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5页)

小栗子也是一脸苦笑道:“这是猫狗房新进的小宠,性情桀骜不驯,根本不听话,驯服不了,管事就做主把它送出宫去,倒给留下要好,哪知道被舒贵人看上了,怎么都要过去。”

他们原本还担心,舒贵人把这个难驯服的小狗带回来,会不会吓着沐瑶?

幸好舒贵人还是知道分寸的,只让两人回来跟沐瑶说一声,自个就带着小狗先回去了。

沐瑶倒是担心,问道:“这小狗难以驯服,不会咬人吧?”

小豆子笑道:“娘娘放心,那小宠怎么都不听话,但是不知道为何,见着舒贵人就乖了起来,都不叫了,让坐就坐,让站就站,管事在旁边都啧啧称奇。”

虽然他心里觉得舒贵人不笑的时候看人,也怪渗人的。

小宠最是敏锐,知道谁能惹谁不能惹,估计发现舒贵人才是这里面最不能惹的,于是立刻就乖巧了起来。

小豆子又道:“舒贵人说小宠会训上几天,也就能乖了。若是不乖的话,再送出宫也不迟。”

这意思是在宫里不能驯服,没能养,就送回去叶赫那拉家去了?

沐瑶感觉怪神奇的,舒贵人还真的老老实实呆在咸福宫没出来,专心训练小宠,还不让和敬过来,免得被没训好的小宠吓着就不好了。

和敬忽然少了舒贵人这个玩伴还怪不适应的,过来景仁宫的时候对沐瑶嘟囔道:“小宠虽然可人,怎么舒贵人就挑了个难训的,非要自个来训了?”

沐瑶就笑笑道:“也是这小宠跟舒贵人有缘,一眼就看上了。”

和敬捧着脸,小眉头都是皱紧的:“要是不小心被小宠咬着一点,那也不得了。”

她担心了两天,好在舒贵人又来找和敬玩儿了。

得知和敬担心了几天,舒贵人就满脸歉意道:“小宠其实挺好的,我就想着尽快训好了,在咸福宫也不会吓着仪嫔。”

沐瑶倒是多看了舒贵人一眼,还以为舒贵人急着带小宠回去训练,是想尽早把小宠收复,原来是担心小狗会吓着仪嫔吗?

舒贵人看着厉害,还是个心细的小姑娘了。

和敬就问道:“那你这会儿出来了,小宠留在咸福宫,会不会不听话跑出来吓着仪嫔了?”

闻言,舒贵人就摇头道:“不怕,我让百英留在咸福宫看着小宠了,它如今也很乖,不会闹腾,我才出来的。对了,我给小宠起了个名字叫将军,怎么样,威风不?”

威风是威风,只是一个小狗的名字叫将军吗?

乾隆知道后脸都黑了,让舒贵人给小狗重新起个名字。

不然外头那些真将军就得在朝堂闹起来,御史也是如此,他就得头大了。

舒贵人这才不情不愿给小宠改了名字,叫做白虎,反正无论如何都要是个威风的名字。

乾隆就随她去了,白虎总比将军来得好。和敬偷偷跟着舒贵人后边,远远看了一眼那个叫白虎的小狗,回来跟沐瑶说道:“那小宠看着凶得很,但是在舒贵人身边就十分乖巧听话,不让动就一动不敢动了,让翻身就翻身,不让吃饭就不敢吃。”

她瞅着舒贵人实在太厉害了,那么凶的小狗居然这么听话。

“小宠也不乱喊乱叫,对仪嫔娘娘也挺亲近的,上回见小宠的脑袋躺在仪嫔的膝盖上呼呼大睡,陪着她一起抄经来着。”

沐瑶听着小豆子说这小狗十分凶,如今看来其实还好了?

小豆子听呆了,都怀疑当时看见那个凶悍的小狗是眼花了。

他后来问过沐瑶和舒贵人之后,特意去咸福宫看了一眼那只小狗,真的乖得就仿佛换了一只似的,叫小豆子忍不住惊叹。

果然人会识时务,小宠也是如此了,知道舒贵人是个厉害的,这小狗就不闹腾了。

舒贵人倒没把功劳都放自己身上,还说有百英帮忙才能这么快让小狗听话了:“百英的武功厉害极了,当初阿玛和额娘求了皇上,才让百英跟着我进来的。”

和敬在旁边听得奇怪道:“是觉得百英跟舒贵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怕舒娘娘进宫后不适应,才让她进宫陪你的吗?”

舒贵人摇头道:“不是,阿玛和额娘怕我闯祸,闹腾起来的时候侍卫不敢靠近,宫女们估计拦不住我,还是得有个武功比我好的人在,不至于闹得天翻地覆。”

沐瑶无语了,敢情百英是个剑鞘,专门塞舒贵人这把出鞘的兵器吗?

舒贵人托着下巴道:“我以前看话本,都说后宫是个勾心斗角的地方,娘娘们一个个跟斗鸡眼一样,光吵架不动手。我估计只会动手的事,就不会动嘴来吵架,那得多累,解决起来也慢了。”

她眨眨眼又道:“等进来后,才发现话本都是骗人的,这后宫比我阿玛的后宅还清净多了。”

沐瑶抿着唇想笑,你这是暴露了你家阿玛的私隐了喂!

你阿玛不要面子了吗?

舒贵人不觉得她阿玛还要面子的,反正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毕竟只有她一个女儿,舒贵人的阿玛虽然也不是说一定要个儿子,不过也想多些子女,可惜后宅的小妾不少,最后还是只有舒贵人一个女儿。

就是后院的人多了,自然会闹腾得很。

当然了,刚开始有人会闹到舒贵人跟前,后来就没了。

沐瑶猜肯定是舒贵人用拳头教会她们做人,自然就没人来烦她了,也是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

她这安安稳稳到了怀胎三个月,太医再三把脉后都说沐瑶怀着稳固了,也没多少害喜的症状。

沐瑶感觉这孩子十分体贴,不知道是不是每天给永璋私下念叨的。

永璋觉得自己的念叨有效,每天下课后就过来对着沐瑶的肚皮嘀嘀咕咕几句。

四阿哥永珹的百日到了,但是他依旧病歪歪的,太医的意思是不建议办百日宴为好。

乾隆自然没有不应的,毕竟孩子能平安长大比百日宴更重要。

嘉嫔有点不高兴,却也只能等周岁宴去了。

海贵人却开始害喜得厉害,基本上连门口都不出,宫务自然是做不了的。少了白贵人在,嘉嫔要一直盯着永珹,时时刻刻都不敢放松,宫务还得捏在手里,也是累得够呛。

但是她都从魏贵人那边要回来了大部分,又送回去的话,嘉嫔感觉自己的脸面着实有点挂不住,只好暂时硬撑着了。

沐瑶还以为魏贵人因此安静下来,哪知道乾隆有一天晚上过来的时候忍不住跟她嘀咕道:“魏贵人去小厨房亲自做羹汤,然后送来御书房,朕不饿,回头就让李玉给门口的小太监用了。”

小太监也实在,乾隆赏的吃食,自然而然就喝了个底朝天,这就让魏贵人误会了,以为乾隆很喜欢,于是就每天去小厨房琢磨新羹汤,每天再送来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