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第2/3页)

后来康熙开放了海贸,也稍稍放宽政策,允许番邦女性在澳门地区范围内活动。

至于京城,还是不见西洋女性,大清女子会洋文的少之又少。

之前,李氏的英语听说多是与大儿子弘昐交流,偶尔能在仆从陪同下去教堂听一听神父讲经。

武拂衣在京城时会定期与李氏进行训练。可今年弘昐要入宫上课,李氏少了口语陪练。

尽管碍于技术与时代条件限制,本就没让李氏本在洋文上听、说、写、阅读全面发展,但还是要求她保持一定量上的口语量。

新陪练找谁?

武拂衣瞥了一眼胤禛。能者多劳,让禛·武氏顶上,一月两次做李氏的陪练。还可能更加激发李氏的好学之心,她会愿意被另一位侧福晋比下去吗?

辅导洋文是一方面,观察李氏的心态是另一方面。

该叫胤禛发挥洞察人心的专长,观察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李氏对儿子们的期盼会否过了界?

立嫡还是立长,或是寻另一个继位人,这个问题早晚也会出现在四爷府。

听起来挺遥远,但胤禛萌生了夺嫡之心,让他防范未然注意李氏的心态是否有变也是未雨绸缪之计。

饭桌上,武拂衣不似康熙故意搞事,没有宣布让李氏去找武侧福晋学习的决定。

大家先安安稳稳吃饭,何必此时提学习,制造紧张情绪。

正月初一,却是要先找乌拉那拉氏聊一聊。

父母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福晋比李氏在府内更有权威性,也就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乌拉那拉氏的情绪一直紧绷着。

从出宫、坐马车到府内家宴,整个过程寡言少语,却是忧心忡忡地偷瞄了弘晖好几眼。

武拂衣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

守岁结束,眼见乌拉那拉氏有意想叫弘晖去房内单独谈话,先一步打断了她。

“福晋,走吧。”

武拂衣示意乌拉那拉氏跟上,今天是就在正院歇着了。

需要聊一聊给弘晖选伴读事宜,以及了解一下福晋对儿子上学的担忧,帮着她纾解心情。

按照府内的规矩,初一、十五四爷或是留宿福晋的正院,要不然就是休息在前院。

武拂衣成了四阿哥后,没有更改这一条规矩。

她在北郊庄子上能随心所欲,但在京城府邸不去破坏现有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而且乌拉那拉氏管理内宅行事公允,延续这条规矩也是对福晋的认可。

反正盖被子纯聊天,躺两晚算不上什么事。

何况乌拉那拉氏睡相不错,不打呼不磨牙,也不会像毛毛虫扭动,基本是保持平卧到天亮。

其实与福晋躺一张床,比与胤禛同床共枕要省心非常多。

前者不会也不敢闹幺蛾子;后者却是屡败屡战,估计贼心不死,还在暗暗计划下一次的冰块催醒突袭。

真心话却说不得。

武拂衣口风很紧,脑子很清醒。

她的真心想法一旦被小心眼的胤禛知道,那就不是被冰毛巾突袭,估计要往她被子里扔蚯蚓蜈蚣了。胤禛不顾手段幼稚,只要招数管用就行。

当下,乌拉那拉氏听闻四爷要夜宿正院,却是脚步一顿,握着佛珠的手指更加紧了。

同床而眠,并非乐事。习惯了每天做完佛课,一个人睡多舒服,而身边多了一个得罪不了的人,难免拘谨。

近日里心情又是莫名烦躁,这会越发不耐应对四爷。

何况,弘晖就要入宫,有一堆话想要好好叮嘱。正要喊弘晖,却被四爷打断,这滋味并不好受。

环视一圈。

李氏、宋氏、武氏全都是神色如常,没有一个人对于四爷的去正院表示挽留。

都太守规矩了!

怎么没人敢叫四爷去别的院子!

乌拉那拉氏心里清楚,这中抱怨着实无理取闹。

正月初一,除非遇上三年前李氏生孩子之类的事,否则这一天四爷只会在前院或正院呆着。

府里不会有人在此刻恃宠而骄,敢在这中时候提出非分要求的,注定会被四爷厌弃。

乌拉那拉氏终是离开了。

胤禛似不经意地看了一眼福晋的背影。

他的眼神平静而随意,但内心掀起一股又一股腹诽巨浪。

刚刚,福晋是不是脑子坏掉了?!

那一瞥,看似古井无波,但指捻佛珠的动作出卖了她的心。

福晋是对四爷前往正院不耐烦了吧?

渴望有个狐狸精能站出来拐走四爷?是不是还挺遗憾的,府里就没这样的角色?

胤禛垂眸,克制住情绪外泄。

不生气,不为乌拉那拉氏一时的不靠谱而生气。

早知道乌拉那拉氏笃信佛学,很不得出家伴随青灯古佛,或是前生的佛缘。

想礼佛随她的意,但她必要把四福晋的职责给守住了。该严肃府内规矩时不能放松,该打理府内内务不能罢工。

胤禛确信,如果乌拉那拉氏撒手不管,这一堆事肯定会被老鬼转嫁到他头上来。

理由都是现成的,武侧福晋不用照顾孩子,是有更多时间与空闲。

自己一点都不闲!

武拂衣年后要入工部,可以预计到大批的工部事务就要堆积案头等他去搭把手处理了。

**

**

正院。

乌拉那拉氏不情不愿,但仍需不露声色接待四爷。让嬷嬷给奉茶、准备洗漱热水、铺好床铺被褥等等。

“福晋,你有烦心事?”

武拂衣落座,直接单刀直入。

或许,乌拉那拉氏并不耐见到四爷来,但有的话必须要提前讲开了,是能避免麻烦滋生。

乌拉那拉氏下意识摇头,并没有向四爷倾诉的习惯。

“有劳爷关心,妾身并无不适。就是听闻弘晖要入学,担忧他在宫里不适应。”

武拂衣不信,却不能太强硬逼问。不妨旁敲侧击,而今夜的主要话题就在弘晖身上。

“孩子的年纪大了,入宫学习是必然的事。宫里有母妃与十三弟帮着照拂,爷会也会打点好不让孩子们受委屈。”

乌拉那拉氏却没怎么被安抚住。

早些年四爷未分府,她陪着在阿哥所住过,了解宫内的生活。

宫里规矩大,各宫的落锁时间都是严格限定着,必是不会有府上的自由。

别太指望德妃。这个婆婆是不会故意刁难人,却也难以与之亲近。

凡事守着宫里规矩,哪怕给儿子儿媳添些衣服炭火也不会逾越,极少给额外的关照。

宫内仅靠份例至多是能活着,远谈不上生活得好。

比起德妃,胤祥更靠得住。

乌拉那拉氏管理内务,一年到头,经手不少礼尚往来。

虽然十三阿哥人在宫内,却从不忘宫外的四哥,是能从他的礼单上瞧出用心与诚意。

因为裕、恭两位亲王的去世,皇子们要守孝九个月,这就又延误了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