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妙啊!妙啊!(第2/2页)

不过就在这时候,他的身子忽然摇晃两下,下意识地用手去扶钢琴,却撑了个空,身子向下栽倒。

这一瞬的变故有点快,周围的人都猝不及防。

不过刘青山一直注意着呢,而且他出手飞快,在半空中扶住施老师。

其他人也都停止了欢呼,密切地关注着。

施老师很快就恢复正常,他不好意思地摆摆手:“没事没事,刚才有点兴奋过头儿了。”

刘青山却知道,这就是身体发出的警告,而这时候的人们,一般的小毛病,都觉得挺挺就过去了,多数也不会太在意。

实在不行,就吃两片当时的万能神药“去痛片”。

去痛片这药,常吃上瘾。刘青山在初中上学的时候,一位老教师就常吃去痛片。

有一次上班犯瘾了,恰好兜里没揣去痛片,这老师哈欠连天没精打采,课都上不了。

还是校长厉害,用粉笔修理了两片白色的小圆片,跟去痛片外表差不多,给这位老师吃了,然后就精神抖擞地去教室上课啦,你说神奇不神奇吧?

刘青山扶着施老师坐下,先叫他平稳一阵,然后这才你说道:“施老师,我师父过几天来京,正好帮您看看。”

他正发愁找不到什么机会呢,要是人家好好的,你非得说人家有病,那多不礼貌。

“不碍事的,我这身体棒的很。”施老师显然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刘青山也就不再多劝,反正等师父来了再说呗。

看到施老师没事,大伙这才重新兴奋起来,年轻人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刚才的演奏。

而谷大神则要把录像带走一份,说是回去研究。

施老师也同样要了一份,他说过两天,就要有岛国的音乐家来进行友好交流。

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率团,或许可以把今天的曲子,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这位小泽先生,说起来和华夏颇有些渊源,因为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出生的,是在国际上都颇有影响力的指挥家。

在七八年的时候,小泽先生来华夏交流,中央乐团准备了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小泽担任指挥。

完事之后,小泽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大对劲,第二天,去中央乐团的时候,正赶上二胡演奏家姜女士在练二胡,拉的也是这首二泉。

小泽一听,顿时流泪,嘴里说:这是应该跪着听的音乐啊。

然后他就真的跪下了。

后来还表示:要是先听了二胡独奏,我昨天就不敢上去指挥了,因为我没有真正理解这首音乐。

音乐无国界,小泽先生此举,还是很令人钦佩的。

而小泽先生也对他出生的这片土地很有感情,多次率队来访。

施老师说完这件事,就提议道:“青山,要不我和团长说一下,叫你也加入交流好了,你绝对有这个资格。”

这种事情,刘青山还是少掺和比较好,毕竟他不像眼前这两位大师,都是真材实料。

于是笑着摆摆手:“我就不必了,我又不是专业的。”

“而且这段时间,港岛那边发来邀请,要请大树下的歌手,去港岛那边开一场演唱会,我还得忙活这件事。”

话音刚落,歌手们立刻就兴奋起来,小凳子乐得直蹦高:

“哇,太好啦,我们也能去港岛演出啦!”

在当时人眼中,港台那边流行乐发展早一些,所以当然水平也更高。

能去更高的舞台表演,难怪大家都来劲呢。

其实刘青山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安排大家都出去避避风头,于是笑道:

“先别高兴太早,港岛那边完事之后,搞不好还要去非洲采风,都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

不料想,大伙更加兴奋,就连阿毛,都激动地和旁边的人拥抱:“我想看大象看狮子看长颈鹿!”

被她抱着的滕大爷使劲伸长脖子:“你看我像长颈鹿啊?”

众人一阵大笑,神秘的非洲大陆,还真令人心驰神往。

尤其是在这个年代,出国不像后来那么容易,更不用说去非洲了。

刘青山瞧得直摇头:等到了那边,看你们还能不能笑出来。

这么安排,一方面是叫大家去那边历练一下,从家驹他们的变化来看,这还是非常有好处的。

另一方面,自然就是避避风头,倒是叫张老大和魏兵他们,也都随队,省得在学校惹事。

又聊了一会,歌手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回教室上课。

刘青山则叫来曹小飞,让他开车把施老师送回去。

“我坐公交就成。”施老师还真不习惯这种待遇,然后就被刘青山不由分说,给推进车里。

刘青山也骑着自己的二八大杠,进入校园。

因为还没开学,校园里显得十分幽静,看到校园里光秃秃的树木和斑驳古旧的建筑,刘青山心中涌起一股亲切。

他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做点什么,管不了别的学校,起码要保证京大的学子,别出问题。

一路骑到后面的化学楼,门口的车棚,停着十几辆自行车,看来大家已经开始工作。

等进到楼内却发现,好家伙,工作的可不仅仅是十几个人,而是几十个人。

绝大多数,都是一张张稍显稚嫩的面孔,正在各个实验室埋头干活。

其中也有一些中年或者年长的教师或者教授,或是领着学生收集实验数据,或者是在计算机前面,用电脑推演着什么。

在这些人里面,刘青山看到了白发苍苍的葛老,也有年富力强的鲁直。

还有坐在电脑前,手指噼里啪啦敲打着键盘,身旁围了好几名女生的陆长青。

刘青山走了好几个实验室,竟然没人发现他,可见这些人的专注。

虽然没人搭理,刘青山心里却更高新,因为这才是他想要的氛围。

正是这种埋头苦干的精神,才会令华夏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