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2/3页)

武拂衣看出了胤祯的尴尬,不动声色状似关心地问:“十四,你没是还没想好怎么布置府邸吗?或是没什么想要的,全凭为兄做主就行了?”

胤祯怀疑四哥是明知故问,偏偏四哥的表情无懈可击。

如果现在顺着四哥的话承认没准备好,那还能有下一次提要求的机会吗?

想了想,胤祯还是取出了清单。“就这些了。”

清单一出,会客内片刻安静。

胤祹先沉默了,他瞧着十四列出的密密麻麻需求。

仅以数量论,也就比自己多了两成,但以工作量计算就不一样。自己提前做了八成的准备,不用四哥操持太多。

十四作为四哥的亲弟弟,果然不一样吗?居然敢这样麻烦亲哥。

胤祹没有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不能想象有类似十四这般的弟弟是何感觉。偷瞄一眼,瞧不出四哥对此清单有不耐烦的情绪。

武拂衣确实没有不耐烦,早就料到十四会搞这一出。

胤祯讪笑着,“看起来好像有点多,但我保证里面没有违制的物品。价格上,四哥也不用费心,弟弟不会让你倒贴的。”

这是钱的问题吗?

武拂衣瞧十四列出的从博物架摆放的古董到花园鹅卵石的选材等等,林林总总的物品要去不同地方购买。

过程很复杂,甄别物品优劣,与掌柜商讨到货时间等等。那些琐事都要人去做,是不用四贝勒亲自去做,但也得过问。

对比十二都安排好了八成,十四是怎么厚脸皮说出不要亲哥倒贴的话来。

“胤祯,你可知汗阿玛说了什么?”

武拂衣弹了弹清单,“让我别太宠着你,不能令你予取予求。我总不能违背汗阿玛的口谕,对不对?”

胤祯不可能说不对,哪怕不情愿也只能认了。

暗中琢磨着,难道要和十二哥一样,自己去搞定清单上的需求?或是请额娘找人帮忙?

武拂衣用脚趾也能猜到十四的想法,而说到底无法彻底无视他。

既然四贝勒被康熙要求监管两位皇子的府邸修建,基础工作总是要做的。如果让十四自己去置办,万一出大篓子,是要背上监管不力的黑锅。

若说十四的需求过多,对比胤祹,数量上也没差太多。

对于物品数量肯定要酌情删减,余下的那部分也不能轻易让十四心安理得地得到。

“十四,我有一个提议。”

武拂衣早有准备,此刻就像是全心为弟弟考虑的好哥哥。

“汗阿玛说不能宠着你,不能你要什么就给什么,但没有说你不能多劳多得。”

胤祯疑惑,这是想要让他做什么?

“四哥,你该不是想给我再增加数理作业吧?弟弟真是没这个天赋。再说做作业,又岂能谈得上是多劳。”

武拂衣轻轻摇头,“当然不是,数学题帮不了你。这事要从根源上来看,你分府出宫是要组建家庭,或早或晚都要有孩子,是不是?”

胤祯点了点头,还是不明白四哥的意思。

武拂衣没别的意思,就是让十四提前体会带娃的辛苦。

依她本意,生不生孩子是看个人的意愿,不是非要不可。但康熙与德妃不会认同这个观点。

幸而,四贝勒已经儿女双全。至于以后,反正她是没睡女人的想法。

扯远了,话说回来,眼下是给十四找点事做。

“今年,我家的弘昐七岁,弘晖五岁,茉雅琪也四岁了。三个孩子都已经开始读书。十四,你作为叔叔,我相信你能帮着教教孩子。”

武拂衣缓缓道出要求,“听闻你在上书房学得不错,既是如此想必有足够的学识教育小孩,你做一回夫子。每天批阅三人的作业并且回答他们的疑惑,每五天出宫当面答疑。

只要你教得耐心认真,为兄会告之汗阿玛你的功劳,令他能看出你长大了,做事稳重了。如此一来,你想置办的那些东西就不是拍一拍脑袋想出了的。对此,你意下如何?”

胤祯听明白了,大概意思就是要他带孩子,负责孩子的启蒙教育。

他今年十三岁,比四哥的长子年长六岁。以他在上书房所学,想来不是难事。

“好。”

胤祯答应得极快,认为教导小孩绝不会比做数学题痛苦。

不就是三个孩子,批阅作业以及回答他们对课业的疑问,能有什么困难呢?以此来换取新府邸的那些物品,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那就说定了。“

武拂衣和善地微笑,“明天,我入宫与汗阿玛与额娘言明你的决心,表示你愿做一位耐心温和的小夫子。你自愿以此来报答我,感谢我对你府邸修建中的劳心劳力。”

一旁,胤祹琢磨着似乎有点不对味。

十四答应得痛快,莫不是从没留意上书房的先生们有火发不得的模样有多憋屈。夫子不好做,尤其是耐着性子不能发火的夫子就更不好做。

胤祹不知道四哥家的三个孩子脾气如何,应该不会太调皮吧?应该会好好完成作业,不至于让十四气到吹胡子瞪眼吧?哦,对了,十四还没有胡子。

武拂衣留两人吃了顿便饭,随后带着他们去在建中的府邸逛了一圈。对照实地情况,清单列表上的物品还需要修改增减。

翌日,上午入宫。

向皇上汇报了十二与十四对于建造府邸的想法。着重提了没有宠着胤祯,十四愿意多劳多得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康熙对此提议表示了高度的赞同。

先是谈及上书房那些夫子被胤祯气到的往事,又是让老四放心,会敲打十四让他不能做严师,而要有足够的耐心。

除了谈及皇子府修建,更重要是看守牛痘研究的侍卫名单定下来了。一共二十人,十人一班,能日夜倒班看守。

命令已下,明天就会去北郊庄子报到。具体如何安排侍卫的工作,就由老四自行定夺。

武拂衣看了名单,上面的名字多是没有听过的,唯独一个人除外。

庆复,隆科多的七弟赫然在列。

此人年约十五,此前就了解过他与隆科多虽然为兄弟,但关系上并不亲近。就出名程度,京城人多数只闻隆科多,不谈佟国维的其他儿子。

康熙将庆复放到名单上,是对佟家另有打算吗?

是不是听闻隆科多年节里一直在活动关系,今后即便还要用他,但也要扶植起庆复与其打擂台?

这些事一时半刻是不会有结论的。

反正,武拂衣决定在面对庆复,先把他当做普通侍卫用。这人被指派到庄子上,该他做的活一样也不会少。

即将离开贝勒府,最后就是把胤祯做临时夫子的消息告之三个孩子。让孩子们尽情提问,有什么不懂的、想要知道的统统都写下来询问十四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