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第2/2页)

卖玻璃去东瀛换金银铜,玻璃这东西不是吃的,不会引发病从口入的问题。

比之秧参冒充野参,药力不足会耽误病情,玻璃没有这般缺点。唯一的缺点可能是定的售价比人参更贵。

但东瀛方面得意识到这不是玻璃的缺点,而是他们没本事拿出更多重金属来换,那就该想办法多采矿。

当然了,真相总是冷冰冰的。

武拂衣牢牢捂住了玻璃真实造价。只要外面都不知道大块玻璃的成本很便宜,买家就依然能将其视作奢侈品用来彰显身份。

这样一来两头开心,自己开心赚了钱,对方开心买到了好物品,多么和谐友好的场景。

有关真实造价的歪理邪说不必与胤禟提了,把他领到货仓,说一说此去东瀛的卖货核心理念就行。

胤禟在登船后就听四哥讲述东瀛考察计划,其中就有如何做通幕府将军与几位重臣的思想工作。

以提供令他们心情愉悦的奢侈物品为切入点。除去调查了德川纲吉的喜好,也要考虑到县官不如现管,对接货方石田棋嗜好也有了一番了解。

从戴罪立功船长口中获悉,石田棋爱好下棋。

那很容易了,准备一块玻璃棋盘,以及如同水晶般材质玻璃白棋子与玻璃黑棋子。

瞧着价格不菲,其实就是生产玻璃窗的边角料了。顺带弄了个玻璃罐装棋子,在阳光下乍一看晶莹透亮,煞是别致耀眼。

武拂衣细数了带上船的货物,然后概括了去到东瀛后的交易准则。

总得来说,概括起来十六个字,「友善往来,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自愿原则」。

胤禟总觉得这一行字听着很悬乎,似乎与他们真正要做的是南辕北辙。十六个字,竟然一个字都不似真话。

这却不重要了。反正此次是他负责出面谈生意,在表面上彰显十六字方针就行。

眼下,他瞧到需要卖出的实物。一件件玻璃制品,经过精美包装,显得越发身价不菲。

“哎呦!这狗子屏风太有趣了,真不想把它卖给狗将军。”

胤禟摸着屏风,哪怕他对狗子没多少兴趣,瞧了一眼都生出想搬回家的冲动。

多看了几眼瞧出了些门道,低声说,“四哥,这设计图是不是你画亲自的?和你家百福的肖像有点形似。四哥,等回头给弟弟也搞一个同款吧?弟弟不白要,但你给个兄弟优惠价行不行?”

武拂衣微笑,胤禟眼神挺好,但想得挺美。

她是画不出这样的狗子图,画就是胤禛画的。但经此一次,以胤禛的心性怕是不会再轻易为旁人做狗子图,以免玷污了他对狗狗们的单纯喜爱。

立刻转移胤禟的注意力,从袖子里取出一叠卷宗塞到了他手里。“别的事等回国再说,你先看看这些宣传策略。”

这次出海不是把玻璃屏风在长崎港卸货就行,必须去东瀛几个主要城镇转一转。

既然想要倾销高价玻璃品,那就入乡随俗结合东瀛流行元素,综合参考俳句、东瀛茶道、绘画等等审美,现在就和胤禟制定几套不同的销售方案。

胤禟没觉得被转移话题,自认为四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先办正事要紧,把随行的翻译也给叫来了。

虽然他懂一些东瀛话,但也仅限于日常交谈。往文学文化方面搞,还是要让专业人士给出意见。

**

**

转眼又是十月十五,水官解厄,下元节至。

圣驾南巡的队伍早在两个多月前就回了京。

随着索额图被赐死,索相党覆灭,朝堂上持续了数个月的电闪雷鸣稍作停歇。

回京后,康熙下旨给太子身边换了一圈人,又在朝会上再次申明了对太子的看中与支持。相信随着索额图一派的邪恶影响消退,胤礽能够成为贤明储君。

中秋节,宫里还办了一顿团圆家宴。

皇上、嫔妃、皇子、公主都有出席,桌上其乐融融,一起瞧了戏班子演出的欢庆喜剧。

热闹的气氛,似乎隔三差五都有。

中秋过后是重阳,重阳之后是寒衣,寒衣之后是下元。节日总是一个接着一个。

康熙却在乾清宫里觉得有些冷清。

细细一想,可不就是冷清。去年,老四先是搞出牛痘实验,后又是弄了玻璃窗,一年到头有很多新鲜事,令人觉得新奇又热闹。

一不留神,老四出发去东瀛已经四个半月,京城就没了那股子生机盎然的热闹劲。

康熙觉着挺有趣的。

明明老四性子沉稳,但他在的时候仿佛就给京城注入一股活力,改变了京城有些死气沉沉的模样。不知道老四在东瀛如何了?有没有把老九的性子也带得靠谱些?

同在京城,相似的感觉。

北郊庄子,胤禛从江南回来后,绝大多数时间居住于此。

后知后觉发现生活变得有些过分清静,情绪波动的次数少了很多。可不就是因为老鬼不在身边,能让他动气的根源不在了。

这样很好,绝对没有一丝不舍与想念。

只是觉得有亿点点不习惯而已,生活平淡也就容易索然无味。

因此,他真的是闲来无事,重复阅读着武拂衣临行前的赠书。

那是老鬼自编的自救教程,概括内容为《遇到一百零八中海难的不同自救方式,从修理海船到荒岛求生,你值得拥有!》

胤禛瞧着这本已经快被他翻烂的手札。

又一次将它打开,翻阅前例行每日一次的默默祈祷,‘佛祖保佑,我不必亲身实践书中任一项内容,愿老鬼平安归来’。

难得他如此虔诚为老鬼祝福,是该会达成心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