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第2/2页)

老大能耐能迅速反驳了,却是满口瞎话。

口口声声说手下确定龟兹仙药背后没阴谋,那么大一个阴谋怎么就被老四给撞破了?

老三对兄弟的动态倒是盯梢盯得紧。

康熙却敢用做了胤祉三十六年父亲的直觉去推断,老三不可能真的身正不怕影子斜,他怕不是把盯人的精力都盯错了地方。

胤祉浑然不觉自己会出什么大纰漏发。

每天编编书,他能出什么事?难道还能是老四在外查出他与那个官员有不法之事?

且不说四年半压根就没听说老四查到什么大案,自己本来也不敢似废太子有胆子搞非法人口买卖,最多也就是找人要一二件孝敬礼物。

这事大家都做,掌握好分寸就行了。

**

**

正月初三,直隶省衙门。

今天本该封印休年假,但年前腊月初的突发事件,让巡抚赵弘燮不得不加班。

事情起源于一个叫做孟光祖的男人。

此人自称是诚亲王门下,为胤祉在外办事。腊月登门拜会,让直隶巡抚赵弘燮预备接待他。

翻译一下,这就是要钱。

想与三皇子交好吗?给孝敬银子就行。

皇阿哥在外谋钱不稀奇,一般是凭着天然的身份优势经营产业。

直接派门客去索要贵重礼物,倒也不好说罕见。要钱的话不会讲得太直白,宗亲权贵也有这样做的。

给钱不代表投诚,有时就是避免麻烦怕被穿小鞋。

孟光祖自信满满登门,话里话外就是现在投靠诚亲王好处大大的。

细数几位皇子,胤祉继位的可能性很高,现在给银子就是示好以后的皇帝。

赵弘燮听后面上不显露,可打心底不想出这笔钱,他并不看好诚亲王。

不管怎么说先找理由把孟光祖给留下来。

说腊月要过春节了,外头风大雪大不如让他招待一番,请这位诚亲王心腹过个舒坦享受的春节。

暗中开始调查孟光祖接触过哪些人?

所谓法不责众。不知道牵连面如何,再判断告之皇上知晓?

然后就等到隔壁山西省的朋友寄来密信,说孟光祖也去山西府索要过孝敬银子了。

更多情况还要等一等,通信速度没那么快。

反正春节假期也不办公,等到年后其他友人来信再做决定也行。

万万没想到,居然先把微服私访的雍亲王给等来了。

随即给他当头一道雷。

孟光祖此人疑似冒充诚亲王门人行骗,诈骗省份目前已知涉及了四川、陕西、山西,依照这个路线是该来到直隶。

武拂衣也想说一句老梗:how old are you?

怎么老是胤禛又碰上蹊跷事。

尽管舍不得在外考察的日子,但考虑到春节陪父母过年是老四要尽的孝道,本来是计划在正月前归家。计划赶不上变化,她与胤禛没能在春节前回京。

进入陕西,胤禛联络当地探子查问近些年的朝局情况。

这就听闻了老三把爪子伸到陕西,派出了一个叫孟光祖的旗人来索要孝敬银子。

老三做事这么不讲究了?

胤禛心有怀疑,虽然胤祉喜欢当搅屎棍打小报告,但他这三哥自诩清高结交都是文人墨客。

要说胤祉在外地开书铺,以远超市价的银钱卖书籍赚取暴利,这事还能信。可是直白地派人上门要接待,不像是老三的风格。

这就往深里查。

被孟光祖找上的官员,上至二品大员,而好些都给了金银珠宝,还附赠香车宝马。

此种情况居然不只一个省份,查到的就有三个省,更远的湖广南方暂且收不到消息。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是胤祉飘了,不管不顾索贿?

还是有人利用这个时代通信不便,以及对哪个皇子继位的押注心理搞诈骗?

武拂衣想起胤祉曾经安插眼线举报十四与弘晖去乱葬岗。

老三安排眼线能力挺强的,该不是都用在兄弟们身上,被偷家了也不知道吧?孟光祖真该胆大包天借用皇子名义敛财吗?

根据孟光祖的索贿路线,他可能来到直隶,那就把人给堵住带回京城。

不论此人是不是行骗,这事雍亲王都要管,不可能放任皇子向大臣们索贿。

这就有了大过年的找上直隶巡抚赵弘燮,但愿他可以配合着办案。

赵弘燮震惊于孟光祖的索贿范围比他想象中还多。当场表示愿意配合,这就带路直奔安置孟光祖的别院。

*

*

别院内,梅花暗香阵阵。

孟光祖舒服在暖阁里嗑瓜子,幻想着能从赵弘燮手里捞到多少钱?接下来他就要朝南走了。江南势力复杂,不如先去湖北湖南?

这一年半的日子过得真是太舒服了。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借用诚亲王的名号真是太好用了。那些官员们也真蠢,没一个敢质疑他的。

本来还担心雍亲王在外微服私访会撞破他的诈骗。

但听了好多次雍亲王可能要经过某某地方,狼来了、狼来了要抓贪官的小道消息是没有一次应验的。

几次三番之后,他再也不担心了,不可能倒霉撞上枪口的。

“嗝——”

孟光祖嗑瓜子嗑了个饱,正要叫小厮端点水果解渴,却听屋外传来由远及近的脚步声。

赵弘燮带路,进门就说:“孟先生,新年好。今天你有福了,雍亲王途径直隶府,听闻诚亲王门客在此,是要来见一见你。还不快点收拾一下,来正厅拜见。”

“咚!”

孟光祖闻言,瞬间门难以克制地双手颤抖,直接把冻梨给摔到了地上。脑子里就冒出一行字——天道好轮回,狼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