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第2/3页)

太上皇的退休生活也能多姿多彩。

在放人出去玩一年后,是要他带着发现的问题回京继续发挥余热。

康熙是否喜欢被返聘?会不会玩疯了不愿意回京?

胤禛做出推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是每个人都和武拂衣似的。

康熙做了五十三年皇帝,操心政务与民生已经成了他骨髓里的一部分,他无法真的万事不管。

具体进度,走一步看一步。

天黑后,武拂衣终是离开了畅春园。

大致商谈好了禅位与继任的琐碎安排。其中有一条,暂时取消每日御门听政。

因为新君不能嗖一下搬进宫,而改为三天一次在畅春园开朝会。其他事务不着急就上折子给老四,着急就请奏通传给康熙。

其实,风雨无阻每天上朝的工作制度是该变一变了,这种工作效率不高。

以往,康熙南巡、避暑等时间段,皇上不上朝也能让朝廷政务正常运。由此可见,每天摸黑早起没必要。

这就提出暂时改为三天一次早朝,理由不能更充分,因为没有正式入住紫禁城。

对此,康熙也没法反驳老四,而朝会地点改在畅春园也是情理之中。

老四都说了让汗阿玛跑来跑去不合适,肯定是要朝臣们换地方。

正所谓,温水煮青蛙。

武拂衣想着即便胤禛无法立刻提出更改朝会时间的妥当计划,她也要先减少早起天数。

将来,她一定会把暂时三天一次朝会的「暂时」两字给抹掉,从临时性变为永久性。

回到四爷府,最明显的差别是外围多了一圈守军。

今天,康熙宣布禅位后,京城下午就实行了临时限行制度。

比起以往老皇帝死后的全城戒严,因为康熙依旧在世足以震慑众人,几乎没有发生任何不安与动荡。

这种限行要持续到新君正式登基。一个半月时间看着很长,事实上时间很紧迫。

不过,武拂衣心态很好,该知足时要知足。眼下的情况比康熙病逝,新君迅速入宫丧事、政务一起处理要强多了。

入府第一件事,连夜召开家庭大会。

四福晋、李氏、宋氏,弘昐一家三口,弘晖夫妇,以及茉雅琪、弘昀都列席。当然,忘了谁也不会忘了禛·武氏。

夜晚八点,会议厅内气氛并不高涨。

四爷成为新君,众人听闻消息至今已经十个小时了。

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傻了,到慢慢回神后的兴奋,再就是情绪低落下来。

四爷做皇帝有啥好的。

乌拉那拉氏、李氏与宋氏都在宫里住过,都知道那里的规矩有多麻烦。

在府内多自由自在,不必晨昏定省,写写书,搞搞研究。偶尔也能微服出门转转。这样的悠哉日子过了十几年,儿女们长大了,要操心的事也少了。

冷不丁要进宫,可不就是被打乱了舒心的生活。且不说四爷是不是纳新人,就说要处理与康熙妃子们的关系也很烦。

与额娘们的忧愁不同,弘昐、弘昀与茉雅奇下午已经声讨了弘晖。

兄妹四人,只有弘晖出过海,看过西方世界。说好的下次换个人出海,但阿玛成了新君,这个下次一定肯定要改期了。

弘昐心心念念着出洋,他擅长于各国洋文,上次是因为大婚没走成,这下不知道要耽误到什么时候。

茉雅琪也想走,她的新粮种植计划从四年前在湖广及云贵推广,作为幕后策划者想去实地验收。

弘昀更委屈,他年纪小,今年十三岁。

前几次,阿玛带着孩子出门都没轮到他,难道他要成为唯一一个没和阿玛微服出访的孩子吗?

除了出游问题,四兄妹更知道四爷登基意味着各种利益集团将会攀附到新君孩子们身边。

“行了。别一个个苦着脸,你们这幅模样千万别拿到外头去,距离被套麻袋的日子不远了。”

武拂衣岂会不知要面对很多新麻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先解决搬家的问题。”

这就把康熙准备全面搬出的想法说了。除了乾清宫与宁寿宫不动,内廷其他宫殿都会清空。

“太妃们一率搬去畅春园,那里的地方比皇宫要宽敞多了。明天起,武侧福晋先入宫打点,福晋镇守住府邸。要带的东西,要带的人,你们都在五天内想好了。”

武拂衣暂时没说宫殿分配,因为老四住哪里尚未决定。

而主要问弘晖与弘昐,“你们成亲了,十八二十岁也到了分府在外过的年纪,现在还想一起进宫住吗?”

老四的后院算上武氏,一共就四个人,将来也是尽可能一个新人都不要了。比起康熙众多嫔妃,老四登基后,东西六宫多是空置。

废太子胤礽曾经住的毓庆宫空间很小,如果弘晖等孩子要住在宫内没这个困扰,是能每人挑一处后妃的宫殿改建入住。

弘昐与弘晖相互看了看,以前不喜欢住宫里,因为那里没有阿玛额娘,算不得上一个能放松的地方。现在情况变了,可到底要不要入宫住呢?

“回去想一想吧。”

武拂衣知道这不是拍脑袋的决定。

这又换了话题,主要强调了近期无比要严守门户。

政权交接期,各种忙碌与变动,那就更要打起一百二十分的警觉心。

同时,也让各人监管好各方下属与仆从,别让人钻了空子。

别以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行事就张狂了。谁敢飘,李德全就是前车之鉴。康熙身边用了几十年的太监总管,说撤职就给撤职了,如今只能凄苦度日。

众人听着这一番提醒与告诫,都是心中一凛,郑重其事地点头应下了。

武拂衣也没再多话。

今天一番晴天霹雳式的折腾,大家都累了,那就早点各回各屋。

她捎上胤禛一起去了前院。

两人却不能马上休息,必须要尽快敲定宫殿住处安排。

胤禛听闻老鬼不入住乾清宫的想法,表示了十分赞同,他正有此意。

“你与我想得一致,汗阿玛的宫殿不能变动。而且乾清宫也不利于老四居住,那里地方大,不利于改建。”

说着,拿出一张下午画的建筑设计图。

“哪怕太妃们搬走,宫内一开始难免还是会留下汗阿玛的眼线。老四每天把折子带到武氏处批改,或是屡屡传召武氏总是不妥。尤其是登基初期,汗阿玛尚未远行,凡事更要谨慎些。”

胤禛给出了处理方案,老四修过好几个兄弟的宅子,现在是该在宫内修密道了。

“新君的居住搬到养心殿,那里比乾清宫易挖密道。与养心殿直线距离最近,是在它北面西六宫的永寿宫,让武氏住在此处即可。哪怕只有我们两个人挖,也能在登基典礼前完成密道施工,神不知鬼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