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第3/5页)

“是不是还有事儿?”

见他略带窘迫地站在那,杨二奶奶便问道。

“是,我、我媳妇儿没奶了。”

“那是吃得不好吧,”杨二奶奶一想也明白了,与孙桂芳对视一眼后,跟杨继北道,“你让她每天下午过来找桂芳坐坐,做点针线活儿啥的,我每天给她煮三个糖鸡蛋。”

杨继北大喜,表示会给钱,杨二奶奶受不了他那样儿,让他赶紧回去。

等他走后,杨二奶奶才对孙桂芳说,“也怪不容易的,没有奶水,孩子吃不饱,很容易生病。”

孙桂芳点头,“是啊。”

怀里的嫣嫣正在玩她的头发,闻言也啊,孙桂芳扑哧一笑,“你听得懂啊,就啊。”

“啊。”

嫣嫣兴奋地吐了一个小泡泡。

“嫣嫣真聪明,”杨二奶奶稀罕地摸了摸她的脸蛋,嫣嫣侧过头看她,那小模样可惹人爱了。

赵长国是十二月底结婚,杨二奶奶和孙桂芳带着嫣嫣去随礼,坐在晒坝那边吃席,见郭红穿着一身新衣服,跟这赵长国一桌一桌地敬酒唤人,脸上是掩盖不住的羞涩与喜悦。

“这孩子不错,”杨二奶奶和杨大奶奶咬耳朵。

杨大奶奶也点头。

刘香莲和郭红瞧着就很熟,她们多说了几句话,郭红这才和赵长国过来敬酒。

吃了午饭后,孙桂芳她们就回家了,杨继西和杨二爷爷没去,他们在吴家帮忙。

这吃席也不能全家人一起去啊,现在谁家的日子都不是那么宽裕,要是每次全家出动,那不得吃穷人家。

杨继西回家时,听孙桂芳说起今天的热闹,听完后说,“只要赵长国安心过日子,倒也不是那么难办,就怕他.....”

“我和娘也是这么想的,”孙桂芳想起郭红满脸的羞涩与看赵长国的眼神,“希望他们好好过日子。”

第二天上午,孙桂芳和杨二奶奶正在堂屋里说话,小床上躺着熟睡的嫣嫣,就听杨大奶奶那院子里传来赵婶儿的说话声。

孙桂芳探头一看,是赵婶儿带着郭红过来了。

她转头跟杨二奶奶说了声。

杨二奶奶起身,“我过去看看。”

孙桂芳点头,又坐回小床边,有这小床确实方便,孩子困了就放上去守着,睡得也舒服,就是搬来搬去的有些麻烦,但已经非常不错了。

“哎哟,我说是谁呢,原来是他赵婶儿来了啊,”杨二奶奶笑眯眯地进了杨大奶奶家堂屋,对赵婶儿笑道。

“带我家郭红过来认认门,就要到你家去呢,”赵婶儿笑眯眯地让郭红叫二娘。

“二娘。”

郭红唤道。

“好好好,”杨二奶奶看着郭红夸赞了两句,“以后常来玩儿啊。”

“就是,这人多也热闹,”康嫂笑。

“欸,”郭红应着,觉得杨大娘和杨二娘的人都挺好的,等她跟着赵婶儿来到杨老婆子这时,她还和刘香莲说了好多话。

见赵婶儿和杨老婆子聊起来了,刘香莲便拉着郭红进了房间,福宝在睡觉,房间门一关,整个屋子都黑了许多。

不过郭红也很适应,毕竟好多家人都是这样,没有开窗透光的。

“昨晚....你过得怎么样?”

二人也是闺中密友了,所以刘香莲问这个私密话,也不觉得什么,她是真担心郭红。

“挺好的,”郭红脸上的笑淡了一点,声音却很平静,“和谁过不是一样的啊,我做好自己的,以后有了孩子,我就围着孩子转,男人算啥?只要一起过日子,他就得扛起自己的责任,不敢胡来的。”

刘香莲听到这话心里不是滋味,她握紧郭红的手,“....凡事也得想着点自己。”

“我知道,他心里有人,我心里也有人,咱们扯平了。”

郭红努力抬起头,不然眼泪掉下来,“我挺好的,真的。”

二人没说多久的话,郭红便出去了,见她出来,神情也没异常,赵婶儿便带着她走了。

“以后咱们这几家都住得近,有些事儿还得互相帮衬着,你要是串门,就来这边。”

赵婶儿说。

“知道了娘。”

郭红笑道。

回到家,赵长国正在收拾鸡圈,见她们回来转头看了眼,视线在郭红身上停留了一下,郭红笑看过来时,赵长国立马转头继续干活儿了。

杨继西正好和杨继康抬着东西从他们院子前过,因为院子小,所以副队长家没有修院墙。

赵婶儿和他们打了声招呼,接着对郭红道,“前面那个是杨继康,就是你杨大娘家的儿子,后面那个是杨继西,原本是你杨三娘家的,后来过继给你杨二娘了,现在两口子就住在你杨二娘家,前不久还生了一个姑娘呢。”

“我知道他,”郭红说,“过继的事儿听说过,好多人都说杨三娘他们很仁义。”

为了不让亲二哥二嫂绝户,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他们,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赵婶儿听完只是笑了笑,“以后你就清楚了。”

郭红疑惑地看向她,赵婶儿却不再解释。

学校只有两间屋子,而且是泥墙茅草房,倒也建得快,里面的桌子板凳,都是各家家里没用到的,便就送过去了。

杨继西家送了两根长凳过去。

学校建好后,队里又开了会,说起开学以及老师的事儿,还有关于教材等问题,队里出钱买教材,那是给老师教书用的,但是孩子们要教材,那得自己买才行。

这下生产队炸开锅了。

杨继西听得耳朵疼,队长一说散会,他就提起凳子拉着杨继康走了。

这事儿对杨继康和杨继西家都没啥影响,石头以后还在镇上念书,嫣嫣现在还是个奶娃娃,念书还得好几年呢。

但杨继南和杨继东脸色就不是很好看了。

去村小学念书不用学费,知青们轮流给孩子们上课,他们得的是工分。

原本还以为把孩子直接送过去就成了,结果得买教材。

虽然钱不多,但这落差大,之前也没想到会给钱啊。

特别是想把家里几个孩子全送过去的,这会儿打了退堂鼓。

石头回来时,便得知这事儿。

狗蛋拉着他坐在石头家院门口,看着不远处的大柳树叹了口气道,“我们家要攒钱翻修房子,原本想着村小学不用交钱,就打算明年春天就送去村小学念书,但是现在.....”

石头闻言侧头看他,觉得狗蛋没去学校,减少了和那些狐朋狗友的交往后,人变了很多,加上时不时就下地干活,整个人高了,黑了,也瘦了,更重要的是更懂事了。

“现在爷爷的意思就不去了,等房子修好,毛蛋也差不多该念书了,到时候就送毛蛋去。”

狗蛋垂下头,心里莫名地难受,“石头哥,你明年还在镇上念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