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这个产业太大了(第2/2页)

“不过我师父没那么多时间,他更愿意在山里清闲,所以都叫港岛那边的宋一针老师兄去应酬。”

羡慕啊羡慕,学生们都抻长脖子,瞧着请柬,那上面清一色都是知名的大公司。

咳!

钟教授轻咳一声:“你们都好好学习中医,争取将来也有这样的机会,出国留学那是低层次的,出国讲学,那才叫厉害!”

学生们齐齐点头,都下定决心,要继续刻苦钻研。

然后就听到钟教授叹了一口气:“包括我们,也都要向孙老先生学习啊。”

他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能说出这种话,足见心胸坦荡,有点活到老学到老的意思。

刘青山一瞧火候也差不多了,就笑着接过话茬:

“钟教授,章教授,咱们的中医药博大精深,不是一个人就能支撑起来的,需要我们每一位从业者都为之努力奋斗。”

“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只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刻苦钻研,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就,咱们的中医药事业,才能百花齐放,让整个世界认同和接纳。”

啪啪啪,年轻的大学生们,都使劲拍起了巴掌。

他们为哑巴爷爷这样的前辈喝彩,也更是给自己鼓劲:我将来也要成为这样的大家!

看到人心彻底聚拢起来,刘青山也很是欣慰,这才开始宣布消息:

“各位同学,请静一静,大家从首都远道而来,将要在我们夹皮沟生活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希望大家不要客气,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问题,我们及时沟通。”

“最后,为了表达对同学们的感谢,经过我们制药厂领导的研究,决定给同学们每人每天,补助五元钱,钱不多,就代表我们的一点心意吧。”

刘青山说完,想象中的掌声和欢呼声明没有发生,因为那些学生都傻了。

他们从学校来到这里,除了希望能增长见识之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在这里能免费吃住,基本没有什么花销,那么这样一来,每个月二十块钱的伙食补助就省下了。

要是干上大半年,也能攒下一百多块钱,或者贴补家里,或者购买一些自己心仪的东西。

结果忽然从这位刘总嘴里,听到了补助的消息。

每天五块钱,那么一个月下来,就是一百五十块,乖乖,这都快赶上学校老师的收入啦。

岂不是说,要是在这里工作半年,就能攒下一千块钱!

对这些大学生来说,一千块钱,那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因为他们这四五年的大学,家里总共都花不了这么多钱。

所以一时间,大家都愣了,以为自己的耳朵出现问题。

“刘,刘总,你刚才说的都是真的?”一位高高瘦瘦的学生,结结巴巴地问道。

刘青山笑着朝这名瘦高个学生点点头,他记得对方的名字好像叫程志,是学生之中比较出众的一位,于是向对方说道:

“当然是真的,外国的专家每天都会有补助,咱们自然也不能例外,远来的洋和尚会念经,咱们也不差。”

哦!

学生们这才欢呼跳跃,有几个家里生活比较困难的,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为这份收入而兴奋,更为得到的尊重而感动。

两位教授也都无比欣慰:这样的队伍,将会更有战斗力。

钟教授望向刘青山的目光中,也满满都是欣赏:难怪这个年轻人能取得如此成就,人家这份胸襟和气度,别人就比不了。

章教授也同样激动:学生都有待遇,他们带队的教授,肯定也会有,而且只高不低。

别以为教授就有钱,这会儿的教授,也就是赚个死工资。

平时想要搞点什么研究,或者买上一些专业的期刊杂志,都得自个掏腰包,日子也紧紧巴巴。

要是有了这笔额外的收入,那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而当着学生的面,刘青山自然也没提两位教授的待遇,在他想来,怎么也得和那些外国专家持平才行。

只有经济平等,才能平等相处,不然的话,总觉得低人一等。

“刘同志,那个青山啊,我们刚才正要参观生产车间,就来到这里,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继续观摩学习一下。”

章教授对刘青山的称呼也发生了改变,现在是彻底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那些洋专家在刘总跟前,一个个都服服帖帖的,自己人就更不能没事找事。

参观车间当然没问题,因为刘青山还有着更大的构想。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夹皮沟制药厂的几样主打药物,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虽然药厂的产能可以继续扩大,但是也需要一个扩建的过程,而且还要受到原料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刘青山觉得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外包。

而中医学院的附属制药厂,就是刘青山所看中的。

双方完全可以展开合作,虽然这样做,对方会分润掉一些加工费,但是相比之下,加工费什么的都是小钱,大头还是夹皮沟制药的。

所以他才会先抛出订单,震撼一下章教授他们,等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再适时地抛出合作的意向。

无论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还是从为国争光的角度,对方都没有理由拒绝。

就像刘青山说的,中医药这个产业太大了,谁也不能独吞。

只有合作共赢,才能把这块蛋糕越做越大,才能让这项民族的瑰宝,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