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2页)

青山郡也是个大郡,有一百多万户人家,底子不比梧桐郡薄。他没有铁矿,但有一座金矿,也产铜,相当阔气。

郡守叫乔岳,封为博英郡侯,属开国侯,其家世实力爵位放在整个大凤朝,属于第二梯队。

第一梯队是赖瑾家成国公府,英国公府、卫国公府他们。

开国国公比起这些郡侯,强在兵能打,武将多,拳头更硬。

赖瑾到了青山郡,依然是边剿匪边收编,还顺便等了波姐夫给他送兵器。

他在到梧桐郡这一路上收来的山匪、苦力,经过几个月军营的操练已经完全适应兵营生活,一个个的从当初那瘦排骨样,在营养和体能训练都跟上的情况下,早就没了踪影,壮得跟牛犊子似的。他们穿上皮甲拿上武器,一个打以前的十个自己,不成问题,发上武器,就已是可战之兵。

当初的两万大军,在发上武器后,立即一跃变成五万大军。皮甲不够穿,就还是布衣。一些表现好,脑子聪明学习进步快,考试回回拿优的,已经升伍长、什长了。

他们每个月按时领俸银,又被关在军营不让出去,钱都攒起来没地方花,即使没转正,那也是一个月一千五百钱地攒着,到现在最穷的也有七八千钱的家当。有了钱,现在便想攒军功,再往上升当将军,再让他们去当山匪,打死都不乐意。

当初被剿的这些山匪,如今成为镇边大军,跑去剿青山郡的山匪。

青山郡的山匪,要么闻风而逃,要么闻风来降,根本没打起来,就直接收编了。

赖瑾还没到郡城,就收到博英郡侯乔岳的来信。

信上连句客套都没有,一句话:收了人,赶紧走。

赖瑾也没客气,又派方士泽再去送了封信:卖我些粮呗。

博英郡侯是真想打他!从北卫营带出来的两万兵不好收,那新编入伍的三万山匪苦力还不好收吗?他有城池有险关,占据地利,打赖瑾容易。

可打不了!赖瑾往后一退,就是梧桐郡,后面有姐夫给他撑着。这刚入青山郡,方稷那厮就送了三万铁器给赖瑾,实在发人深思。

博英郡侯乔岳在心头直琢磨,他俩是不是想打他?

他又再一想,如今这局势还不到动兵的时候。方稷不会选择在这时候动兵。当然,自己也不适合。

他要是跟赖瑾和方稷打起来,自边接壤的三个郡立即就得跟着动,自己会陷入四面围攻中。不如让赖瑾过去,把他跟方稷隔开,再看哪个不长眼的倒霉蛋惹到赖瑾先打起来,他再去捡便宜,多划算。

边郡那地方根本没活路,赖瑾八成是要在西边某个郡抢地盘的。

博英郡侯乔岳思来想去,觉得赖瑾最有可能抢陈郡。陈郡最穷最弱最好打离边郡最近,就是离自己有点远。赖瑾要是打陈郡,自己只能看着,捞不到好处,当然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就是。

眼下,一动不如一静,让赖瑾招点人手打发得了。哪想到,他还要买粮?

博英郡侯乔岳心道:“你的钱是真的多!”行,你想买,我卖,拿钱来买啊。

方士泽带着珊瑚、珍珠、翡翠来买粮。

装这些宝物的箱子上还带着宫里标记,一看就是先太子府留下的东西。

博英郡侯瞧见这些东西,便深深地沉默了。萧赫削太子兵权,削得太子人都没了,赖瑾却拿着太子的钱又养起了兵,如今这些兵可是姓赖,不姓萧了。

他卖了粮给赖瑾,连郡城都没让赖瑾靠近,亲自过去给人带路,绕开郡城,多走了一百多里,出了青山郡。博英郡侯告诉赖瑾:“我以后都不想再看到你。”

太能折腾了。两万兵到长郡,这会儿都快有十万了。在他的郡里,招了三万人走!

赖瑾对这痛快爽直的三四十岁壮汉还挺有好感的,说:“以后的事哪说得准呢?说不定过不了几年你就得求着我买马。”

博英郡侯认定赖瑾要打陈郡,轻哼一声,压根儿没当真,直接把人送走了。

连博英郡侯都给赖瑾让了路,卖了粮,其他郡县更不想去触他这个霉头,纷纷又是让招人,又是卖粮,麻利地把赖瑾连同他的大军送走。

赖瑾从先太子府继承来的财产,在路上花了个精光。这些都是太子府库里的钱财,他们生前使用过的东西,都随葬入了土。他花得半点都不心疼。毕竟,珍珠再好看,饿肚子的时候能吃吗?大盛朝的人把珊瑚当宝物,他是半点不稀奇,换粮食才实惠。

因为沿途各郡的配合,赖瑾的队伍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速度并没有慢下来。

他在五月中旬抵达陈郡地界时,已经汇聚了二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