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3/4页)

小周伟拍着胸脯保证,他做事请放心,绝对稳妥。

‘咳咳’一声咳嗽声,让仓库里面的人汗毛都竖起来。

周红军和李会计两个人推开仓库的门,大步迈进,来势汹汹的样子,特别的令人害怕。

“李赶美,你给老子站着!站直,是谁让你偷钥匙的,不告而拿视为偷,公安知道了,都得把你抓进监狱!”

李会计已经拿起小木棍,整个脸特别冷酷无情,只吓唬小儿子。

李赶美听到要报警,公安叔叔竟然要来抓自己,自己成了坏小孩,忍不住了,想要哭了。

周红军也没闲着,尤其是看到竟然有两个儿子一个侄子,不用说肯定是主谋了。

“大伯你别训我们,李叔叔你也生气,我们也是好心!”

小周伟赶紧阻止悲剧的发生,一马当先的挡在了小弟们的前面,有什么事他一己承担了。

大伯周红军本来很生气,拖拉机非常的金贵,就算不用了,那也是公家的东西。

怎么能够随便的拿出来拆解呢?

而且没有告诉任何人,小孩子实在是太大胆。

“周伟,你要不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就算我不打你,你的两个堂兄,今天这顿打也妥不了。”

周红军板着脸,十分生硬的说道。

周红军就想告诉孩子们有什么事情就要和大人说,大人会想办法的。

周卫星和周超英兄弟二人是难兄难弟,相对视一眼就知道这顿打妥不了了。

小伙伴们面对大人时从来不会反驳,因为大人们总有自己的道理。

说理根本就说不过大人,而且说的恼羞成怒,挨打更厉害。

小周伟指着后边的拖拉机,非常认真的分析:“大伯李叔叔,这辆拖拉机是不是已经报废不能使用?

既然是一辆不能使用的报废的拖拉机,为什么不能废物利用。

别看我们小,我们知道大人每天都非常的累,都是因为灌溉期,老天爷不赏脸没有下雨。

灌溉期需要把土地浇的透透的,才能够让粮食茁壮成长,水不够粮食就会瘪肚,或者是根本就不会有粮食。

是我建议大家将发动机拆下,如果还能使用的话,就可以用发动机的动力,从小溪中提水,来灌溉粮食。”

小周伟抬起头,眼睛直直的盯着大伯,十分真诚。

李赶美和周超英多么聪明呢,听到老大给了台阶,立刻开始抱着老爸大腿开始哭。

“我……我也是好心啊”

“我只是想让爸爸妈妈轻松一点,不希望爸爸妈妈特别累。”

要不说小儿子受宠呢,主要是甜言蜜语张嘴就来。

让准备做孩子的两个大人,就觉得鼻子一酸,心想:孩子有什么错呀,孝心可见。

“那也不能自己拿东西,以后再拿东西要跟父母说。”

李会计态度已经软化,拍拍儿子李赶美的头,忍不住说最后一句。

李赶美赶紧美滋滋的点头:“我听话,我以后都听爸爸的话,自己不拿东西。”

李会计已经不计较了,甚至拉着小儿子的手准备回去,让他娘给蒸个鸡蛋补一补。

周红军也不好意思下手打了,孩子是好心,大人怎么好意思再下手。

周卫星长得高大,嘴巴笨,此时此刻只能不停的点头,证明弟弟们说的对。

李会计可能会将小周伟的画当做狡辩,狡辩就狡辩吧,谁让是自己家孩子。

但是周红军可是知道小周伟的‘丰功伟绩’,是真的有研究的天赋。

于是堂堂大队长直接认真对待,非常详细的询问。

“小伟,用发动机浇地这件事情真的能成功吗?如果你真的有把握的话,那大伯就支持你。但是你只有三天的时间!”

周红军认真的说道,他只能给三天的时间。

因为看天气情况,如果持续高温干旱,三天之后再不下雨,留一半土地继续挑水,另一半就要换成耐干旱的粮食。

如果真的能够用机器灌溉,能保住全村的粮食不减产,真的是可以试一试。

“只要发动机启动没有问题,再买上浇地使用的水龙带,还要有足够的柴油。浇地绝对没有问题!”

小周伟拍着胸膛保证,这点小事都用不上,发明创造,只要有拖拉机的地方,不应该都会吗。

“卫星,你跟着小伟,他让你干啥就干啥,缺什么就跟爸说,爸去买!这三天你也不用上工了。”

周红军认真的拍拍三儿子周卫星的肩膀,怎么长得这么高了。

周卫星却第一次受到自己父亲这么重视的拜托,认真的点头:“保证,完成!”

李会计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没想到大队长竟然是这样的大队长,这么宠孩子。

周红军知道特务已经被抓住了,也透露出一点点小消息。

李会计瞬间意会到了,要不说他是聪明人呢,直接让自己的小儿子跟着小周伟,一起玩儿。

万一玩出个好事,所有人都沾光!

有了红星生产队的两大管事人的帮助,小周伟和小伙伴们的计划如鱼得水,得到贵人相助了。

“忘记告诉你们,今天的大锅饭提前吃完了,你们想吃就得回家吃饭了。”

李会计‘不怀好意’的说道,尤其是看到儿子李赶美的脸瞬间垮了下来,别提多么搞笑了。

“啊?发生什么事。”宋子来忍不住好奇的问道,他就像他的太奶奶特别喜好八卦。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赶紧回家去吃饭吧!”大队长一发话,所有人都得听话。

…………………………………………

干旱还在持续,老天爷持续高温发威,这就是不给老百姓活路了。

公社领导已经控制不住局面,忍不住上报给县里,县里领导上报给市里。

陈市长得到这倒霉的消息,整个人差点气个仰倒。

这是多大的事儿啊?竟然敢隐瞒。

火烧眉毛了,才想起来让上级领导帮忙擦屁股。

“底下的这一群酒囊饭桶,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大的事情不早早汇报!

真以为国家的救济粮什么时候都有了,真是……”

陈市长都骂不出来,气的不停的拍着胸膛。

临江市怎么大事小事老是不断,出现了全国最大的特务搜查案,虽然都已经逮捕归案,但是也造成了不少的坏影响。

陈市长的功劳罪过,好坏参半,将功抵罪,没有得到任何的赏识。

而临江市的钢铁厂,造就的经济效应却在持续升高,这让陈市长有一些安慰。

但是还没有开心几天,临江市管辖的公社竟然出现如此大的纰漏。

如果粮食减产,老百姓活不下去,那就要到处流荡去找吃食,肯定会发生动乱。

陈市长真的是抓狂了,他觉得自己这个市长可能是当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