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2/5页)

“哎呦,你还敢不高兴。”

武拂衣指向自己,“忠言逆耳,你懂不懂?我是在牺牲睡眠时间帮你强身健体,你居然敢嫌弃,应该叫苦的人,是我。你有什么尴尬的,我用四贝勒的身体都练了,你顶着武格格的身体为什么不能练?做人,拜托要讲点道理。”

胤禛仿佛被打了一巴掌,又被给灌了一碗糖水。

巴掌疼不疼,糖水会不会把他呛着,武拂衣都是不管的。反正,这会反话、正话都叫这老鬼说了。

话已至此,胤禛也没拖泥带水,但他提出一个要求。

“行,我练,但你也答应一件事。这个金仙炼体术,有朝一日让我的兄弟们都给练起来。”

胤禛总觉得武拂衣教出这套功夫有看他笑话的心思。

虽然没有证据,但直觉就如此坚信着,这功夫绝不会是真的金仙炼体术。那么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能把兄弟们都拉下水就好了。

武拂衣听到这个要求,差点嘴角一抽。

想象一下,迎着朝阳阿哥们与格格们列队站好,一起跳广播体操的场面。怎么说呢,那画面太美,差点让人笑出来。

“有道理,好想法。”

武拂衣同意了,“这件事,我记下了,某天一定会如你所愿。”

胤禛得了保证,也不继续别扭矫情,真的原地练起了十八金仙炼体术之人界版。

一边原地踏步,一边还念着刚刚听到的口诀,“气始足下,涌泉着地。双臂摆动,始见平衡……”

武拂衣面容严肃地看着,时不时纠正胤禛的动作姿势,心中却暗道好家伙!

胤禛居然她胡编乱造的口令都给背了下来,一字不差。

这是不是意味着,有的人嘴上说着嫌弃,其实内心也挺诚实地期待着广播体操的功效?

类似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直到腊月初十。

除了初一去福晋房里休息,武拂衣每天晚膳后几乎都来闲云院。

一方面与胤禛拟定派去各个养牛农庄的人手安排,另一方面监督他学会了第十八套广播体操,更是每天天不亮就将人冻起床。

接连十多天,胤禛重新养成了天不亮就醒的习惯。区别与以往是去上朝,如今他是用武氏的身体早起练功。

按照一天三次,每次两遍的量,没想到这套被吹嘘是金仙炼体术的奇怪功夫还真的有些用。

胤禛觉得身体真的比以往要精神,而且也少了伏案工作后的肩颈僵硬。

他确实有一堆要完成的工作。

将武拂衣捎来的历年避痘档案都翻阅一遍,找出其中与养牛农庄有关词条。

此次派出的调查队要着重走访这些农庄,询问天花来袭时,养牛户们的得病情况。

调查队的最终名单确定了。

不出所料,胤禛发现名单上不全是他最初提到的五十个人,删减了八位。

武拂衣也给出了原因,那八人在年节期间主观上不愿意离开京城,而更希望陪伴家人。

这个理由有几分真几分假?

胤禛就当做它是真的。至于武拂衣是否蓄意安排自己的人手,有的事难得糊涂。

人选既定,武拂衣设计了有关牛痘与天花的调查问卷,让这些人分头上路去侦查。如果一切顺利,最快在元宵前后就能收到第一波反馈。

忙碌没有到此为止。

腊八过后,春节其实就是开始了,四贝勒府迎来送往的礼单都需要四贝勒过目。

武拂衣必须了解宫内过年的各种注意事项,那都需要胤禛不错漏任何细节地说清楚,这一堆规矩是容不得出错。

某种意义上,繁文缛节比政务还要令人厌烦。

在每天晚上不断学习中,终于熬到了腊月十七,钦天监推演得出这一天是今年皇上封印的吉日。

皇上封印,各处官府也要封印,通俗点说就是大家放假了。

‘啊,今天是个好日子……’

武拂衣没能忍住,尽管她也想稳重,但还是在心里唱了起来。

直到来年正月十六,有一个月的时间不用上朝了

虽然不上朝不意味闲下来,还要去宫里与康熙一起写福字,以及操办各类年节事宜,但放假总是令人愉快。

起码不用天不亮就起床,太感人了!

武拂衣觉得如果某天康熙改变上朝时间,往后推迟两个时辰,她都能诚心说一句皇上圣明。

“四哥,你今天瞧着气色不错。“

胤禟刚去给宜妃请安,这会出宫就遇上四哥。

发现今天四哥眉宇间有显而易见的轻松,他琢磨着是不适趁着四哥心情好就能聊点事。

武拂衣客气几句,“九弟,最近可好?有些日子没见到你了。”

九阿哥的身上没爵位,也没得正经差事,换句话说就是不用天天上朝。

正因如此,胤禟有大把时间去经商。

这点却不被康熙所喜,认为这个儿子没做什么正经事,但胤禟本人喜欢。

哪怕喜欢,其中还是有许多不足为人道的苦楚。

同为阿哥,以年龄论,跳过二哥太子,从老大到老十,只有九阿哥被跳过了封爵。

十阿哥都得了贝子封号,做九哥的却没有。外面人怎么看?那些官员会怎么想?生意上的对手又会怎么做?

胤禟也明白,他就是被康熙有意打压了。

若非上有亲哥胤祺是贝勒,自己又与八哥、十弟关系都不错,那么在京城这个捧高踩低的地方,即便是皇子也会活得憋屈。

当下,胤禟讪讪一笑。

他被问起最近如何。生意依旧兴隆,没有什么亏损,但确实有件待完成的事没做好。

“四哥,弟弟给你赔个不是。”

胤禟说起九月初他赶着上要给四哥送礼的承诺。

“秋天在潭柘寺,弟弟承诺了在过年前把河蚌与玉米种子给你送去。玉米种子在南边找到好几种,改明就送到四哥府上,但那三角帆蚌……”

当时,胤禟拍着胸口保证是小事一桩,但真去操作了才知道其中的困难。

三角帆蚌对于温度与湿度都有要求,不能太热不能太冷,也需要定期接触水源。

如果捞出来不放水缸里而是干的装箱运输,要保证它抵达目的地时还活着就有路程距离的限制。

“十月里,还能捕捞三角帆蚌,但把它运到京城就有困难了。”

胤禟了解走水路与走陆路的不同情况。

“今年冬月很冷,前几天货到了京城,我一看都成死蚌了。水产贩以往很少运活的三角帆蚌来京城,头一回做也没经验,给搞砸了。”

经验都是在失败中累积的。

损失了这一批三角帆蚌,水产贩子有了心得。

这东西远距离运输要放在水缸里,还要给它足够的空气。需是乍暖还寒时候,冬末初春给送来京城。

胤禟一通解释,虽然客观原因充足,但到底是他把事情给办砸了。当时信誓旦旦说要送礼,结果没能将礼给按期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