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血观音5(第2/3页)

晏倾离开后,风若让仆从们把兰时松开,又摘下蒙住她眼的布条。他嘲笑她:“看你下次还敢不敢骗我们郎君?”

兰时失焦的眼睛回神,看到是他,鼻子一酸,哇地一声哭起来。

风若吓一跳:“哭什么?你自己看看,根本没放血……吓吓你罢了。哎我们郎君怎么可能伤害你呢?你自己不都说你是徐清圆的贴身侍女嘛,我们郎君自然不可能动你的。”

兰时瘫软在地,抽抽搭搭地去看。她看到自己被划破的手臂上只有一道没有包扎的伤疤,而旁边有一木桶,流了一晚上的清水汇在桶中,已经快满整一桶了。

她心中后怕,并不因此而轻松,想到一晚上的折磨,她哭得更厉害:“晏郎君、晏郎君太可怕了……”

风若自豪:“那是自然!我们郎君是做什么的?不过你下次不要这样了,你不知道,虽然不是真的放血,但是真的可以把人吓死。我们以前就审过一个犯人,我们也是像对你这样吓唬那个人,那个人分明没有失血,还是被自己吓死了……”

风若意犹未尽:“你算是识抬举的了。我们郎君还有很多手段没用呢……”

他絮絮叨叨好心情,兰时则哭得更厉害了,让风若分外迷茫。

--

晏倾去拜访了京兆府。

如今京兆府,和之前有些不同。与刑部、大理寺一同抢案子的京兆府,在办完蜀州科举案后,颇让大理寺看不顺眼。大理寺少卿亲登京兆府,可极为少见。

韦浮同样惊讶。

他和晏倾虽然齐名,但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成名是借了晏倾的名气。如非必要,韦浮和晏倾其实很少碰面。两人之间若有若无地有些隔阂,虽不明显,但韦浮相信晏倾是有感觉的。

晏倾将徐清圆留下的信给韦浮看,又将事情始末大概说了一下。

韦浮眼中温酒一样的笑意微顿,沉思很久。

他手扣着案几,慢慢道:“……我明白了。”

韦浮却不明确回应:“但是,此事太大,我要多考虑几日,再回少卿。”

晏倾望他片刻。

他想韦浮真的和韦兰亭一点也不一样。韦浮没有那种热忱,他比韦兰亭要圆滑很多。即使是徐清圆的事,韦浮也说他要考虑。

他不会义不容辞地做任何事。

晏倾缓缓道:“天历二十一年,女相韦兰亭,微服私访时,路过甘州。之后甘州兵变,南国才亡了。”

韦浮蓦地抬头,目光冰凉地看着晏倾。

韦浮笑意不达眼:“晏少卿在说什么,我怎么不明白?”

晏倾:“你在查你娘死亡的真相,不是吗?若是线索在甘州出现过,你应当不会放弃吧?”

韦浮心情复杂:“……露珠儿告诉你的?她那么信赖你,连……连我的事,也告诉你了?”

晏倾清寂幽黑的眼睛望着他:“韦江河,你在做什么,其实不难猜。不是要她告诉我,我才能明白。你去接南蛮使臣入关,又千里迢迢将乔子寐的印章送来,补全了那纸公文,而林相那边毫无反应,压根不知道你中途离开的事……我只要知道你在哪里待过,去过哪里,做过什么,我便不难猜你的目的。”

晏倾平静无比:“你行事虽隐晦,却是过急的。只要有人有心查你,很容易看出你在做什么。”

韦浮沉默许久,他站起来,弯腰向晏倾行了一大礼,感谢晏倾的提醒。

他知道晏倾本可以不提醒他,一直冷眼旁观便是。但是……为了徐清圆,晏倾还是说了。

韦浮抬头看晏倾,这个青年病弱苍白,雍容清贵,却又如暗夜后的寒潭鹤影,让人看不分明。

韦浮静片刻后,投桃报李道:“林相让我查你爹娘的出身。你若有什么问题,私下处理干净,我当做什么也不知道。”

晏倾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他道:“并无任何问题,韦参军多虑了。”

韦浮微笑:“那便好。”

韦浮又忍不住问他:“你如何知道天历二十一年,我母亲去过甘州?”

晏倾眼睛眨也不眨:“大理寺有卷宗记载。”

韦浮蹙眉,对此怀疑。

两朝交替间丢了很多文书资料,这才让他的调查艰难十分……怎么唯独大理寺的卷宗没有丢?

韦浮轻声:“晏清雨,我真看不懂你。长安和洛阳的郎君中,人人皆有所求,为名为利都不奇怪。我却从来不知道你在为什么。

“若是为名,你轻松撇开蜀州案子,放弃大赏的机会,把张文推了上去。若是为利,也没见你过得多么富裕。若是为了我那师妹……我师妹虽有褒姒之貌,可你又不是周幽王。”

晏倾偏过脸,并未回话。

韦浮想半晌,突然笑:“我想起来一件事,晏少卿近日没有上朝,应该没听过此事。今早,兵部那边报,说甘州外有流民徘徊,数量不少,说是南国遗落在外的百姓想回大魏,请大魏接收。甘州不敢承应此事,怕有贼人细作混入其中,浑水摸鱼,危及边关军事,特请示中枢。”

晏倾睫毛微颤。

晏倾问:“看来韦参军已经想好借口了,但是韦参军不是不日要定亲了,当真有时间?”

韦浮眸中笑意微晃。

他说:“岂敢因私废公?”

--

韦浮便登了林相的门。

林雨若听说他来了,便有些着急。她前两日打听到,她爹要两家交换庚帖,双方长辈已经商量得十分和气,似乎两家很快就能成亲。

林雨若跟自己爹抗议了几次,说不能这样不征求韦师兄的意见。林承不觉得韦浮会拒绝,事实上韦浮也从未拒绝,唯有自己女儿,次次表现出反抗之心。

林承甚至私下打听过,林雨若是否有心上人。

林承不能明白林雨若在想什么,便把不听话的女儿关起来。林雨若乖巧十几年,竟然尝到了和林斯年一样被关禁闭的滋味。

但是她没有林斯年那样不受宠。

当林雨若听侍女说韦浮来登门,她生怕自己爹要逼婚,便偷偷溜出去,想去正厅偷听那二人对话。

林雨若想的很清楚,一旦林承表现出那个意思,她就要出去打断,告诉众人她不愿嫁。

她绝不为难韦师兄,韦师兄……从来没表现过喜欢她呀。

林雨若靠在正厅外的花架边,听到里面二人的谈话。林承语气不好,韦浮毕恭毕敬,二人却没有争执。

韦浮低声向自己的老师请教:“……所以,学生想上奏,亲自去一趟甘州。接收遗民是一,若能找到徐固、将徐固带回来,也是功绩。”

林承:“为师自然希望你能为国效力,为君分忧,但是为师与你外祖父已经商量好,要在下半年为你和若若办婚事,你这一走,不知何时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