仗,为了防止细作,他们过不了边山防线,没法去草原买便宜的牛羊。牛羊牲口每天都要吃大量的草粮,不可能赶来以后,再现找买家,要是带得草料不够,又连续好几日没买家,那可就麻烦了。有稳定的收购商很重要,你们就可以跟草原来的商队,长期拟契。”

“你们把草原的牛羊生意占了,其他郡县的人,只能从你们手里买,那怎么卖,就是你们说了算。当然,不能太过分,反正不能超过我规定的限制价,我得保证买卖能长期做,要不然你们乱抬价格,把生意做毁了,这是毁我财路。谁要是毁我财路,我要谁脑袋。”

众人盯着沐瑾画的图,再想着他说的,都极为意动。

沐瑾继续说:“要建贸易城,得盖宅子,盖宅子就得烧瓦、烧砖,你们还可以建瓦窖、砖窖,做砖瓦买卖。那么多客商,怎么也得有客栈吧。这么多人吃食,淮郡的粮不够,得从别的地儿买。你们手里有现成的商队,派出去买粮过来,放在米粮铺里卖,可是长长久久的进项。这边的作坊做出来的成衣,比别的郡要便宜很多,结实耐用又好看,可以让商队拉到别的郡县卖。种地挣十年的收成,豪商们跑商,一年或半年就能挣出来。豪商不跟我抢地、抢地里的人,能让我赚税收,我自然得让豪商们的买卖长长久久做下去,保护好我的钱袋子。”

众人愣愣地看着沐瑾,让他说得人都懵了。

沐瑾问:“去城外的牧场看过了吧?”

众人点头。

沐瑾说:“眼下是从牧场买,以后是从牲畜贸易城买。这买卖,做的人多了,才能越做越大。你们在东边这么多年,周围各郡都能说得上话,搭上线,拉起买卖渠道,比我更有便利。眼下正在忙着征地迁民,挪建商贸城的地儿,等地征好了,你们就可以来买地盖商铺了。商铺的地,跟商铺是一起的,能传后人,也能随便交易,收一成的交易税。眼下便宜,等买卖做起来后,那就是寸土寸金了。买卖多,机会多,就看你们自己想不想挣这份钱财家业,回去后好好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