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燕北大学的号角(第2/3页)

“初步计划是分三个档次,第一档是班上前十名的同学,学期末成绩出来后有十万元奖励;第二档,从第十一名到第二十五名,每学期八万元奖励;第三档,二十六名之后每学期五万元奖励。换句话说,如果宁班能保持在前十名,四年下来总计能拿到八十万元的奖学金。而且宁班特别奖学金跟学校其他奖学金并不冲突。”

“除此之外,宁班优秀学员寒、暑假都有在我们的核心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学习的机会,这个机会非常难得。这么说吧,包括刚刚加入到我们团队的助教,来自于哈佛高等研究院的露西·罗恩教授,目前也没资格去观摩我们的实验室。哪怕是在伯克利,也没有这种机会,因为大家都知道强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只掌握在我们的华夏前沿人工智能实验室手中。起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哪家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公布能跟我们作为对手的技术。”

“天啊,宁教授,真的太可惜了,您说得这些条件让我都想到宁班学习了。那么第一期宁班打算招多少人呢?”

“我们预计是招40人,另外还有五个浮动名额,视报考生源情况而定。当然,如果40人招不满的话,也不会强求。但是在这之前我还是要跟大家说一下,在宁班想顺利毕业是有极大难度的。这么说吧,四年后这四十人中能有二十人顺利毕业,对于宁班的教授们来说,就已经达标,如果这个数字能达到二十五人,那就是大胜利!”

“毕竟我们不是为了培养普通人才设立的这个班,宁班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真正能影响世界影响未来的大科学家。嗯,这个目标可能空泛了些,这么说吧,我的目标是四年后宁班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达到这样一种境地,就是哪怕只在宁班呆了半年就被淘汰,毕业后只要把自己有在宁班学习的经历写在简历上,那些世界前五十强科技公司也会争抢那种。”

……

视频拍摄的很顺利,宁为的发言一如既往的没让人失望,尤其是对宁班的宣传。这其中也充斥着浓郁的宁为风格。从宁班的立意上,就已经跟其他院校所有类似的特别班都做了切割。其实重点命题就是一个,宁班就是未来世界第一班,不接受反驳那种。

如果换了位教授,哪怕宁为的导师田言真来说这些话,估么着都会招致一堆的批评跟嘲笑。毕竟这牛逼吹得有些大了,显得不自量力。因为哪怕是田言真,也不敢说自己的学术水平,能排在世界同类研究的前十名。

但是宁为在镜头前这么说话还真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他是真有资格对着全世界喊话,没人比他更懂强人工智能的数学理论,而且他说出这番话后,除了民科,大概没有正儿八经研究人工智能的大佬们敢跳出来反驳。道理很简单,因为科学有两个最为重要的特性,一是可预见性,二是可证伪性。

要向大众证明自己比宁为更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展示出智能水平超过三月的程序,或者硬、软件结合体。这种技术拿出来之前,写再多论文,用再多高深的术语来展现的博学对于大众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当然这里还是要把民科排除在外,毕竟民科们大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超能力三个字就能用来解释如何用煮熟的鸡蛋孵化出小鸡来,中间可以省略大概百万字的科学分析论证过程,堪称无敌。

但好在这些给宁为拍摄的这些招生宣传视频,跟民科们没啥关系。事实上,民科们也很难培养出入得了燕北大学招生老师法眼的学子们。

所以在拿到这些宝贵的招生宣传视频之后,燕北大学的招生老师们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动作。

此时距离新一年的高考已经不足两个月,但对于燕北大学这样的华夏超级学府来说,招生的工作早早已经开始,甚至可以这么说,绝大部分有资格能进宁班学习的学生,其实已经不太需要高考来进行成色检验,都是很早就已经落入到各个省份招生老师法眼的那一小撮优秀学生。

现在要发力攻克的就是那一小撮表现极为优秀,但还在犹豫中,并没有跟任何一家院校签订合同的那批优秀学生。这其中既包括了一部分竞赛生,也不包括了早早已经展露天赋的学生。

提前把关系都拉好,混个脸熟,这样等到高考成绩出来,基本上全省前十名还未签约的考生,大概率是没有自己来填写志愿的资格了,燕北跟华清的招生小哥哥、小姐姐们都死死的盯着呢,甚至有些人自己还不知道成绩的时候就已经被接到了酒店里,有专门的小哥哥小姐姐陪着谈人生,谈理想,根据你的爱好陪你下棋,玩狼人杀,甚至直接帮你买张高铁票,被“押送”到燕北或者华清的校园里,让你提前体验美好的大学校园……

除此之外,甚至暑假还有人免费带你去旅游,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总之,只要学习成绩足够好,名牌大学招生办抢人的招术只有普通人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的。

现在拿到了宁为的视频之后,燕北大学招生办的老师们,尤其是那些负责理学方面的老师们底气更壮了。

真的,如果说宁为对着镜头把吹牛逼的话已经说到十分的话,私下里招生老生绝对不介意把这种吹捧自己,贬低另一家的话再乘以个十倍。

陈典诚大概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明珠中学今年毕业生中最为耀眼的存在,他也是周边同学家长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比如初一开始他就已经在数学竞赛中崭露头角,初二直接参加了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并以前五十名的好成绩顺利入选到了华夏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人家还在初三准备中考的时候,他已经成功入选国家队开始集训,同时自己开始自学大学数学课程。虽然初三那年他并没有被国家队选中,成为那六名代表华夏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学子,但真不完全是他不够优秀,毕竟他还是初中生,还有机会。

就这样,高一的时候其实华清跟燕北大学都已经开始给他投递橄榄枝,比如如果他点头就能进入华清丘老新领军计划预科班,选择本硕博连读,又或者选择燕北大学博雅计划进入燕北大学数学院。

但学习好的孩子无疑更有主见,他没有选择跟两家高等院校签合同,而是选择了在高中阶段想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他没有将视角一直盯在数学上,甚至没有再报名参加数学竞赛,开始将目光投向计算机,大部分时间开始自学,并参加了谷歌全球编程挑战赛,顺利拿到了一万美元的奖金。